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经济政策效应评估、战略规划与结构升级等。主持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论著等200余篇(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D:css-press
······李雪松 张慧慧 等著
ISBN:978-7-5227-4553-4
定价:156.00元
作者简介:
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经济政策效应评估、战略规划与结构升级等。主持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论著等200余篇(部)。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及优秀对策信息奖等60余项。
张慧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大数据与经济模型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社会综合集成与预测中心秘书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评估与科技创新。在《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期刊和报纸上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
内容简介: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中国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和国内要素条件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性动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需要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指引。要完整、准确、全面地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本书围绕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所面临的若干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分析,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出发,深入分析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中国在各重点领域的现状特征和面临的风险挑战,凝练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及改革举措。
前言(节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和国内要素条件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性动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需要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指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的发展模式选择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
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现阶段我国处在由传统动能转向新动能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因此,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切实发挥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
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胜利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等重要战略。现阶段,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既是满足人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向往的需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两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面对更加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需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全球经济密切相关。当前,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格局加速演变,世界力量对比发生重要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始终坚持的重要发展原则,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我国持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本书围绕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所面临的若干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出发,深入分析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中国在各重点领域的现状特征和面临的风险挑战,凝练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及改革举措。
在谋篇布局上,本书按照“总论+分篇”的框架展开。
总论的主题是“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主要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与内涵逻辑、实践进展与困难挑战、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以及改革举措与对策建议等展开。
第一篇是“创新发展研究”,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其中,第一章的主题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第二章的主题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第三章的主题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第四章的主题是“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第二篇是“协调发展研究”,包括第五章到第七章,其中,第五章的主题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的主题是“深入实施四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七章的主题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第三篇是“绿色发展研究”,包括第八章到第十章,其中,第八章的主题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九章的主题是“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第十章的主题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第四篇是“开放发展研究”,包括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其中,第十一章的主题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第十二章的主题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第十三章的主题是“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第十四章的主题是“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第五篇是“共享发展研究”,包括第十五章到第十七章,其中,第十五章的主题是“完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第十六章的主题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十七章的主题是“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图书目录:
总论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与内涵逻辑
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进展与困难挑战
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改革举措与对策建议
第一篇创新发展研究
第一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内涵、关键作用和重大意义
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政策演变和现状问题
三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新目标新任务
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一理论逻辑与政策变迁
二现状特征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重大政策及重要改革举措建议
第三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特征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一重大意义和理论逻辑
二现状特征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重大政策及重要改革举措建议
第二篇协调发展研究
第五章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六章深入实施四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与四大战略的理论逻辑
二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阶段定位及未来走势
二中国城市体系的现状及未来演化趋势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四对策建议
第三篇绿色发展研究
第八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大意义和理论逻辑
二新时代中国绿色转型进展成效及问题制约
三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大政策及改革举措
第九章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一重大意义和理论逻辑
二现状特征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新目标新特征新要求
四重大政策及重要改革举措建议
第十章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第四篇开放发展研究
第十一章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一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大意义和理论逻辑
二中国扩大制度型开放的政策、成效与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新时代扩大制度型开放面临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中国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对策
第十二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重大意义和理论逻辑
二现状特征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重大政策及重要改革举措建议
第十三章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一重大意义和理论逻辑
二中国自贸区(港)的发展历程
三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自贸区(港)发展新要求
五重要改革举措建议
第十四章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第五篇共享发展研究
第十五章完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一重大意义和理论逻辑
二收入分配领域的现状特征与突出问题
三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重大政策及重要改革举措建议
第十六章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及重大意义
二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三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要求
五重点改革措施及政策建议
第十七章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一重大意义和理论逻辑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四重大政策及重要改革举措建议
参考文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