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于当地时间3月26日-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作为肺癌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LCC汇聚了全球肺癌诊疗的最新技术及研究成果。值此之际,医脉通在大会现场特别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修宇教授为大家介绍会议的亮点内容。
前言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于当地时间3月26日-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作为肺癌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LCC汇聚了全球肺癌诊疗的最新技术及研究成果。值此之际,医脉通在大会现场特别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修宇教授为大家介绍会议的亮点内容。
专家简介
蔡修宇 教授
主任医师,主诊教授,肿瘤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理事
“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广州市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免疫治疗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州市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中青年肿瘤医师论坛主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管靶向专家委员会常委
JCO免疫专栏审稿人
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
2016-2022《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主译
2018-2022NCCN SITC ASCO NCCN免疫治疗毒性处理指南主译
《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研究进展》头颈肿瘤组组长
CSCO等多次国际国内大会担任同声传译
以第一/共一/通讯作者在BMJ/Nat Commun/EJC/等期刊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论文被2014NCCN指南收录为2B类证据
中国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演讲大赛全国冠军
中山大学中青年教师本科生/研究生授课大赛(英文)冠军
本年度ELCC会议的规模虽不甚庞大,但在这个小而精的学术会议上,仍有若干值得关注的亮点。首先值得探讨的是KRAS位点的研究进展。KRAS位点(包括G12C等)不仅在肺癌领域备受关注,其在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的高突变频率而成为研究热点。针对KRAS突变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本次大会上公布的pan-KRAS抑制剂展现出令人期待的临床潜力;其二,KRAS抑制剂与免疫治疗的联合策略取得了显著进展。回顾相关研究历程,早期研究显示一代KRAS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时肝毒性发生率较高;随后的KRYSTAL-7研究则证实,adagrasib联合免疫治疗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同时显著降低了肝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最新研究数据进一步表明,新一代KRAS抑制剂联合EGFR单抗治疗可使ORR达到近70%。由此可见,KRAS靶点在未来治疗中的探索方向将不仅限于与免疫治疗的联合,还包括与EGFR单抗、化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多种治疗模式的组合。需要指出的是,当前KRAS抑制剂仍存在优化空间,类似于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发展历程,我们期待未来能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KRAS靶向药物,以满足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等KRAS突变患者的临床需求。
另一个重要进展来自中国原创性研究。周彩存教授团队公布的CameL-sq研究五年随访数据显示,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总生存率达到27.8%,这一数据在当前鳞癌治疗领域表现优异。鉴于鳞癌领域长期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且抗血管生成治疗存在出血风险,免疫治疗的确为该类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此外,本次数据的更新还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毛细血管瘤的发生与更好的预后相关。这一发现与近期《柳叶刀·肿瘤学》发表的观点相呼应,该文指出某些轻度、非致命性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如白癜风、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皮质醇降低等,往往预示较好的预后;而致命性毒性,如心肌炎、肝炎、肺炎等,则与不良预后相关。这一现象可能提示,在免疫调节过程中,针对特定组织(如皮肤黑色素细胞或毛细血管)的免疫攻击虽然导致了不良反应,但也可能反映了更强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然而,对于可能引发治疗相关死亡或永久停药的严重毒性仍需高度警惕。CameL-sq研究中的这一发现为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与预后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编辑:Squid
审校:蔡修宇教授
排版:Squid
执行:Uni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