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头版丨万象“耕”新正当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3 10:11 1

摘要:一份府院联动申请书背后的930起供水纠纷,决定着267名职工工资何时发放、930户村民能否顺利备耕生产,黑龙江宁安法院通过“三步走”,一揽子源头化解多年纠纷——

一份府院联动申请书背后的930起供水纠纷,决定着267名职工工资何时发放、930户村民能否顺利备耕生产,黑龙江宁安法院通过“三步走”,一揽子源头化解多年纠纷——

万象“耕”新正当时

春意渐浓,春耕在即。

可牛场村的李老汉看着自家的田地,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们虽然有错,但响水灌区服务中心千万不能断水,影响我们备春耕。”

与李老汉有相同担忧的,还有附近8个乡镇、96个村屯的929户村民。

今年2月8日,黑龙江省宁安市财政局递交给宁安市人民法院的一份《府院联动工作申请书》中提到了他们的“闹心事儿”。村民与响水灌区服务中心的供水纠纷如不顺利解决,将直接影响村民农业生产、职工工资发放,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宁安法院研判后意识到,快速、高效处理批量纠纷迫在眉睫。

930起纠纷从何而来

“靳法官,这是拖欠水费农户的资料,我们还指望这些水费开工资呢!”在宁安法院陆续收到市财政局发来的《府院联动工作申请书》、市水务局发来的《关于恳请宁安市人民法院加快办理征收农业用水水费案件的请示函》的同时,宁安法院东京城人民法庭法官靳来香也收到了响水灌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某的诉讼请求。

这份拖欠水费的农户名单,成为了宁安法院调查实情的开端。

宁安市是国家级产粮大县,也是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石板稻米的核心产区、著名的响水大米原产地。靳来香告诉记者,村民春耕如果延时将直接影响大米的产量,因此宁安法院第二天就成立了“灌区供用水合同纠纷”专案团队,当天下午就到案件涉及的乡镇、村屯了解情况。

4天后,案情原委逐渐清晰:930户村民因毛渠堵塞、水价上涨、自然灾害等九种不同原因拒绝支付水费。专案团队还了解到,附近村民与响水灌区服务中心的矛盾由来已久,近五年双方纠纷年均300余件,虽通过立案、调解方式化解80%以上,但案件仍呈逐年增长态势。

“我们也不想断水,影响农业生产。”响水灌区服务中心解某给靳来香算了一笔账:响水灌区服务中心属于自收自支单位,共有职工267名,每年人员相关支出达千万元,因村民未缴纳水费导致单位每年有近百万元的工资缺口。

看着手中的调研报告,宁安法院院长王志琨陷入了沉思:定分易,止争难。

“定分是依法办案,但930件纠纷表明,从前我们的工作没有从社会治理的高度出发处理问题,实质化解矛盾工作做得还不到位,止争效果不明显。”王志琨表示,定分重在止争,这次纠纷的处理就是对法院止争能力的测试。

在专业法官会议上,专案团队就分别立案还是合并审理开展了讨论,并结合法律规定、案件特点及社会效果进行了综合研判。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紧紧依靠党委、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多元解纷方式处理不同纠纷成因的案件,更有利于从源头彻底解决纠纷,达到止争的目的。同时尝试通过府院联动、委托调解、示范诉讼“三步走”逐步化解全部纠纷。

火热“争吵”化解77件纠纷

“一亩地水费就涨了近20块钱,水稻却没涨价,这水就应该给农民免费用。”

“水费上调合理合法,水费还包括灌区维护等费用,上调价格也通过村委通知到了各家各户。”

……

2月12日,宁安法院会议室现场火热。村民代表和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东京城镇政府、江南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全部到场,府院联动协调会议拉开序幕。

“各家情况不一样,村民提出疑问,相关单位负责解答。”靳来香中断了争吵。

“12亩水田为啥收15亩的水费?”去年李某家有3亩水田改为了旱田。

“我们会后将与市农业农村局、乡镇政府协商,重新测量有误差的亩数。”灌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态。

随后,村民提出毛渠堵塞、洪水淹田等问题后,相关部门也一一作出了有效回应。针对职工工资无法及时发放问题,市财政局经请示市政府很快作出了先行垫付灌区职工工资的决定,市农业农村局也从利长远的角度为受自然灾害的村民提出了可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讨论,问题清单逐步转化为为民清单。协调会当场化解了77件纠纷,59名村民现场支付水费共11.89万元。

几天后,好消息不断传来:通过特邀调解、专家调解等委托调解方式化解了26件纠纷,法官引导灌区使用“要素式起诉状”,适用简化审理程序解决了123件纠纷,灌区服务中心收到水费49.5万元。市水务局也根据宁安法院发送的司法建议,指导灌区服务中心逐步开展毛渠清理工作。

“三步走”的前两步取得了预期效果,宁安法院法官终于松了一口气。

示范案例化解到百姓心坎儿上

剩余704件纠纷,如何打破僵局顺利化解?

3月1日,东京城法庭,靳来香审理了一起因土地转包导致缴纳水费主体不明案件,最终判定由土地实际种植人缴纳水费2100元。现场旁听的60余名村民频频点头,庭审结束后,靳来香现场释法答疑,引导村民积极主动缴纳水费。

为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工作,靳来香还为村民提供了两份示范性合同,在供水合同中进一步明确了缴费主体,在土地承包合同中加入了关于水稻种植水费承担约定条款。

因典型案例的示范效果较好,缴纳水费主体不明案件在两日内全部得到化解。接着,宁安法院充分发挥“示范案例﹢批量化解”机制作用,陆续通过巡回审判方式审理7起典型案件,统一裁判标准,明确法律责任,并将典型案件判决结果作为同类案件处理范本,对剩余案件开展集约化调解。

从收到府院联动申请书,到实施“三步走”方案,历时一个多月,930件纠纷全部化解,响水灌区服务中心职工工资全部发放。

3月25日,牛场村的田地里热闹非凡,李老汉正在翻土,不远处,灌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疏通毛渠。

“多年的纠纷终于圆满解决了,真是化解到了百姓心坎儿上啊。”李老汉感慨地说。

春潮涌动,万象“耕”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李老汉与老伴儿商量出的种植计划里,也会播撒下法治的种子。

三审:黄河丨二审:张薇丨一审:刘书平

编辑:张尚思、于思涵

来源: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