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占率第三,SHEIN的增长故事从颠覆旧规则开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09:15 1

摘要:SHEIN这家企业在国内既神秘陌生又如雷贯耳。因为在国内没有开展业务,所以消费者并不熟悉,但GlobalDat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SHEIN成为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时尚零售商,全球市占率达1.53%,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ZAR

SHEIN这家企业在国内既神秘陌生又如雷贯耳。因为在国内没有开展业务,所以消费者并不熟悉,但GlobalDat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SHEIN成为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时尚零售商,全球市占率达1.53%,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ZARA、H&M和优衣库都还要位居其后。

在如今的增长环境和国际环境下,快速的增长从何而来?渐进式地改变传统做法似乎不足以支撑这样的突破,而SHEIN也确实是在对行业底层逻辑的改变中,获得了快速稳健增长的动能。

效率重构:

从规模化的效率到数字化的效率

在广东顺德的一家印染工厂内,高大的立库与穿梭的AGV小车相映成趣,当数百卷原料布匹运送到厂房时,只需三位工人参与卸货入库。而在三层的生产车间内,数十台机器高速地完成图样的转印工作,须臾之间,白色的布匹就已经有了艳丽的色彩,有些布料上已经印上了服装裁片的样式。而负责印染工作的“机长”们,仅需对照订单核对图样,并将成品收检即可。在这里,同样的花色不会被大批量生产,有时甚至一卷布上就可以印制2-3种花色。

这家工厂是SHEIN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在多年的合作中双方一起不断改进着印染的技术与流程,实现效率的重构。而SHEIN的增长故事,也正是从效率二字开始的。

如果回顾商业的历史,不难发现许多知名的企业正是因为颠覆性地改进了生产或销售效率,从而成为名噪一时甚至引领行业范式变革的知名企业。最知名的莫过于福特和生产线模式的诞生,“丰田模式”则因其精益生产提升效率的内核至今备受推崇,而沃尔玛等企业对于物流效率的提升也成为其走向成功的重要推手。

一直以来,服装行业对于效率的追求也从未停止。“快时尚”就是早年间服装行业追求效率的模式创新。但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生产过剩带来的大量浪费。

反观SHEIN对于效率的追求,就融入了更多数字化时代的特色:通过小批量试生产和试售了解市场反馈,从而制定和调整后续生产计划,以此提升销售效率和减少库存风险。在这一逻辑下,效率不仅仅是提升“标准化复制”的能力,更是对“需求驱动的敏捷响应”。

同时,SHEIN也在服装的生产与设计各端推动数字化变革,以此提升产业效率。就拿服装的制版打样环节来说,以往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图裁片,制作样衣,经过几轮试穿调整,才能最终确定版型。但SHEIN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发引入了一套数字化的制版系统,在数字孪生的环境下模拟服装的上身效果并进行修改,大大提升设计环节的效率。

另外,一些有趣的小工具也被引入生产的各个环节。比如可以自动丈量服装尺寸并上传质检系统的尺子,可以辅助缝纫机自动缝制的手套模具,可以自动制作出卫衣袖口的制衣机等等。在SHEIN的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里,类似的工具还在被不断地研发与应用。

工业革命以来,纺织行业作为被机器赋能的典型,已经成为以规模换效率的代表。而今,在数字化的时代里,这个行业又再次被重构,在新的效率制胜的年代焕发新生机。

技术革新:

业务增长与绿色增长的同步进阶

不久前的巴黎时装周上,一件服装的设计受到网友追捧。它的上半部分是牛仔材质,下半部分是网纱,两种材质中间却没有任何拼接缝合的痕迹。很多网友好奇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虽然品牌没有公布它们所采用的印染技术,但在SHEIN的供应链企业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2021年,SHEIN就宣布与长胜科技共同推出数码冷转印牛仔工艺技术,可以通过数码打印机,将牛仔的图样转印到布料上,一些褪色、磨损的设计感纹样也可以直接转印,不仅更能忠实还原设计思路,提升效率,还省去了反复水洗的过程,从而减少水和能源的消耗。

最新数据显示,SHEIN2024年采用数码冷转印工艺生产牛仔服装约38万件,按照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2023年验证报告中的节水量验证结果,这大约相当于节水超1万吨。同时,自数码冷转印工艺推出以来,截至目前已节水近2万吨。要知道,服装的传统印染环节一直是耗水大户,而这一技术的推出则极大地改善了这一情况。

