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急,先把5000万换算成听得懂的数字——够8000个农村娃交一年学费,或者给一所县城中学盖两栋新教学楼。
“枪响就捐5000万”,一句话把热搜炸成烟花。
有人当场鼓掌,有人立马翻白眼:这哥们儿又玩哪出?
别急,先把5000万换算成听得懂的数字——够8000个农村娃交一年学费,或者给一所县城中学盖两栋新教学楼。
听起来挺豪横,可张雪峰至今没掏银行卡,连转账截图都没见着。
网友调侃:这枪要是哑火,他是不是连子弹钱都省了?
别急着骂,也别急着夸。
先搞清楚,张雪峰不是第一次把“爱国”当扩音器。
去年他直播连线一位家长,对方刚说“孩子想报新闻学”,他一句“闭眼选,毕业就失业”直接冲上热搜,当晚卖课链接点爆。
套路很熟:一句狠话→全网吵架→流量灌满→课程涨价。
这回只是把“新闻学”换成“枪响”,把“卖课”换成“捐款”,内核没变。
有人扒出他公司后台数据:一条微博带热搜,单日新增咨询量涨300%,客单价从2999跳到3999,还供不应求。5000万没掏,广告费先省了几个亿,这算盘珠子蹦得比枪声还响。
再说他的客户画像。
早年他靠“二本逆袭985”吸粉,如今直播间里问得最多的是“北京户口值不值”“留学还是保研”。
回答时,他对年薪百万家庭笑脸相迎,对连麦的县城家长一句“先考出去再说”,转头就切下一个问题。
评论区有人骂双标,他笑笑:“资源有限,先救能救的。
”听着刺耳,却是咨询行业的真实现状:越有钱,信息越值钱。
公益圈的朋友私下吐槽:5000万要是真到账,也够呛。
国内基金会平均管理费8%—12%,再扣掉执行成本,能到学生手里的也就七成。
更尴尬的是,张雪峰团队至今没联系任何公募机构,连项目书都没影。
业内人士摇头:“嘴炮式慈善,最怕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连累整个行业背锅。
”
当然,也有人吃这套。
抖音评论区高赞:“起码他敢喊,比那些闷声发财的强。
”这话不假,情绪价值也是价值。
就像直播间里,家长花三千块买的不是志愿表,是“有人替我焦虑”的安全感。
爱国同理,一句“枪响就捐”让屏幕前的老铁热血沸腾,下一秒下单考研课,逻辑闭环完成。
说到底,张雪峰把爱国做成了期货:先锁单,后交割。
交割不成,大不了退定金——反正定金是注意力。
网友吵得越凶,他越稳赚。
至于那8000个 hypothetical 的大学生?
他们连名字都还没出现。
所以下次再看到“豪言捐款”,别急着转发锦鲤。
先问三句话:钱打哪儿来?
打给谁?
什么时候打?
答不上来,就当听了个响。
毕竟,枪响之后,有人冲锋,有人数钱,有人原地等风。
来源:冬雪舞琼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