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回应外媒关于中国出兵乌克兰维和的提问。这一回应,让我们聚焦到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问题上。当时,有外媒记者称,德国《星期日世界报》报道中国外交部在布鲁塞尔探讨了参加乌克兰维和部队的可能性,并询问中国是否考虑派遣军队,
据环球时报消息,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回应外媒关于中国出兵乌克兰维和的提问。这一回应,让我们聚焦到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问题上。当时,有外媒记者称,德国《星期日世界报》报道中国外交部在布鲁塞尔探讨了参加乌克兰维和部队的可能性,并询问中国是否考虑派遣军队,以及决定的前提条件。郭嘉昆明确回应,报道完全不属实,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立场一贯、明确。其实,这不是西方第一次炒作这类话题,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从西方视角来看,他们希望中国出兵,原因有好几方面。第一,俄乌冲突持续三年,欧盟在军援上资金紧张,德国等国家经济受去工业化和冲突影响陷入停滞衰退,北约急于找第三方分摊维和成本。第二,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指出,若中国介入乌克兰事务,可能动摇中俄“背靠背”战略关系,符合美国全球战略。第三,西方企图把中国拉进他们主导的“国际调解框架”,削弱中国独立外交形象。
泽连斯基和特朗普(资料图)
我们再看看当下俄乌冲突的其他动态。近期,由法国和英国主导、旨在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联盟”在巴黎会商。这个联盟计划在俄乌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遣“保障部队”,但内部意见不一。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及乌克兰强军建设和派遣“保障部队”,还宣布提供20亿欧元新军事援助。丹麦首相也认为建设大规模乌军是未来安全防线。可一些国家反对,觉得这偏离尽快结束冲突的主题。欧洲国家在乌克兰安全保障上希望美国“兜底”,但美国没派代表参加此次峰会,态度不明。
而且,美国对俄乌冲突的介入程度比外界以为的更深。美媒报道,俄乌冲突爆发两个月后,美乌军事和情报官员在德国威斯巴登密切合作策划乌军反攻,美国情报收集为作战提供指导和目标信息。不过后来美乌因作战计划产生分歧,信任瓦解。现在特朗普上台想推动停火,可谈判不顺利,前线依旧战火不断。同时,欧盟和乌克兰之间也出现状况。欧盟打算6月起减少从乌克兰进口农产品,因为乌克兰农产品价格低,冲击欧洲本土农产品市场,损害欧洲农民利益。
俄乌冲突(资料图)
但乌克兰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严重依赖欧盟市场,这一政策调整对乌克兰经济和双方关系都有负面影响,对欧盟自身市场也会造成冲击。另外,欧洲在援乌上也现乏力之态,内部有分歧,像匈牙利就认为要在保障自身发展前提下援乌,而且因能源依赖俄罗斯等原因,对乌克兰有不满,其外长表示在相关问题解决前,无法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还认为在俄美达成协议前谈论向乌派遣维和人员为时尚早。德国也准备取消给乌克兰难民的补助。
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下,中国始终保持自己的立场。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维和三原则”,即当事方同意、中立、非自卫不使用武力。乌克兰危机不符合这些原则,俄乌仍在激烈对峙,此时中国若参与维和不符合实际情况。中国一直坚持劝和促谈,反对外部势力激化矛盾。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不是当事方,没有借机牟利,而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推动和平。
欧盟官员和泽连斯基(资料图)
中国提出的关于政治解决俄乌冲突的立场文件,为冲突解决提供了合理方案。中国还参与了联合国25项维和行动,派出5万人次海外维和,但乌克兰危机情况特殊,不能简单套用以往维和模式。中国清楚西方炒作“中国出兵乌克兰”的意图,坚决不背这口锅。中国将继续通过外交途径,为推动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来源:编辑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