近年来,SHEIN通过技术层面的创新推动着服装纺织行业的绿色变革。比如与数码冷转印技术相对的数码热转印技术。它可以将染料印在热转印纸上,然后转印到织物上形成图案,因此,这种技术也极大地节省了印染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6月,SHEIN使用数码热转印技术的产品已经超过 65%,因此节省113万吨水。

另外,SHEIN也联合东华大学研发新一代“聚酯中聚体循环利用解决方案”,在保障再生涤纶品质的基础上,扩大回收材料的范围。这一解决方案预计在2025年6月推广至产业供应商中实现量产,也将助力SHEIN实现2030年31%再生纤维替代的目标。

在追逐绿色转身的同时,这些技术的创新也在助力SHEIN提升业务表现。比如数码转印技术让印染环节可以实现小单生产,支撑小单快反模式的实现,而再生纤维材料的创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实际上,在探讨ESG相关话题时,如何让企业的ESG投入对业务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而不仅仅成为“绿色成本”,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毕竟长期的稳健固然可贵,但短期的利益也不能无视。而SHEIN的做法则让技术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同步进阶,科技创新带来更加绿色的服装行业,绿色愿景的推动带来的技术革新,也正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推动服装行业价值的重构。

生态共进:

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双向赋能

90后夫妻档王丰、李莉在广东佛山经营童装工厂。这家工厂也是SHEIN的重要供应商之一,过去几年间,在SHEIN的持续赋能下,工厂2024年的销量比2022年翻了三倍。“我们今年的目标是,销售额在去年的基础上再翻一倍。”

三年前,夫妻二人看到跨境电商的增长趋势,开始尝试联系SHEIN。没想到,SHEIN提供的不仅是业绩的增长,还有一系列的经营指导,从组织架构的调整,到生产各环节全流程的数字化、精益化赋能提升等等,帮助工厂从夫妻店变成一家更具精细化管理能力的现代企业。“SHEIN的员工一次次地引导我们找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善方案后,还会盯着我们落到实处,就好像一直有个人在后面鞭策你成长。”李莉说到。

在SHEIN的供应链名单上,像这家童装工厂一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SHEIN也在持续不断地为合作伙伴、供应商提供各类技术与经营支持,至2024年底已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

2023年,SHEIN首个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在广州落成。这家由当地服装学院改造而来的创新中心至今保持着大学校园般的氛围,供应商会定期来到这里进行质检、技术、管理方面的培训,园区内还为初创的设计工作室提供办公空间,以及与SHEIN合作的机会,成为行业共进的孵化场。

SHEIN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该中心开展培训485场、覆盖超2万商次。同期SHEIN还开展了近60期人才认证考核、10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行业培养职业化的优秀技能和管理人才。

在愈发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很多企业意识到独善其身不是明智之举,与各利益相关方一同建设企业生态,形成商业战略大师马丁·里维斯口中的“复杂自适应系统”,才是走向可持续增长的可靠路径。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相关实践。比如麦当劳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建的智慧产业园已经落户武汉,各方将一同打造更加智慧的供应链体系。宜家也特别关注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与双向赋能,其在中国的460家供应商里,约40%已经保持了超过14年的合作关系。而一些在宜家出售的商品,其灵感也是从供应商处而来。而在SHEIN,今年,“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将正式进驻使用,“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也预计将在年底竣工。在这里,SHEIN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将获得更优质的生产基础设施、管理与技术创新支持。

另外,对于供应商的管理与赋能,也是ESG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从SHEIN在2023年ESG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来看,范围三排放占比超过99%,这一部分的碳排放主要来自采购货物与服务等,实际上主要来自供应链合作企业。因此,为了提升ESG表现,以获得长期增长的韧性,与供应链企业一同拥抱绿色创新势必成为SHEIN增长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目前,SHEIN已经在绿色减碳领域对供应商提供加持,比如支持供应商的绿色改建,通过屋顶光伏建设项目等推动“零碳电力”的使用等。

在2023年度的ESG报告中,SHEIN提出了People、Planet、Process的evoluSHEIN模型,这不仅仅是企业ESG战略的模型,其实也是对SHEIN增长内核的描述。在新的商业逻辑下,旧的方法被逐渐取代,一个不但能赚钱,也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新范式正在逐渐成熟。而在不断颠覆过往经验的过程中,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像SHEIN一样的新星的诞生。

刘玥 | 文

刘玥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中心策划总监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