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1日至25日,由浙江援青指挥部、宁波市文化发展基金会指导,宁波未来作家报社承办的“山海之约 同心同行”2025甬峻青少年文化交流研学活动在宁波成功举办。
8月21日至25日,由浙江援青指挥部、宁波市文化发展基金会指导,宁波未来作家报社承办的“山海之约 同心同行”2025甬峻青少年文化交流研学活动在宁波成功举办。
9月8日,由宁波未来作家报社和宁波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小星星乐园”联合推出了“高原共潮生,文明少年行”特别节目。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海曙区高桥镇望春小学的吴优和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会展校区的曾艺宸,两位同学的妈妈也同样参加了节目,分享在研学活动中的快乐和收获,一起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吧!
主持人:两位小朋友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吗?
吴优:大家好,我叫吴优,来自海曙区高桥镇望春小学。
曾艺宸:我是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会展校区的曾艺宸。
主持人:五天的活动下来,你是否交到了好朋友?为什么选择ta作为你的好朋友呢?
吴优:五天下来,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像央金美朵、萨仁达赉、曲松多杰,我和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央金已经成了我的闺蜜呢!
一开始我和央金座位挨在一起,我觉得央金很可爱漂亮,我送给了她宁波的特产,向她介绍宁波的美食和美景,我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她也很喜欢我,说我是她最好的朋友。
曾艺宸:我和宁波的钱禹丞,还有青海的更措吉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和宁波的钱禹丞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青海的更措吉成为好朋友是因为她说我可爱,我觉得她非常友好。
主持人:之后你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加深双方的友谊呢?
吴优:我们经常视频聊天,央金他们刚回到天峻时我们都还在放暑假,差不多一天打一个视频,曲松给我们跳了青海摇,还给我发了很多照片,有他们一家人的旅游合照,有草场和牦牛、羊群,他邀请我去他的家乡玩,他告诉我青海湖离天峻很近,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央金妈妈给我们一家讲央金和她妹妹云丹诺布的藏族名字的含义,她妈妈和我妈妈一样,也是老师,她俩有很多话题可以聊。
我发现我们这学期要学习写书信,我打算到时候给我的藏族朋友们写信,和他们分享我的近况。
曾艺宸:我和钱禹丞已经相约周末一起打球运动,我们两家住得也很近,秋冬天气凉爽的时候,我们计划两个家庭一起再游一趟这五天的行程,到时候我和他一起担任讲解员,为爸爸妈妈介绍我们眼里不一样的宁波。
我和更措吉已经说好国庆要去青海找她玩了,蓝天、草原、骑马,我要去体验一波青海的美景和美食。我和她已经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约定好定期打电话、写信来分享彼此生活里的趣事。
主持人:天一阁、宁波博物馆、慈城等地是平常爸爸妈妈也会带你去的,那么,这次研学游玩和以往自己的参观有什么不同呢?
吴优:平时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玩,尤其慈城、东钱湖,去了很多次了,我们三口人玩一般就是看看风景,然后爸爸给我拍很多美美的照片。但是这次研学不光是欣赏美景,我不知不觉成了“小主人”,会迫不及待地想把我知道的宁波故事讲给他们听,想让他们喜欢上宁波。这种介绍、分享的自豪感,是以前独自参观从没有过的。另外,我还可以在玩中学,一边玩一边体验,比如古法造纸、做年糕饺、修复古籍……和很多的小朋友一起,更有乐趣。
曾艺宸:以前和爸爸妈妈去这些地方,就是看看风景、听讲解。这次和天峻的小伙伴一起,我们从游戏和动手的实践里不知不觉就把知识装进脑袋里了。比如宁波博物馆的“文物大作战”我从选择文物、描述文物到寻找文物、猜出文物,自然而然地就把馆内的各个文物都仔细地观察了一遍。
主持人:作为宁波对口支援的城市,宁波与天峻已经拥有15年的友谊了,本次来宁波的30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也收获了很多,请结合这5天,以宁波小使者身份向未能来宁波研学的其他天峻小朋友介绍宁波!
吴优:亲爱的天峻小伙伴们:你们好!宁波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最想推荐给你们的是一个“会变魔法”的地方——棠岙古村。你们能想象吗?翠绿的竹子,经过捶打、蒸煮、搅拌,最后居然在池子里化成了一层纸浆!我们学着古人的样子,拿起竹帘,轻轻一捞、一晃,再小心地揭下来——哇!一张纸就诞生了。我们亲手把竹子变成了纸!如果你们来宁波,一定要来棠岙亲手试试!
