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他们刚把三月计划写完:新增直播,时间还是晚上八点到八点半。
12岁女生子研7月8月流水22万,到手里只剩8万。
她爸妈把账本摊开,镜头外的8人团队第一次被看见。
拍摄两人,剪辑一人,文案两人,运营两人,商务一人。
每月固定支出:工资4万,设备折旧5千,流量投放1万。
账面22万,平台抽走4.4万,税费再扣9千。
爸妈说,这才是真实现场。
子研每天6点起床,7点早读,下午5点放学。
6点半开机,拍到8点收工。
作业写不完,就用课间10分钟补。
她妈把日程表贴在冰箱门,谁迟到谁洗碗。
团队里没有人是亲友,全是外聘。
试用期只给三千,转正后七千加分成。
能留下来的,都签沉默协议,不准对外报价。
这套打法是从去年十二月开始的。
当时账号粉丝才8000,更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爸妈掏三万报了一个线下班,学完直接组团队。
班上有120人,坚持到现在的只有7个。
子研是年纪最小却跑得最快的一个。
很多人以为短视频红利还在。
平台最新数据:每天新增创作者150万。
能赚到钱的不到千分之三。
原因不是内容差,是没人扛得住前三个月冷启动。
子研家把冷启动压缩成四周。
第一周每天发3条,每条投100元。
第二周起只看一个指标:2秒跳出率。
高于35%的全部隐藏,重新剪。
爆款模板不是原创,是拼多多花199买的。
买回来拆成15秒开场钩子,7秒信息增量,3秒行动指令。
团队照着抄,数据稳住后再加个人特色。
这套流程写在一张A4纸,贴在拍摄间门口。
想学的人拍照就行,没人拦。
爸妈不怕被抄,因为迭代速度跟得上。
他们每周开一次复盘会,把过时步骤直接撕掉。
账号橱窗现在卖两样东西:文具和儿童相机。
选品逻辑简单粗暴:粉丝问得多就上架。
不压货,厂家一件代发。
佣金20%,退货率3%,净利比广告高。
有人留言说孩子会不会被透支。
爸妈放出体检报告:身高体重都在上限。
心理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孩子把拍摄当成课间游戏。
关键点在这里:子研的奶奶每月出镜两次。
老人家不会带货,只负责和孙女聊天。
粉丝说这是全网最松弛的环节。
松弛感带来高完播,数据反哺算法。
爸妈把这套组合称为情绪差价。
别人卷效果,他们卷松弛。
再不做差异化,你会被算法直接埋掉。
昨天他们刚把三月计划写完:新增直播,时间还是晚上八点到八点半。
作业写完播,不误睡觉。
想学的人直接抄作业。
流程图贴在文章末尾,保存后可打印。
三个月后,数据会告诉你值不值。
来源:命运之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