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科教育的触角延伸至黄河岸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08:35 1

摘要:各班级精心编排节目,以声传情,以诗咏志:53班朗诵《黄河·穿越古今之旅》、 54班演唱《春三日》、66班演唱《黄河长江》、 67班演唱《上春山》、68班朗诵《黄河母亲》。另外,五个班级每班选取两名同学,以“黄河”“春”为主题词,进行飞花令竞赛,大家以诗词为舟,

黄河研学

泥土翻开新的篇章,

又是一年春风花草香。

3月31日7点,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

“黄河的滋养”研学徒步活动 ,

在春风里扬帆。

语文学科

行吟九曲研春令,赓韵千涛咏芳华。语文学科以“黄河滋养的传统文化”为主题,于春日观澜亭畔,借助诗文吟诵、歌曲演唱及飞花令竞赛等形式,开展专题研学活动。

各班级精心编排节目,以声传情,以诗咏志:53班朗诵《黄河·穿越古今之旅》、 54班演唱《春三日》、66班演唱《黄河长江》、 67班演唱《上春山》、68班朗诵《黄河母亲》。另外,五个班级每班选取两名同学,以“黄河”“春”为主题词,进行飞花令竞赛,大家以诗词为舟,触摸炎黄血脉的奔涌;飞花作笔,写就青春与经典的相逢。九曲黄河浪淘尽,千古风流诗韵长,研学的墨香,终将化作来日征途的星辰——赓续文脉,永志不忘;黄河奔涌,芳华未央。

地理学科

感悟黄河文化,共赴生态之美。地理学科以地理实践为轴心,开启沉浸式黄河生态研学之旅。途中,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沿线尤其是黄河大堤两侧景观,并以“同饮黄河水,共护生态美” 为主题,从“绿色”“安澜”“善水”三方面,依托黄河下游水情特征和防洪工程特征对山东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泺口)进行介绍;到达景区后,地理组结合徒步途中所见,组织进行有奖竞答活动,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进一步提升了对黄河下游流域地貌、环境、生态保护等的了解,使生态保护理念如春泥渗入心田。

历史学科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历史学科以 “黄河滋养的红色基因”为主题,在泺口九烈士纪念碑处开展《大河安澜,黄河的故事》展演,演出活动分四个板块。

首先,跟随62班苏睿、耿士皓、王文琎三位同学一起走进一场古老而又智慧的对谈——三河神帝话治水,共同聆听大禹的睿智、汉武帝的雄心与河伯的传说。接着,走进65班王佳赢、佀铭璇等同学的情景剧,展现潘季驯这位古代水利工程师的传奇故事。另外,在黄河这片土地上,英雄的故事会被永远铭记,大家和55班李张弛、张智恒等同学,一起缅怀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泺口九烈士。最后,大家倾听了63班于欣雅、张瑜涵、侯政彤等几位同学的诗歌朗诵《大河新章——致1949年后的黄河济南》,带我们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济南的新生与繁荣,为黄河的未来,唱响新的篇章。

政治学科

法治润黄河,共筑安澜梦。政治学科以“黄河滋养的公民素养”为主题,在黄河法治文化广场,学习宣传4月1日起实施的《黄河保护法》,并开展趣味问答、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公民素养。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活动最后,政治组的老师们呼吁大家应该争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宣传员、黄河知识的学习者、黄河文化的践行者、黄河精神的传承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小卫士,身体力行,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

美术学科

笔墨绘山河,丹青映情怀。美术组教师带领学生开展“黄河风景速写”研学实践活动,将艺术创作融入自然课堂之中,用画笔记录母亲河的壮美与诗意。徒步途中,美术组教师结合黄河沿岸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组织学生开展“黄河风景速写”研学活动。行至黄河大坝与百里黄河风景区时,师生们驻足观察,美术教师现场示范构图技巧,引导学生捕捉黄河的雄浑气势与沿岸村落的独特风貌。广场之上,同学们支起画架、摊开画纸,以黄河风景为蓝本,将蜿蜒的河道、苍劲的堤坝、静默的凉亭定格于画纸,在实践中感悟自然之美与艺术表达的融合。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更是一次生动的黄河文明教育课。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黄河的过去与现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愿景深植于心,一起成为黄河文化的传播者与生态保护的践行者。

来源:森哥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