摘要:一年之际在于春,眼下华容县46.2万亩早稻进入育秧黄金期。在设施农业赋能下,传统春耕正在“智”变升级,田间地头跳动着科技春耕新图景,为今年粮食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之际在于春,眼下华容县46.2万亩早稻进入育秧黄金期。在设施农业赋能下,传统春耕正在“智”变升级,田间地头跳动着科技春耕新图景,为今年粮食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治河渡镇潘家村,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高速运转,种植大户潘山家的育秧大棚里,工人们操作着精准播种机,随着机械律动,每小时产出600盘标准化秧盘。“通过温湿度智能调控,育苗周期缩短5天。”种植大户谢阳介绍,工厂化育秧不仅将效率提升5倍,今年早稻订单更突破900亩,加上晚稻,今年订单可实现1500亩以上。而在不远处的“小田改大田”的高标准农田里,大型旋耕机往来穿梭,泥浪翻滚跃动。“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铁牛作业更欢畅,我们种粮的干劲愈发高涨”。
今年,华容县计划种植早稻面积46.2万亩,为确保早稻秧苗供应,全县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计划建成集中育秧大棚面积52万平方米,采取集约化培育,提高秧苗质量和种植效率,助力早稻高产,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5.3万亩、总产56万吨以上。
大棚不止是育秧的温床,也可作为蔬菜瓜果生长的乐园。据了解,华容县33万平方米农业大棚均开启“一棚多用”模式,通过“水稻+蔬菜”轮作,综合利用率达95%,亩均收益提升一倍以上。(通讯员 吴丰 刘湖海)
来源:岳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