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被河南媒体“围剿” 真正暴露问题的不是张雪峰 而是大象新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03:12 1

摘要:最近几天,张雪峰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这一次,不是网友的调侃,也不是普通媒体的批评,而是来自河南广电旗下的大象新闻——整整7名编辑联名发布评论,点名批判张雪峰“诲人不倦”!

最近几天,张雪峰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这一次,不是网友的调侃,也不是普通媒体的批评,而是来自河南广电旗下的大象新闻——整整7名编辑联名发布评论,点名批判张雪峰“诲人不倦”!

很难想象,这样的标签竟然出现在一家主流媒体的官方评论中。而他们批判的起点,仅仅是张雪峰在公司内部分享会上随口说的一句话:

“打仗那天,我直接把5000万捐出去,公司总捐款不低于一个亿。”

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台海局势有变,他会第一时间捐款支援国家。

这本应是发自内心的爱国感慨,可大象新闻却将这段话解读成“鼓吹战争”、“爱国表演”、“流量变现”,甚至暗示他“扭曲两岸统一”,将其上升到政治立场问题。这波操作,彻底引爆了网络舆论。

大象新闻的“三重指控”——逻辑漏洞百出

仔细翻阅大象新闻的评论文章,你会发现他们的批判论点是这样的:

张雪峰借爱国“表演”博流量张雪峰的钱是“压榨”家长得来的张雪峰“扭曲”了统一话题,制造紧张气氛

看似强硬,实际上漏洞百出。

第一,“爱国流量变现”的帽子太大了。
张雪峰当时并非在公开直播,而是在公司内部的分享会上感慨一句。这段话之所以流传出去,是因为公司员工转发了视频。真要博流量,他有的是更商业的宣传手段,何必拿“武统台湾”这样严肃的议题当噱头?

第二,“压榨家长”是无理指控。
张雪峰的主要业务是志愿填报和教育咨询,这是一个合理合法的行业链条,属于信息服务,不存在“强买强卖”。难道一家媒体眼里,所有教育培训和咨询机构都在“吸血”?

第三,关于两岸统一的立场——大象新闻犯了低级错误。
外交部早已多次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并非挑衅,而是对台独势力的遏制。张雪峰表达的态度,是对祖国统一的支持。大象新闻却将其说成“扭曲和平共识”,甚至在稿件中故意把台湾“从中国版图中抽离”,其立场的偏差才真正让人警惕。

这篇文章看似在“批判一个网红”,实际上却把自己的政治站位暴露无遗。

网友的态度:越来越信张雪峰说的“别学新闻”

文章一出,舆论反而没有如预期那样批判张雪峰,反而一边倒支持他。最讽刺的是,许多网友引用张雪峰曾说过的一句话——

“千万别学新闻。”

网友们纷纷调侃:“大象新闻的这篇稿子,就是给张雪峰这句话做了最佳注解。”

在网友眼里,张雪峰的爱国感慨是真诚的,他这些年确实在不断捐款助学,有实打实的记录。而大象新闻的7名编辑联名炮轰,更像是一种“借题发挥”,却失了舆论公信力。

⚠️ 舆论背后的深层问题:一篇“大字报”式稿件,折射了什么?

过去几年,国内舆论对网络红人和公众人物的监督日渐严格,这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监督不能带着情绪,也不能失去事实依据。
大象新闻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是:

立场偏颇,逻辑牵强,把台湾问题说得暧昧不清;借“爱国”议题来攻击个人,却没有抓到真正的问题点;在舆论导向上出现失误,反而激起公众反感。

在台湾问题上立场模糊,本身就极不负责任。张雪峰的言论或许直白,但态度坚定;而一篇模棱两可、甚至带有暗示性的媒体评论,才是危险信号。

总结:张雪峰是真诚,媒体却给自己挖了坑

张雪峰在视频中的一句话,让人看到一个普通企业家的家国情怀;而大象新闻的文章,却暴露了部分媒体人话术里的暧昧与偏差。这场风波看似针对个人,实则是对媒体权威的一次反噬。

未来,如果真的有一天国家需要支持,你觉得张雪峰会捐款吗?大概率会。那时候,这些今天“批判他爱国表演”的编辑们,是否会换个口径歌颂他的慷慨?网友们早就给出了答案。

来源:钢锤博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