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纯艺来汉艺做了一堆硬核项目,拿下SVA、格艺等5张交互offer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09:27 1

摘要:我打心底里喜欢画画。一开始,什么都不用想,画就好了;后来,老师说画画的时候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再表现出来就好了;再后来,我品出点不对劲的地方,怎么这脑子里全是问题,没有答案啊?!

我本科学的油画,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能在汉艺做机器人……

不太纯艺的日常

所获奖项(截至发稿前)

Core77 Design Awards 二等奖

可能学纯艺的人都有点拧巴,别人不知道,我是这样,在学油画的这些年,一边向内回归纯粹的本心,一边向外张扬自在表达。

我的画

决定转专业,是因为我的心态变了。

我打心底里喜欢画画。一开始,什么都不用想,画就好了;后来,老师说画画的时候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再表现出来就好了;再后来,我品出点不对劲的地方,怎么这脑子里全是问题,没有答案啊?!

也是手账人

迷茫,但也没有办法。日子还是照旧过,直到大二,我到了一个艺术文化公司实习,教学生画画、做手工、把作品做成银饰、带学生从点线面中感受画面的节奏、也将艺术和音乐做融合……

就在这里我接触到很多国际生,都是离我很远的“天才学生”,他们好像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习模式也和国外更像,有的同学高一就开始学习微积分,连爱好都成了任务,这样的中学时代和我的真的很不一样。

如果说上普高的我是沿着一条路走到头,那他们就是在一张白纸上自由规划出“独一份”的画卷,不断尝试、不断重来,这样的路虽然辛苦,但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

我也想试试,去国外体验一下这种更“自由”的生活。

迷茫的时候就换条路

就这样决定去留学,在咨询其他机构老师的时候,被话里话外的暗示有代做服务,怎么说呢……一来我不认可这种行为,二来代做的作品集多半都是套模板,很容易过不了学校的材料审查,所以果断pass。

后来得知身边很多同学都在汉艺上课,我也来上了试听课,和专业课老师、咨询老师聊得很愉快,这里是能学到真东西的,我没咋犹豫,直接来了。

就是在汉艺,我得知了服务设计——一个可以解决我的困惑的、偏方法论的专业,为了让作品集看起来更厉害,我决定学点技术,同时又无法彻底放下油画,所以在做项目时夹带了一些私货——把纯艺和服务设计结合起来。

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决定做点不一样的事:召集一批人,组织5场绘画集会“治疗”他们的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 Healing Service》

最初的构想很美好:大家聚在一起绘画、冥想、感受大自然……让他们在线条和色彩中察觉自己的拖延症,慢慢寻求改变。我不确定能否顺利完成,但怎么也没想到从刚开始就碰了一鼻子灰

正式开始前我找朋友做了一个3人小集会,和老师复盘的时候就被质疑:你学过统计学吗?你选人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最大程度控制变量?

一下指明我项目里的Bug,后面正式招募时,扫码过来的140人需要先做一个拖延指数测试,数值差不多的人才能参与后面的活动,最后挑选了10个幸运观众。

我没考虑到的是要组织这么多人、还要让他们每周都抽出2小时来参加后续的活动,非常不容易,5场活动下来,还剩6人。怎么说呢…这个留存率已经比我预想的要好了。

艺术集会

我选了很多场地:咖啡厅、公园、教室,甚至别墅,给每个人都做了成长记录,有一次带领大家画曼陀罗,让他们在线稿里填色,你会发现那些温暖、开朗的人会选择那些比较明亮的颜色;心情不好的人的颜色也比较混乱,雾蒙蒙的混在一起;按部就班点的J人每个色块分得也非常鲜明……

左边的曼陀罗填色+右边的个人档案

老师提醒我这个项目不算完,还要进行定期回访,也正是在回访中我发现他们的拖延症真的有在改善。

这个实验或许还不够严谨,也是我做的为数不多不那么硬核的项目,但让我体验了一整套服务设计流程,从招募到回访,从材料制作这种具体的细节,到笼络人心这种抽象又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是没有老师在一旁全程指导,不仅很容易跑偏,还会漏掉很多指标和细节。

我做的硬核项目有:一个绘画机器人、和AI结合的乡村改建项目,以及在汉艺冬令营的获奖作品……

纯艺生做机器人,对那时候的我来说简直天方夜谭,编程、工业设计……我哪儿会啊,刚来汉艺学习的时候,就像林黛玉第一次到贾府,不敢多说、不敢多问,生怕哪里说错了让老师犯厌蠢症,就在晚上看书恶补,白天疯狂约小班课。

像建模、平面设计软件、编程……这些学校不教的东西,全都是在汉艺学的。

我的主带老师他平时很幽默,但一进入教学状态,就让我不太敢造次。

他上课不是一口一口喂饭式教学,而是让我先自己思考,自己给出一个答案,他再帮你把歪掉的部分搬回正轨,在这一过程中,我不可避免的……暴露了思想上的短板。

他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帮我搭建设计思维,除了带我做项目,还给我列了书单,还真让我学到了很多交互方面的知识。

偶尔放松一下

就这样,主带老师帮我握着方向盘,保证项目不会跑偏,像很多理论基础、技术问题等,我都靠私下恶补或者狂约小班课解决。

还有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汉艺是导师团制的。平时可以和各个专业的老师请教,有一次想选题的时候头快秃了,我边愁边和其他专业的老师聊天,我吐槽画油画的时候会头晕眼花,老师打断我,说你可以为解决这个困扰做个项目。

我一拍脑袋,对啊!主带老师也大手一挥,让我放手去做。吭哧吭哧做完一系列市场调研后,我决定做一个绘画机器人。

真正操作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吸颜料的装置由于内外压强不一致,导致颜料吸不上来,我就要去研究怎么接变压器;我的某个部分材料是树脂,遇到UV灯会提前融化,就要一遍又一遍换材料……做完这个项目,三头六臂都要长出来了。

比起那些听起来就唬人的技术,这种需要反复试错、消磨耐心的细节才是真的令人崩溃,也像很多老师强调的,技术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设计的初心与恒心。

后来在汉艺冬令营中,我掌握的技术已经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我们组组员也是各有所长,大家一起讨论,最终决定制作一系列宠物友好产品,包括遛狗定位手环、小狗心率检测背带、宠物友好地图……这个项目最后也拿下Core77二等奖,对于学纯艺的我来说,之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就在汉艺学习的这一路上,我发现之前困扰我的问题渐渐迎刃而解了,在做服务设计的时候,我都会比之前多问一句为什么、怎么办,做的很多项目也都是为人和社会服务的,这个过程中,我见到了之前不曾见过的风景。

最后,如果说建议的话,就希望同学们早做规划吧!每个人的选择只有不同,没有对错,我很幸运找到了自己热爱的是什么,也祝同学们好运!

最后,如果你有关于艺术留学、背景提升、求职、保研等问题,欢迎私信康石石老师。

来源:康石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