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气体传感器:原理、应用、技术演进与市场新风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21:57 1

摘要:气体传感器是将气体特性(如成分、浓度)转换为可测量电信号的装置。其工作基于气体与敏感材料相互作用引发物理或化学变化,致使材料电学性能改变,如电阻、电容、电压或电流变化,经电路转换与处理输出对应气体信息。不同类型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有别,不同的检测需求决定了材料与


01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气体传感器是将气体特性(如成分、浓度)转换为可测量电信号的装置。其工作基于气体与敏感材料相互作用引发物理或化学变化,致使材料电学性能改变,如电阻、电容、电压或电流变化,经电路转换与处理输出对应气体信息。不同类型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有别,不同的检测需求决定了材料与结构的多样化,例如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光纤、MEMS等都广泛应用于传感器设计中。

02主流气体传感器类型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常见气体传感器可分为以下几类:

半导体型(MOS)气体传感器

工作原理:基于金属氧化物(如SnO₂、ZnO)敏感材料的导电特性,在有害气体存在时电导率会发生变化从而检测气体浓度。

优点:灵敏度较高;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应用;寿命较长。

缺点:受温湿度影响大,可能导致检测偏差;需加热(通常 200-400°C)工作,增加能耗和设备复杂性。

常见应用:家用燃气报警器,监测燃气泄漏;工业安全检测,实时监测车间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

催化燃烧型气体传感器

工作原理:利用催化剂使可燃性气体燃烧,释放热量改变元件温度,导致其电阻变化,通过检测电阻变化实现气体浓度检测。

优点:对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如甲烷、氢气、丙烷等)响应良好;稳定性较好;响应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变化 。

缺点:仅能检测可燃气体,范围较窄;功耗较高。

常见应用:用于煤气泄漏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家庭或工业场所煤气泄漏;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等工业安全领域。

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

工作原理:气体通过透气膜扩散到电解液中的工作电极,在工作电极上发生特定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产生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微弱电流信号。通过对这个电流的测量,即可确定气体浓度 。

优点:精度高;选择性好,可以针对特定的目标气体进行检测;低功耗。

缺点:寿命有限;对使用环境要求相对较高。

常见应用:在煤矿、化工等行业保障工人安全;用于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

红外(NDIR)气体传感器

工作原理:传感器发射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光,当气体存在时,气体分子吸收相应波长的红外光,通过测量红外光的吸收率来确定气体浓度 。

优点:精度高;抗干扰强;寿命长。

缺点:成本高;体积较大,不利于小型化设备集成 。

常见应用:常用于温室气体监测、煤矿瓦斯检测、电力设备气体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光离子化(PID)气体传感器

工作原理:利用紫外光源将气体分子电离,当气体分子吸收紫外光能量后,外层电子被激发而形成离子和电子。通过测量离子电流来确定气体浓度,离子电流大小与气体浓度成正比 。

优点: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 。

缺点:成本高;对环境条件较为敏感,环境温湿度等变化可能影响检测准确性 。

常见应用:在工业 VOC 监测中,用于监测工厂废气排放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在环境检测中,可对大气中的有害挥发性气体进行检测;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中,检测室内装修产生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

声波型(SAW、QCM)气体传感器

工作原理:基于气敏薄膜吸附气体后的声表面波频率偏移原理,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实现气体浓度检测。

优点:精度、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适合远距离传送;智能化,体积和重量小,携带方便。

缺点:受环境条件影响大,温湿度、振动等易干扰检测结果;检测范围较窄,不同类型声波传感器对气体种类有一定限制。

常见应用:在实验室分析中,用于对特定气体进行高精度检测。

03应用场景:从工业到生活的全域渗透

环境监测

在大气环境监测,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PM2.5、PM10)等污染物浓度。通过在城市不同区域部署各类气体传感器,构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污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在水质监测,可检测水中溶解氧、氨氮等气体相关指标,评估水质健康状况,保障水资源安全。

工业安全

在石油化工、煤炭开采、燃气输送等行业,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如在石油炼化厂,通过安装大量可燃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厂区内易燃易爆气体浓度,一旦发生泄漏,系统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处置措施,防止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工业生产安全与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医疗健康

在医疗领域,气体传感器应用广泛。如在呼吸检测,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成分与浓度,辅助诊断肺部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在医疗设备消毒过程,监测消毒气体浓度与残留,保证消毒效果与医疗设备安全使用。

智能家居

在智能家居系统,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如检测甲醛、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当浓度超标时,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器、通风设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厨房,可监测燃气泄漏,保障家庭用气安全。通过与智能家电联动,为用户打造舒适、健康、安全的家居环境。

食品行业

在食品生产、储存与运输过程,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食品变质产生的气体。如在肉类保鲜,通过检测硫化氢、氨气等气体浓度判断肉类新鲜度。在果蔬仓储,监测乙烯气体浓度,调控仓储环境,延长果蔬保鲜期。

实验室场景

在科研与实验分析中,气体传感器是精准检测的核心工具。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可实时监测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的泄漏,保障实验人员安全;在材料科学研究中,通过声波型(SAW、QCM)气体传感器对特定气体进行高精度浓度分析,为材料性能测试提供数据支撑;在环境科学实验中,配合其他设备监测微量气体成分变化,助力污染物溯源与反应机理研究。

消防领域

在消防预警与救援中,气体传感器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火灾预防阶段,通过监测空气中可燃气体(如甲烷、丙烷)或烟雾中的特征气体(如一氧化碳),提前预警潜在火灾风险;在火灾救援过程中,消防员携带的便携式气体传感器可快速检测现场有毒气体(如氰化氢、氯化氢)浓度,判断环境安全性,指导救援行动;在灾后评估中,通过分析气体成分变化,辅助判断火灾起因与蔓延路径。

04中国市场强劲崛起,技术革新加速推进

规模增速

在全球市场中,气体传感器产业正稳步扩张。据 Yole Development数据所示,2020 年,全球气体传感器总体规模徘徊在 11 - 12 亿美元区间,而到 2026 年,这一数值预计将攀升至 2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0.9%。中国市场更是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活力,以远超全球平均增速的姿态迅猛发展。西南证券 2022 年报告指出,中国传感器市场年增速高达 17.4%,相较于全球 12.4% 的增速,优势显著。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也在持续上扬,2024 年我国气敏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 175 亿元,同比增长 16.67% ,预计 2025 年突破 200 亿元,2030 年有望触及 4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 15% 左右。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国内多领域的蓬勃发展与政策推动。

技术迭代

在技术演进的浪潮中,光学传感器的占比正逐步提升。红外、激光技术凭借长寿命、卓越的抗干扰性能等优势,在高端市场中对传统产品形成快速替代之势。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奋起直追,取得诸多突破。汉威(Hanwei gas sensors)全球市占率达 1% ,通过持续创新,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崭露头角;炜盛(Winsen)以 3% 市占率展现竞争力,凭借技术积累不断拓展市场。从专利数量来看,中国企业在红外气体传感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已占全球 32%,彰显了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加速了技术替代进程。不同技术路线的气体传感器凭借各自优势,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并行发展,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

05未来展望:迈向智能感知新纪元

未来,气体传感器将与温湿度、压力等多种传感器融合,构建多参数协同体系,广泛应用于智慧工厂与智慧医疗,实现多维监测与精准诊断。同时,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将赋能传感器自主识别干扰气体、优化检测模型,提升预警能力,推动其从数据采集迈向智能决策、降低误报,预判风险与趋势。后续我们还将带来更多行业干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来源:SSA智能传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