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人,竟然搞定了亚马逊搞不定的生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9:18 2

摘要:我觉得,看再多的宏观报告,分析再多的市场数据,可能都比不上我们去看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案例。尤其是,去看那些已经冲在一线的中国企业,到底做得怎么样。他们的经验,最值得我们学习,也最适合我们学习。

很多人都在问,出海非洲,到底能不能成?

我觉得,看再多的宏观报告,分析再多的市场数据,可能都比不上我们去看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案例。尤其是,去看那些已经冲在一线的中国企业,到底做得怎么样。他们的经验,最值得我们学习,也最适合我们学习。

为什么?因为他们就是中国人,他们踩过的坑,我们可能会遇到,他们总结出来的方法,我们可能拿来就能用。

举个例子。这次在非洲,我有幸参访了一家非常厉害的企业,叫Kilimall。它的创始人杨涛,一位 前华为工程师,十一 年前,他几乎是单枪匹马来到这片大陆,创办了Kilimall。

现在,整个东非 ,真正有 规模的电商平台,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基本上就是两个主要玩家在牌桌上,而Kilimall正是其中之一。

目前它已经服务超过1000万注册用户,年度活跃用户超过720万,复购率超过了50%。这就很有意思了。

在一个连电商巨头亚马逊都搞不定的市场,一个中国老板,凭什么能做到?

今天,我试着与你分享。

一块二手屏幕,中国卖270,非洲卖3000

故事,要从2012年的非洲说起。

杨涛被华为外派到了非洲 。当时,杨涛的一位同事,为了布置新办公室,需要买一块投影仪屏幕。这在中国,算不得什么大事。你可能在上班的路上,用手机打开淘宝或京东,在屏幕上点几下,确认支付。等你下班回家,一个崭新的包裹,可能就已经静静地躺在门口了。

但在非洲呢?买到 想要的东西要复 杂得多。

他们先去了当地人最常去的集市。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充满了浓郁的本地特色。鲜艳的手工布匹、精巧的木雕、闪亮的铜器,应有尽有。但就是找不到他们需要的屏幕。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转向下一个选择:为数不多的现代化超市。这一次,为了买那块投影仪屏幕,他们几乎跑遍了城里所有的超市。最后,终于找到了。

当杨涛看到价格标签的那一刻,还是被惊得瞠目结舌。一块不知道被转了多少手的二手屏幕,售价折合人民币,超过3000元。什么概念?在中国,一块全新的、技术更加同类产品,零售价仅仅是270元。

还有一次,杨涛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超市买雨伞。满怀期待地走到货架前,结果发现,整个货架上,只有孤零零的一种选择。爱买不买。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来到这里,我发现这里明明很穷,人均GDP只有两千多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均GDP是1.3万美元。但东西却很贵,为什么会这样?两个原因。第一,当地的工业化不发达,很多东西都需要从海外采购。所以,价格就贵。第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运输成本比较高。

东西很贵,选择又很少。这种体验,真的特别糟糕。

所以,杨涛动了念头:能不能创立一个电商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看,真正创业的出发点,可能不是我能做什么,也不是市场流行什么,而是这里的人们,被一个什么巨大的、悬而未决的、令人痛苦的问题所困扰?

杨涛,决定辞职,留在非洲,创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Kilimall创始人:杨涛)

在肯尼亚,建了12000个“菜鸟驿站”

理想,是用来仰望的,但创业,却是用来俯身前行的。 创业的残酷,从第一天开始,就无比具体。Kilimall的平台上线大约一周后,终于迎来了第一笔订单:一位印度裔客户,在网上下单,买了一个小小的蓝牙音箱。

这让整个创始团队兴奋得像孩子一样,几个人亲自开着车,穿过拥堵的街道,把这个小小的蓝牙音响,像珍宝一样,送到了客户手上。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个网站上购物。订单,像雪片一样,源源不断地涌来。

但是新的,也是更严峻的难题,很快就出现了:物流。

当他们把越来越多的包裹交给当地的物流公司时,对方总会问一个让他们所有人都感到头疼,甚至无法回答的问题:“OK,你要送到哪里?”

送到哪里?这不是很简单吗?送到客户下单时留的地址上啊。可是,问题就在于,在非洲的大部分地区,根本就没有标准化的地址系统,没有门牌号。人们描述一个地方,可能会这样说,“嘿,我家就在那颗最大的猴面包树旁边”,或者“你找到那个红色屋顶的教堂了吗?我就在它后面第三排房子的左边第二间”。

你让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快递员,怎么去执行这样指令?怎么办?

你有再好的东西,再便宜的价格,但如果东西送不到用户手里,一切都是零。是绕开这个问题,只做少数有明确地址的中心城区业务?还是直面它,解决它?

