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些年,微信、微博、博客刚兴起的时候,笔者那些体制内的朋友们,在社交平台上非常活跃,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朋友圈成了他们的“小舞台”,对时政能发表挺犀利的看法,分享日常也是妙趣满满,透着股子朝气,啥想法都敢往外倒,我看着都觉得他们挺有胆儿、特洒
早些年,微信、微博、博客刚兴起的时候,笔者那些体制内的朋友们,在社交平台上非常活跃,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朋友圈成了他们的“小舞台”,对时政能发表挺犀利的看法,分享日常也是妙趣满满,透着股子朝气,啥想法都敢往外倒,我看着都觉得他们挺有胆儿、特洒脱。
可这几年,情况大变样,他们好像一下子都躲起来了,在社交平台上没了动静。现在打开朋友圈,冷冷清清的,像秋后的菜园子,没了生气。好多人长时间不发东西,偶尔更新一下,也是规规矩矩转发官媒的时政新闻,板正得像个念稿子的“播报员”,以前那股子活泼劲儿、个性劲儿,全没了。再看朋友圈设置,不少人弄成三天可见,给自己拉了道“小帘子”;还有更干脆的,直接关掉朋友圈,微博账号也有好些注销了,感觉人都“消失”了,笔者心里满是纳闷。
为啥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里头原因不少,一环扣一环的,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一是规定变严,不敢乱说话了:社交媒体刚有那会儿,管理规定没那么紧,就像个松松垮垮的篱笆,大家在里头自在得很,想说啥说啥,晒生活、聊想法,没一点顾虑。可日子长了,规定越来越严,越来越细,对体制内的人来说,这些规定就成了“紧箍咒”。他们工作特殊,得守规矩,怕一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违反纪律。所以,以前能随口说的事儿,现在都得在肚子里琢磨好几遍,觉得没问题了才敢吭声,好多时候干脆就闭嘴不说了。
二是年龄长了,被生活和工作磨的:想当年,他们才二十出头,年轻气盛,就像刚打磨好的宝剑,亮闪闪、锐尖尖的,浑身是劲儿,在社交平台上想说啥就说啥,天不怕地不怕。可一晃眼,人到了三四十岁,生活的担子重了,上有老下有小,得照顾家里。工作上呢,体制内竞争升职不容易,还得时刻守着各种纪律,就像被砂纸不停地磨,性子慢慢就沉稳了,锐气也磨没了,行事变得低调、谨慎,不再像从前那样风风火火、口无遮拦。
三是纪律盯着,怕出问题:体制内和普通企业不一样,纪律特别严,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的规定。要是级别高点,社交媒体账号还有些粉丝,那就得按规定报备,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跟拿放大镜看似的。我认识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对热点新闻发了几句感慨,本是无心的,结果单位领导觉得他这话不妥当,把他叫去训了一顿。打那以后,他就不敢再发朋友圈了,怕再惹麻烦。
四是风气变了,跟着调整:十来年前,“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大行其道,“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话大家都爱聊,《南方周末》《新京报》好多人看,都市报的时评专栏也热闹,明星们在博客、微博上话题不断。可现在,“公知”成了贬义词,以前那些靠大嘴说大话、搅起舆论的明星,现在只让工作室发广告、通稿,应付事儿。体制内的朋友很机灵,察觉到风气变了,也跟着变。现在他们朋友圈基本只发单位官方消息,但凡有点负面的事儿,碰都不碰。之前有朋友晒出游、家庭聚餐照片,就被人说“炫富”,还拿“老百姓生活不容易,别显摆”怼他,闹得挺委屈,后来这类分享就没了。聚会的时候,只要有人拍照,总有明白事儿的人提醒,照片别往朋友圈、微博发,怕惹祸上身。
虽说他们在社交平台上不咋出声了,但不代表没了生活、没了想法。
好多人有办法,弄两三个微信号,把工作和生活分得清清楚楚。工作号就像个“办公室”,加的都是同事,朋友圈只发工作的事儿,私事一点都不发;私人号就是“自己的小窝”,日常感悟、趣事都能分享,还能用分组可见,像拉个“小屏风”,只给想给的人看。
微博呢,差不多人人都有,当“瞭望台”用,看看外面消息。可对同事,账号信息守得严严实实,绝不透露,也不互相关注,像砌了堵“墙”。这样一来,工作时,他们礼貌客气、稳稳当当,按规矩办事,和人保持距离,挺专业的;生活里,聊国家大事挺带劲,畅想未来有想法,说家里事儿挺暖心,分享读书心得也在行,晒家庭幸福满满当当。靠着“匿名”“屏蔽”“分组可见”这些,把工作和生活隔成两个世界,这样是好是坏,还得慢慢看,让时间评判吧。
ps:最近笔者的号疑似被限流,运营不易,恳请宝子们方便的时候,帮忙转发,万分感谢!
#体制内#
素材综合自官媒、网络报道。
来源:属兔的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