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提到英国,你会想到什么?是福尔摩斯故事中的贝克街221B,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还是……传说中难以下咽的炸鱼薯条和永无止境的阴雨天气?
一提到英国,你会想到什么?是福尔摩斯故事中的贝克街221B,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还是……传说中难以下咽的炸鱼薯条和永无止境的阴雨天气?
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让大家眼花缭乱,甚至有些焦虑?担心自己吃不惯、生活不适应、学习跟不上?
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些误区,通过正在英国留学或已经毕业的留学生的真实经历,为你带来第一手、真实的英国留学体验!
英国大学的学术支持体系极为完备,而你的导师和教授们,远比你所预想的更为和蔼可亲且乐于提供帮助!
Shilpa在某门考试中仅取得54分的成绩,她获知成绩后,即刻向其导师寻求协助。“她与我一同探讨了一小时,逐字逐句地剖析我的作业,并告知我改进的方法。她明确表示,如果我有任何疑问,可随时前往她的办公室,而我也会当机立断地这么做。”
充分利用“接待时间”
英国大学的教师均设置了接待时间(office hours),这是专门为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与答疑而预留的时段。无需提前预约,可直接前往。
切勿因羞怯而错失这一绝佳契机!无论你是对课程内容存有疑问,还是对作业缺乏思路,也或是像Shilpa一样对成绩感到困惑,都可与教授进行交流。
谨记所有学长学姐给予新生的首要建议:“If you need help, just ask.” “有困难,就开口!”
你绝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他们会十分乐意提供帮助,即便他们并不知晓答案,也会将你引荐给能够提供帮助的人。
关键在于,在英国:如果你不主动询问,教师不会主动联系你。
成功入学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源自课堂。
在国内,教学模式多为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台下记录笔记。然而在英国,情况则截然不同。
来自尼日利亚的Ijeoma指出:“英国教育体系高度重视分析与批判性思维。在大学中,我的老师们期望听到‘我’的见解,他们想了解‘我’的思考方式,并对‘我’的观点提出质疑。”
此时,你不再单纯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思想的表达者。
独立学习成为常态
你可能会发现,课程安排并非十分紧凑。来自印尼的Leo表示:“不会整周都从早到晚待在大学。”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懈怠!大量的学习活动发生在课堂之外。你需自主前往图书馆查阅资料、研读文献、开展小组讨论,完成独立的学习与研究。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由于缺乏频繁的考试与作业督促,你极易落后。因此,必须有意识地做好时间管理。
警惕“抄袭”红线
鉴于英国大学强调原创与独立思考,对抄袭(Plagiarism)制定了极为严格的规定。任何引用或参考他人资料的信息,均需采用正确格式进行标注(Reference)。这无疑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你务必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
“赴英留学,一年需花费数十万,成本过高!”
这无疑是所有学生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诚然,留学是一项数额较大的投资,但实际上,英国留学的性价比或许远超人们的预期。
与美国、澳大利亚等主流留学目的国相比,英国留学的平均成本相对较低。更为关键的是,英国的学制较短,英格兰地区本科学制仅为三年,大部分硕士课程也仅为一年。
学制短的优势
- 节省学费:减少一年的学费支出,可节省数十万元。
- 节省生活费:减少一年的房租及生活费用开支。
- 节省时间:提前一年毕业,无论是回国发展还是留在英国,均能占据优势。
生活成本因地区而异
除学费外,生活费也是一项重要支出。然而,英国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存在显著差异。
来自美国的Hannah于北爱尔兰的阿尔斯特大学求学,她感慨道:“这里的生活成本之低,令人难以言表!”“北爱尔兰的住房价格极为低廉,能够以实惠的价格入住优质的住所。我实际的花费远低于预期!”
更令她惊喜的是英国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她表示:“作为一名慢性病患者,这一体系极大地改善了我的生活。”
因此,切勿被“伦敦高昂物价”所误导。英国尚有诸多生活成本较低且教育资源优质的城市等待你去选择。
“去英国?那你得备足老干妈和泡面,那边没什么可口的食物。”这句话想必你已听过无数次。提及英国美食,你脑海中是否也仅浮现出“Fish and Chips”(炸鱼薯条)这一选项?如果你的答案为肯定,那你着实误解英国了。
来自美国的卡罗琳(Caroline),现任纽约布鲁克林一家顶级餐厅的行政糕点主厨,她本科毕业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对于“英国菜难吃”这一观点,她回应道:“他们都错了!”“在英国,无需刻意寻觅,便能邂逅令人赞不绝口的美食。那里的食物着实美味!”