曾艺宸:天峻的小伙伴们,宁波可太好玩啦!在这里,我要向你们介绍天一阁,它不仅环境很美,有漂亮的园林和鱼池,而且还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想象一下,这里不像草原那样辽阔,却像一座“书的山脉”——白墙黑瓦、曲径通幽,仿佛走进了一本巨大的历史故事书!最神奇的是——天一阁和草原一样会“呼吸”!它的阁楼设计藏着一个超酷的防潮秘密:书柜用樟木防虫,地砖留缝隙通风,连院子里都藏着排水系统。
在这里,踏着百年石板路,看着泛黄的古书页,闻着淡淡的墨香,简直像穿越回了古代!
主持人:五天的活动下来,小朋友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吴优妈妈:我觉得孩子最大的变化是她心中“世界”的版图变大了。通过对比宁波和天峻,孩子会直观感受到“原来有人很小就会骑马放牧”“雪山高原”具象化了。她开始理解差异、尊重多元、关心远方,并愿意为维系一份跨越山海的友谊而付出真诚。这份真实的牵挂比任何课本教育都深刻。这种情感的浸润和视野的开阔,是五天研学最珍贵的礼物。
曾艺宸妈妈:孩子最大的变化就是更热情、专注力更高了。
我们家的孩子原来就是小社牛一枚,但是因为这次是团队里最小的一位,所以一开始面对哥哥姐姐还是有点紧张的。但半天的相处以后,发现虽然生活习俗和青海小朋友有一些不同,但是相处起来完全没有障碍,他的社牛属性就被完全地激发了。
还有就是因为每天的活动都很丰富,设计得也很好,比如在天一阁修复古籍、棠岙造纸等等,都是他第一次接触,并且需要他很耐心很专注的,这几天的作品带回来的时候,他都是满满的成就感,现在他在家不管是写作业还是带弟弟玩耍,都更有耐心,更加仔细了,也会想要做得更好。这是我觉得他变化最大的地方。
主持人:给小朋友报名本次研学活动的初衷是什么?活动结束后,你觉得ta是否有所收获?
吴优妈妈:今年是宁波对口支援天峻县的第15年,我希望孩子能亲身感受到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懂得“帮助”与“分享”的真正含义。在这次研学之前,吴优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单独行动过。我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她更独立。这五天,她遵守纪律、自己管理随带的物品,学会了团队协作和独立解决问题。除了这些,她还收获了友情,学会了主动关心与分享。
曾艺宸妈妈:给孩子报名的初衷就是希望他能多了解宁波的本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基础的认识和了解,认识不同地方的朋友,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眼界。现在带他出去,他会更仔细地观察、更专注、更有自己的思考了。
主持人:平常会用什么方式方法向小朋友介绍宁波的传统文化?你希望孩子在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获得怎么样的价值观?
吴优妈妈:比如:清明时做青团,冬至了一起做宁波汤圆,给她讲团团圆圆的寓意。孩子可以从这些节气习俗中体会到蕴含的“家”文化。有一次,我们去宁波大学时,孩子发现很多教学楼都是以人名来命名的,我们就一起搜索了“宁波帮”的人物故事。孩子就知道了宁波帮功成后返乡建学校、修医院的事迹。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化滋养,让她成为一个热爱家乡、内心丰盈、勇于担当的人。
曾艺宸妈妈:平常我会带孩子去一些传统文化活动现场,比如庙会、非遗展示活动,也会给他讲宁波的民间故事。希望孩子能在这些学习中,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时也为自己家乡的文化感到自豪。我希望他能够在宁波的传统文化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稳定而“红正”的精神内核。希望他能够实践大于空想,懂得感恩,拥有责任感、爱国爱乡。
主持人:如何让传统文化更贴近当代孩子的兴趣?
吴优妈妈:把传统文化变成“可触摸的游乐场”,像这次研学,孩子们在棠岙村尝试了古法造纸,在慈城年糕馆亲手包了年糕饺。当孩子觉得这个好玩,回到家兴致勃勃地给我讲造纸过程,传统文化就真正地走进了他的心里,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曾艺宸妈妈:我觉得首先要培养他的文化自信,对宁波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加强他的民族自豪感,从兴趣着手,引导他去主动了解传统文化。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在强迫他接受知识,而是让他主动去提问。比如研学课程里的港口卡牌乱阵环节,设置好框架,让他自己去寻找内容。
来源:未来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