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永动机”三个字,在启东本地已经变成一个笑话,也变成一声叹息。
“永动机”三个字,在启东本地已经变成一个笑话,也变成一声叹息。
一个甜品店老板娘,一个刚成年的暑期工,一段被直播的暧昧,把原本只想买份草莓刨冰的人全卷进八卦漩涡。
有人骂她不要脸,有人夸她会蹭流量。
骂的人点进直播间,夸的人下单买蛋糕。
算法只认停留时长,不管道德。
二喜的店叫“野莓冰室”,门头粉得晃眼,像把草莓酱直接泼墙上。
出事前,她老公每天凌晨四点去批发市场扛水果,三年砸进去87万,一句怨言没有。
结果暑假没过完,老公发现老婆在店里和男孩拍贴脸视频,顺手把玻璃柜台砸了。
哗啦一声,草莓碎了一地,像提前散场的婚礼。
5岁女儿当时就在角落画画,听见巨响抬头,只问了一句:“爸爸,我们今天还关门吗?
”
没人回答她。
第二天,二喜把账号简介改成“人生就是体验”,发了张和男孩的剪影照。
评论区瞬间炸锅,退单电话跟着打爆。
她干脆挂出“全场免费吃瓜”的招牌,把围观的人变成流量。
粉丝从两千涨到两万,后台订单却全是“退款理由:恶心”。
最魔幻的是,她真的靠这波热度把月流水冲到六位数。
钱到账那天,她开了直播,背景是还没修好的碎玻璃。
弹幕刷“你不怕遭报应吗?
”
她笑笑:“报应来了再说,先给房租。
”
男孩返校那天,二喜去车站送,拍了一张他背影的照片。
配文:“永动机也要上课。
”
评论区一片“姐姐别闹了”。
没人知道他们私下有没有说再见。
甜品店现在挂着“内部整修”的牌子,卷帘门半拉,像没睡醒的眼睛。
隔壁咖啡店小哥说,夜里常听见她在里面摔模具,声音脆得像心碎。
流量潮水退得比台风还快。
账号已经设成私密,橱窗商品下架一半。
留下的两万粉丝,一半是来看热闹的,一半是等她翻车。
有人说她毁了家庭,有人说她不过是被算法吃掉又吐出来的普通人。
两种说法都对,也都残忍。
站在店门口,能看见对面补习班的灯牌,亮得刺眼。
那里面的孩子,再过几年也可能成为下一个“永动机”。
也可能成为下一个砸玻璃的人。
故事讲到这儿,没有赢家。
只有一块还没修好的玻璃,和一句迟到的提醒:
别把流量当爱情,更别把爱情当生意。
你觉得二喜还有回头路吗?
还是她早就把路走成了单行道?
来源:管它心酸有多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