英国美食,超越传统范畴
诚然,你能在街角的炸鱼薯条店品尝到最地道的炸鱼薯条,能在各类咖啡馆享用丰盛的全英早餐,还能品尝到馅料丰富多样的传统派(Pie)。你是否有勇气尝试苏格兰“国菜”——哈吉斯(Haggis)呢?然而,英国美食的范畴远不止于此。
卡罗琳表示:“每当有人称英国食物不佳时,我都会深感沮丧。英国拥有极为丰富的烹饪传统,这不仅源自其本土,更得益于那些将英国视作家园、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群体。”
伦敦,这座城市宛如一部世界美食百科全书。这里居住着来自270个国家的居民,使用着300多种语言,汇聚了数不胜数的各国美食。
满足多元饮食需求
印度咖喱、土耳其烤肉、意大利面、日式拉面、韩式炸鸡、越南河粉……这些遍布大街小巷的异国餐厅,已然成为英国人日常饮食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各大城市,几乎能找到任何你心仪的菜系。
周末,你可以前往当地的美食集市,从新鲜出炉的糕点到热气腾腾的异国小吃,一应俱全。如果想与朋友聚餐,从中餐馆到米其林餐厅,任你选择。如果懒得外出,打开外卖APP,全球美味便能送达你的宿舍门口。
因此,别再受“美食荒漠”这一标签的误导,大胆去探索,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英国美食世界。你的味蕾定能在此得到极大满足。
留学的目的固然是获取知识,但并非要将自己塑造成时刻埋首于图书馆的“苦行者”。在英国,学生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与灵动性。
学生既可以独自佩戴耳机,于城市中悠然漫步,聆听一期播客节目;也能够在公园的长椅上,静心阅读一本书籍、挥动画笔创作一幅画作;或是邀约数位好友,一同前往博物馆参观展览、聆听一场音乐会,品鉴前文所提及的世界各地美食。
Irene表示,当她思乡心切或需要放松身心时,会骑行至迪赛德旧铁道旁,坐在她钟爱的那条长椅上,探寻内心的宁静。
“长椅坐落于迪河之畔。一侧是风景宜人的马路,能听见汽车疾驰而过的声响,由此遐想车内乘客及其目的地。另一侧则是秀丽的绿色景致与一座马厩,可见马儿悠然吃草。我钟情于坐在那里,静赏世间百态在眼前缓缓流淌。”
这番描述,是否也能让你真切感受到那份静谧与美好?
在英国,无需长途跋涉,便能寻觅到风景秀丽之地。当地公共交通极为便捷,且费用相对低廉,学生可随时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
去深入探索所在的城市,游览周边的古堡与乡村,感受大城市中多元文化交融所焕发出的蓬勃活力。这不仅是一场留学之旅,更是一次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的宝贵契机。
“前往英国需备足厚衣物,一年约三百天都在降雨,气候湿冷且环境灰暗。”这番话是否使你对英国的天气心生畏惧,甚至担忧未来的留学生活将在湿冷与阴郁中度过?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来自肯尼亚的艾琳(Irene)为你揭示真相。
艾琳于苏格兰的罗伯特戈登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很快便领悟了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世间并无糟糕的天气,只有穿着不当的人(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bad weather, just the wrong clothing)。”尽管她自幼在肯尼亚山附近成长,已习惯寒冷的天气,但苏格兰的气候对她而言仍独具特色。当她首次目睹雪花飘落时,那种兴奋感是前所未有的。
英国的天气实则多变
首先,以“英国天气”来笼统概括整个国家的气候状况并不科学。英国由四个部分构成,各区域气候差异显著:西部通常比东部更为湿润,北部则比南部寒冷。
其次,英国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春季:万物复苏,公园内水仙与樱花竞相绽放,是外出郊游野餐的绝佳时节。
夏季:日照时间极长(晚上九十点天色依旧明亮!),各类音乐节及户外活动频繁举办。
秋季:气温凉爽宜人,树叶渐变为金黄、火红之色,整个国家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
冬季:虽气候寒冷,但有温暖的圣诞集市、璀璨的节日灯饰,偶尔还会迎来令人惊喜的雪景。
掌握“叠穿技巧”,从容应对英国天气
那么,究竟该如何着装呢?
在英国,分层叠穿(Layers)是应对天气变化的关键策略!你清晨出门时或许阳光灿烂、温暖干燥,但这并不意味着天气会一直如此。午后可能突然降雨,傍晚也可能起风降温。
因此,最佳的应对策略是——始终多携带一件衣物!
一件轻便的防雨外套或一把折叠伞是出门的必备物品。
一件保暖的毛衣或开衫,方便随时穿脱。
一条围巾,兼具保暖与装饰的功能。
不要嫌麻烦!相信当天气突变时,你会庆幸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
真相:允许!且官方鼓励留学生打工!
英国官方明确规定,持学生签证的留学生在学期内每周可工作20小时,假期可全职工作。
留学生可在餐厅、咖啡馆、商场等场所兼职,也可申请校内助理、实习岗位,以丰富个人履历。许多学校还提供有偿实习机会。
打工不仅能够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积累职场经验、提升口语能力并拓展社交人脉。
想必你已对英国留学形成更为全面、真切的认知。英国留学并非尽善尽美,存在诸多挑战,需要你突破既有舒适区以实现适应。然而,它也远非传闻中那般可怕,实则蕴含着无数的惊喜、机遇与温情。
来源:土澳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