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回溯“赶考”路 红色基因续新篇|香山革命纪念馆首期主题观影活动圆满举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21:29 1

摘要:9月5日,香山革命纪念馆精心策划的“光影铸魂 红色征程”主题观影活动首期——香山馆对公众开放六周年特别场在一层报告厅圆满举行。本场活动以“铭记‘赶考’之路 书写时代答卷”为主题,结合观展、观影和交流环节,立体化呈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为新中

9月5日,香山革命纪念馆精心策划的“光影铸魂 红色征程”主题观影活动首期——香山馆对公众开放六周年特别场在一层报告厅圆满举行。本场活动以“铭记‘赶考’之路 书写时代答卷”为主题,结合观展、观影和交流环节,立体化呈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为新中国诞生奋斗的光辉历史,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




▲图为观众现场参观“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展。

时值新中国成立76周年暨香山革命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开放6周年,香山馆以影像为载体,连接历史与现实。观众首先参观“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在讲解中回顾革命岁月。

▲图为观众观看影片。

随后集体收看《档案》栏目《进京赶考》第四集,该片围绕1949年中共中央在香山的活动,解读“赶考”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图为《进京赶考》系列总导演王思凡上台分享。

▲图为分集导演张聪上台分享。

本场活动特别邀请到《进京赶考》系列总导演王思凡与分集导演张聪亲临现场。影片放映后,两位导演分别从创作背景、史料运用及影像叙事等角度进行分享。

谈及作品创作的初心,总导演王思凡表示:“赶考”不仅是1949年的事,它和我们今天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进京赶考》系列在摄制时,第一个定下来的拍摄地就是香山革命纪念馆,因为香山是1949年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平后最重要的一站,而香山革命纪念馆,无疑是最能体现、承载着这段厚重历史记忆的地方。

关于影片的故事表述,分集导演张聪则表示:《进京赶考》系列第四集之所以把镜头对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进入北平的“第一天”和许多的“第一次”,以及之后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就是想表达历史不只是一连串重大事件的集合,更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真实的事、一处处微小的场景编织而成。

▲图为观众积极参与互动问答。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观众们热情高涨,围绕影片内容、创作经历等问题积极提问。导演张聪用专业的视角与亲切自然的讲述方式,进行耐心细致地解答,进一步拉近观众与历史的距离,现场气氛热烈。

▲图为顾玉超先生和孟繁茂先生向香山馆捐赠《赶考》报纸及纪念封。

活动现场,还迎来两位特别的观众——来自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的副秘书长顾玉超与孟繁茂先生。他们代表广大报友专程前来参与本次观影活动,两位先生分享了重走“进京赶考之路”七处重要革命旧址的活动,并将这段历程编辑成的内部资料《赶考》报纸以及集报行制作的纪念封捐赠给香山馆,以供馆内收藏与研究。

▲图为张英涛同志代表香山革命纪念馆向《进京赶考》系列总导演王思凡、分集导演张聪赠送书籍。

活动最后,香山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张英涛代表馆方,分别向《进京赶考》系列总导演王思凡和分集导演张聪赠送《香山如磐 红色永续——香山革命历史口述文辑》与《百年征程中的香山华章——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文献故事选编》两本书籍,以期共同推进红色历史传承与发展。







整场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观众在光影交错中感悟初心,在叙事张力中坚定信念。

以初心照亮前程,用行动书写答卷。未来,香山革命纪念馆将持续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己任,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让革命故事历久弥新、让精神火炬代代相传。

观众观影感悟

王女士:此前因工作原因,我曾到访西柏坡,也先后参观过清华园车站旧址、颐和园益寿堂、双清别墅和香山馆。这次了解到集报分会报友重走的七处革命旧址,我也很希望有机会重走进京“赶考”路线。期待香山馆今后能组织相关走访活动,如有机会,我很乐意参加。

马先生:本次活动让我对“赶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种贯穿至今的精神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始终保持清醒和自觉,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夏先生:作为附近居民,我常来香山馆参观,但本次以“参观+观影+交流”的方式重温进京“赶考”历史,感受尤为深刻。片中大量原始档案和实景呈现,使我仿佛亲历那段峥嵘岁月。这类活动既是对先辈的致敬,也是对今人的提醒——“考试”仍在继续,我们都应认真作答,不负时代。

编辑:信息资料部 · 颜欢

编辑:网络编辑部

来源:三半撩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