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家来自加拿大的公司——POET Technologies Inc.(POET科技),带着它那套“王炸”级别的光学引擎技术,把我们带进了“光子时代”!
传统电互连技术,就像是给高速公路上跑的F1赛车,套上了牛车的轮子,带宽、延迟、功耗,哪哪都掉链子。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家来自加拿大的公司——POET Technologies Inc.(POET科技),带着它那套“王炸”级别的光学引擎技术,把我们带进了“光子时代”!
POET如何把“电”变成“光”?
POET的这套绝活,核心叫做Optical Interposer™(光中介层)平台。听起来有点玄乎,但你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精密的“芯片级立交桥”就明白了。它能把电子设备和光子设备,像搭积木一样,在同一块芯片上完美融合。
这可不是简单的堆叠,POET用的是晶圆级半导体制造技术,跟我们平时手机里的芯片是一个级别的。它的底层是跑电信号的“高速公路”(金属走线),上层则是跑光信号的“光纤”(波导、滤波器、光栅等)。这样一来,光和电就能在这个“立交桥”上,畅通无阻、高效协同。
跟市面上那些传统方案比,POET的“光中介层”简直是降维打击:
像造CPU一样造光子芯片: 它能兼容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意味着能用标准半导体生产线,实现晶圆级的制造、组装和测试,成本和效率直接起飞。组装像玩乐高一样简单: 最神的是它的“被动对准”技术,光学器件自己就能精准就位,不用再费劲儿手动调校,大大省了组装费。光信号跑得快还不累: 它的波导损耗极低,光信号在里面跑,就像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飞驰,而且还能跟磷化铟(InP)和硅光子技术“混搭”,兼容性超强。散热能力杠杠的: 芯片里集成了铜和铝层,散热性能直接拉满,保证了系统能长时间稳定运行。而POET的光学引擎,就是基于这个“光中介层”打造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光收发器里最核心的“发动机”,负责把数字电信号,干脆利落地转换成光信号。它里面有“光中介层”本体、激光器(比如高功率连续波CW激光器)、光电探测器,还有波导和滤波器等等。甚至,根据客户需求,像TIA(跨阻放大器)、激光驱动器这些电子元件,也能直接集成到“光中介层”上。这一下子,整个系统的集成度和效率,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I与数据中心的性能飞跃
POET光学引擎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炫技,更是实实在在的性能突破:
延迟“秒杀”传统方案: 光信号传输速度有多快,我们都知道。POET光学引擎能把延迟降到纳秒级别,这比传统电互连的微秒级,直接快了几个数量级!对于需要实时响应的AI大模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带宽密度直接爆表: 想象一下,一个机架的带宽就能达到1.6Tbps,这简直是为AI集群、元宇宙渲染这种“吞金巨兽”量身定制的。功耗大幅下降,省钱就是硬道理: 光电转换的能耗,比传统电方案低得多。这对于动辄耗电如海的数据中心来说,能大幅降低PUE(电源使用效率)值,省下的可是真金白银。稳定可靠,经久耐用: 在各种严苛的温度环境下,POET光学引擎依然能保持优异的功率稳定性,比行业平均水平还要牛。这些参数的提升,直接改变了AI和数据中心的游戏规则。
POET的光学引擎,有两种主流的应用形态,堪称“左右护法”:
可插拔收发器: 比如他们的Teralight™系列1.6T光学引擎,就是给高速光模块提供性能和成本最优解的。共封装光学(CPO): 比如Blazar™光源,这更是一个大杀器!它能把光学器件和交换芯片直接封装在一起,进一步缩短了互连距离,延迟更低,功耗更省。POET已经跟立讯技术、三菱、NTT这些行业巨头展开了深度合作,还在深圳设立了设计中心,马不停蹄地推动光学引擎在AI网络和数据中心的落地。
POET如何在万亿市场中脱颖而出?
你可能觉得,光子集成技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市场到底有多大?据GlobeNewswire预测,全球光子学市场在2028年将达到1197.83亿美元!而POET,凭借其独步天下的Optical Interposer™技术,正在AI硬件领域掀起一股旋风。
2024年,POET更是拿奖拿到手软,什么“Best Optical AI Solution”(人工智能突破奖)、“Best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全球技术奖)、“AI Innovator of the Year”,简直是“荣誉收割机”。
POET董事长兼CEO Dr. Suresh Venkatesan就曾霸气表示:“CIOE(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是POET的重要舞台…… 无论是我们的CPO(共封装光学)光源技术,还是我们能大批量生产的1.6T光学引擎,我们都在帮助客户部署高性价比、高带宽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人工智能系统和网络的爆炸式需求。”
POET全球产品开发高级副总裁Dr. Mo Jinyu也将在IFOC 2025(国际光纤通信与光互连大会)上发表演讲,专门介绍POET技术如何满足下一代AI计算和高速数据中心互连的需求。
800G光模块与POET的产能布局
说到市场,就不得不提800G光收发器。据PR Newswire(美国商业资讯)的报告,这个市场在2022年价值3.56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飙升到8.9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这背后,是云计算、5G、物联网这些应用对更大带宽、更快传输速度的饥渴需求。
为了满足这股市场热潮,POET也是火力全开。去年11月,POET就宣布跟泉州三安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签了大单,通过控股合资公司Super Photonics Xiamen(SPX,超级光子厦门)75.2%的股份,直接把它变成了子公司。POET预计,此举能让公司每年组装和测试一百万个光学引擎,而且全部是为AI集群急需的800G及更高速收发器准备的。这意味着,POET已经做好了大规模供货的准备,AI圈的“光子革命”要加速了!
当然,光子芯片的工艺难度极高,波导侧壁的粗糙度需要控制在纳米级,这对制造精度简直是“吹毛求疵”。而且,英特尔、思科这些巨头,也在加速布局硅光子技术,POET要想脱颖而出,就得继续靠它的“异质集成”差异化优势。更重要的是,POET还需要联合产业链上的伙伴,共同推动开放的光子平台标准化,把这个“蛋糕”做大。
从1.6T光学引擎到Blazar™光源,从AI集群到超大规模数据中心,POET用它高带宽、低延迟、低功耗的光学解决方案,正在为我们数字文明注入“光速”的动力。
信息来源:
来源:算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