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板大败局:年赚千万的顶级茶叶私域项目,我们却准备卖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22:31 3

摘要:今天在公司接待了一位我的付费粉丝社群杭湾会的会员蔡姐,蔡姐来自福建武夷山,有千亩茶园,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茶厂老板。刚好我们也有一个主要卖云南普洱茶的茶叶私域项目,我想让她帮忙牵线搭桥,和八马茶业联系一下,或者帮忙介绍一个有实力的品牌茶企,我准备把我们的茶叶私域项

今天在公司接待了一位我的付费粉丝社群杭湾会的会员蔡姐,蔡姐来自福建武夷山,有千亩茶园,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茶厂老板。刚好我们也有一个主要卖云南普洱茶的茶叶私域项目,我想让她帮忙牵线搭桥,和八马茶业联系一下,或者帮忙介绍一个有实力的品牌茶企,我准备把我们的茶叶私域项目转出去。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会很震惊,为什么我们经营了六年的私域项目,累计销售额高达五亿,却想要卖出去。难道是项目出现了什么大的变故。这个问题也是蔡姐的疑问,因为她一直认为我们的茶叶私域项目做的很好。

实际上,我们的这个项目的确做的还不错,七百多个微信号,沉淀了将近六十万的精准粉丝,平均客单价高达两千,客户年度复购率超过 60%,这些数据足够亮眼。前几年每年的净利润都不低于一千万。即便是放在国内,比我们做得更好的私域团队也不多。至少在茶叶私域领域,我们算得上是头部企业。

可这些不妨碍我们遇到困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经济的持续下滑,我们的茶叶销量也开始大幅下滑。不是我们的运营能力差,而是我们的客户消费力下降得太厉害了。我和合伙人志凡讨论过,想要扭转困境,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已经很难,只有找到更有品牌力的茶企和更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合作才行。

而这种合作一定要建立在深度合作,并非简单的经销代理,所以寻求被大型茶企整体收购,或者部分股权转让+供应链深度合作,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方式,实际上也是双赢的方式。

如果说前两年我们这些早期做私域的老板,抓住了私域流量的红利,那么最近一年多,私域的流量优势正在减退,供应链深度有短板的企业正在面临困境,而我们就是典型的代表。我们不缺流量,也不缺优秀的运营团队,但是没有足够深度的供应链,没有过硬的产品,我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过去几年我们在云南收购了两个小茶厂,但是显然这样的供应链不足以撑起我们的品牌和客户需求。

作为杭州顶级的私域团队,我们遇到的困境不是个例,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私域,整个私域行业已经从单纯比拼运营能力,转向了引流+运营+交付,三位一体综合实力的比拼。

这次寻求转让或者强强联合我们的茶叶私域项目就是出于这个底层原因。单打独斗,仅仅依靠运营技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想要熬过经济的寒冬,除了要更加努力,不断学习新的技术,还必须要学会抱团取暖。

蔡姐满口答应了我们的诉求,她作为一个茶厂老板,一直想找机会和我们合作,有这样的一个契机对她来说也是好事。顺水人情的事情,我们大多数生意人都愿意做的。

除了茶叶这件事,我和蔡姐还谈到了大健康的项目。蔡姐在武夷山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企业家,当地政府想要做一个大健康产业基地,想让她牵头做一下。蔡姐对这个行业一窍不通,知道我正在运营一个大健康的项目,所以特意来咨询我。

看过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过去的一年我一直在操盘一个慢病管理的大健康项目。项目方是北京的一家医疗集团,老板也是我的付费社群的成员。

一年多前我们开始合作,虽然表面上我们签署的是股权合作,不过实际上我们占了很大的技术股,形式上更偏向于代运营。在合作开始的时候,合同上就约定了,合作满一年,双方都有权单方面解除协议。

实际上增加了这样的约定,我们就知道项目方的深意,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用最小的代价学习我们大健康私域运营的技术。说实话,我看破了,但是没有说破,因为我判断这个项目还是有钱赚的。无外乎赚多赚少的问题。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很准确,我们这个项目的确运营成功了,我们给北京公司招募了上百个加盟商,搭建了标准的私域转化 SOP,包括一对一话术,社群话术,私域直播课程,甚至还包括了多达七千个的健康管理交付文件。

累计调理客户超过三千人,可以说整个项目从公域引流,到私域转化,再到营养师交付,运作还是非常不错的。客户反馈很好,项目也赚了不少钱。

不过就在上个月,北京老板提出了解约的诉求。其实这件事早有端倪,我们之前约定的是项目利润五五开,三个月前,北京老板和我们谈了一次,把我们的份额压到了 20%,不过最终他还是觉得终止合作,自己独立运营更划算。

对于这件事我有些遗憾,但并不是不可接受,毕竟大家都是生意人,按照合同办事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这个项目我们也是赚钱的。

其实和北京老板解除合作之后,我最初的想法是想搭建一个自己的交付体系。因为我们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并且已经跑通了。可是就在上周,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后,我放弃了自建健康管理公司的想法。原因是我们的交付体系太弱了。

北京的项目方是一家医疗集团,他们有多家线下实体医院,和大量的三甲医院医生,虽然这个健康管理的交付体系是我带领团队搞的,但是没了他们的背书,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必定会大打折扣,这不是运营技巧可以弥补的。这和我们的茶叶项目一个道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商业环境,只有运营技巧,没有专业的背书和产品,一切都是徒劳。

最后我决定放弃自己来做交付体系,转而做大健康创业陪跑,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团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大健康创业方法论,并且被实操证明可行。与其自己做一家没有背书的健康管理公司,还不如把这套方法论分享给更多的大健康创业者。

这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大健康创业陪跑项目,从自媒体引流,到私域运营转化,搭建商家独立的私域流量体系,我们十分专业。针对于小型团队,只需要极其低廉的成本就可以获得我们一年完整的陪跑服务。哪怕是对于大型机构,我们也可以采用销售额分成的方式进行陪跑合作。

纠结了整整半个月,我对最终的经营方向很满意,这才能让我们的团队扬长避短,不会卷入到自己并不擅长的供应链环节。

对于蔡姐想要做大健康项目陪跑的诉求我欣然答应,同时也给了她一个可以落地执行的方案。

在我看来,大健康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好的创业方向,之所以很多老板一头雾水,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只要能够把大健康和自媒体、私域相结合,这个生意远比想象的要简单的多。

来源:直播创投高鸿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