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代皇帝的庙号这么与众不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10:10 1

摘要:宋朝在庙号使用上,有个很明显的特点,不少庙号是宋朝自己创造出来的。其实自创庙号这事可不是宋朝的独家发明。早在汉朝,就有了显宗、肃宗这样的庙号;晋朝还弄出了个孝宗、烈宗;唐朝更是庙号大爆发,瑞宗、玄宗、德宗、顺宗、宪宗、文宗、武宗等等,差不多十几个新庙号。

当梳理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庙号时,你会发现,宋朝皇帝的庙号很是独树一帜,主要是宋代好多庙号就用过那么一回,此后就再也没人跟着用了,所以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宋朝在庙号使用上,有个很明显的特点,不少庙号是宋朝自己创造出来的。其实自创庙号这事可不是宋朝的独家发明。早在汉朝,就有了显宗、肃宗这样的庙号;晋朝还弄出了个孝宗、烈宗;唐朝更是庙号大爆发,瑞宗、玄宗、德宗、顺宗、宪宗、文宗、武宗等等,差不多十几个新庙号。

庙号和谥号有着本质的区别。谥号就像是给皇帝一生的功过做评价,有褒有贬,还有中性的,甚至带点同情的意味,就好比追悼会上的悼词,不管皇帝生前咋样,总能找到合适的词来概括,所以谥号用的字特别多。

而庙号一开始可没有评价功能,它起源于商代,是专门给对国家有大功劳、值得子孙后代一直祭祀的贤王用的,最初就 “太高中世” 这四个名号。后来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 的标准,又有了太祖、太宗、高祖、高宗这些庙号。照这个标准,一个王朝最多也就8 个人能有庙号。

到了唐代,谥号变得特别泛滥,几乎每个皇帝都有谥号,而且大多是夸人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庙号渐渐取代谥号,开始承担起评价皇帝的任务。可原来的庙号数量有限,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大量新庙号就出现了。不过,唐朝和宋朝在庙号沿用方面不太一样。唐朝的不少庙号,像文宗、武宗、德宗、宪宗、宣宗等,后来很多朝代都跟着用,可宋朝自创的庙号却没人愿意再用,所以好多宋代皇帝的庙号成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宋代的庙号没人沿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用这些庙号的皇帝表现实在太差劲了。就说徽宗、钦宗吧,简直就是反面教材,就连经历 “土木堡之变” 的明英宗听了都得摇头,估计都得觉得晦气。还有宋理宗,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贪图小便宜,最后把国家都给弄灭亡了,死了之后脑袋还被蒙古人做成了酒器。宋度宗重用奸臣,直接把国家推向了覆灭的边缘。

庙号既然已经有了评价功能,那后来再用的时候,自然会受到前面使用者事迹的影响。徽宗这个庙号可不是宋徽宗第一个用,之前金徽宗就用过。但宋徽宗的所作所为,让徽宗这个庙号彻底成了负面的代表。试想一下,要是后人给父亲上徽宗或者理宗这样的庙号,那不就是在诅咒自己吗?就这样,在宋朝这些皇帝的折腾下,宋代好多庙号都成了反面典型,所以后面的朝代就不屑用了!

来源:麻辣涂二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