他们想到了中国的经验:菜鸟驿站。它的核心逻辑是:不必执着于一定要把包裹送到每一扇紧闭的门前,而是送到社区里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确定的“点”,比如楼下的便利店,小区的门口,然后用一条短信通知用户,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去取。

这个模式,能不能搬到非洲来?说干就干。

Kilimall的团队,开始像“地推铁军”一样,在肯尼亚的各个城市,乡镇,大规模地建立自己的线下自提点网络。他们找到那些遍布城乡的小卖部、书店、文具店,甚至是手机维修店,跟老板们谈合作。成为合作伙伴后,包裹集中送到这里,客户来取货,可以按单分佣金。

对这些小店主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这不仅是一份额外的收入,每天来来往往取货的人流,还能给他们的小店带来更多的曝光和潜在的生意 。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自提点,像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被撒播在肯尼亚的土地上,然后生根、发芽。

现在,Kilimall已经有了12000个“KiliShop”自提点。覆盖了肯尼亚100%的县城,80%的人口。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他们还做了两件事:

1. 建立双仓模式

先在广州建了一个大仓库,叫集货仓,把中国各地的货物集中到广州。然后呢?在肯尼亚这边,他们也建了一个中央仓库。消费者下单后,直接从中央仓库发货。这样一来,他们 24小时发货率做到了99.95%

2. 做尾程运输

对于跨城市的“干线运输”,他们选择和本地最成熟、规模最大的物流服务商合作,不重复造轮子。但是在最关键,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又坚持自建骑手团队,最大化地掌控了物流时效和服务质量。

(图片来源于:Kilimall)

现在,如果你在肯尼亚用Kilimall买东西,最晚第二天就能收到。就这样,Kilimall用一个所有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流网络,把自己牢牢地“钉”在了非洲的土地上。但是光把“身子”扎进来还不够,你还得让自己的“心”也变成一颗本地的心。

肯尼亚消费者都觉得它是本地公司

如果你在肯尼亚的街头,随机问一个本地人,知不知道Kilimall?他大概率会告诉你:“知道啊,那是我们肯尼亚自己的电商公司。”甚至,他们会把另一个电商平台Jumia,看作是“外来的”国际品牌。

太有意思了,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公司,为什么会被本地人,如此发自内心的认同为“国货”?

答案是:本地化。

首先,是起名字。“Kilimall”这个名字,来源于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Kilimanjaro) 。 在当地,“Kili”本身就意味着“顶峰、极致”,有很多街道、部落,名字前面都有“Kili”这两个字。起这个名字,一下子就拉近了和本地消费者的心理距离。

其次,是雇员工。在Kilimall, 绝大部分员工都是本地人, 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万个工作岗位。

用本地人没错,可这么多本地员工,他们有着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思维习惯,平时要怎么管理? Kilimall,选择了一条更难,但可能也更正确的路:以人为本。

把仓库的钥匙,交给肯尼亚人

在Kilimall位于内罗毕的巨大海外仓里,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包裹在这里被分拣、打包、流转。但是,如果你有机会走进这个仓库,你会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整个仓库,从主管到一线员工,没有一个中国人。

甚至,每天早上,负责打开仓库厚重大门的那串钥匙,也就掌握在本地员工的手里。

这意味着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它传递出的信息是:这里就是你们的公司。我们是真正的伙伴。

并且,平时还要严格遵守本地劳动法,把它作为公司运营的“底线”,而非“上限”。绝不强迫加班。如果因为业务需要加班,加班费一定按照法律规定,给足,甚至给得更多。充分尊重员工的宗教信仰和节假日安排。这背后,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尊重。

当然,光有尊重和信任,可能还不够,商业世界,毕竟要面对复杂的人性。

在非洲做零售,有一个所有从业者都绕不开的难题:内部偷盗。Kilimall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答案是:靠法律。

一旦发现员工有偷盗行为,并且证据确凿,Kilimall会立刻启发法律程序。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一起上。你可能会问,为了几件商品,有必要这么严重吗?有。因为当地人,尤其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刑事案底”。为什么?

在肯尼亚有了刑事诉讼之后,就会有档案记录,这辈子就别想当公务员了。而且也很难进入那些优秀的大型企业。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威慑。

真正的出海,不是在墙上刷几句本地语言的标语就够了的,而是要真正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则,理解这里的人,到底在乎什么,又敬畏什么。

不做“狮子”,而是要变成“草原”

什么意思?

很多外部来的企业,它们的行为模式,像一头闯入森林的“狮子”。它们很强大,很凶猛,凭借着资本和技术优势,冲进一片市场,抢夺资源,吃掉弱小的本地企业,试图占山为王。结果呢?很可能会引发当地人强烈的不安, 进而被抵制 。

但Kilimall不想做一头“狮子”,它要做的,是一片“草原”。这有什么区别?狮子是来抢生意的,它信奉的是零和博弈。而草原,是来赋能本地人的。

比如,为超过10000个本地商家,提供在线销售平台和免费的电商培训。 帮助他们在电商时代也有一席之地。

比如,建设KiliShop自提点。 把星罗棋布的夫妻老婆店,变成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利益共同体,为他们带去了新的收入来源。

比如,只做尾程运输。 不跟本地的物流公司抢生意,只送“最后一公里”。

在Kilimall的公司使命里,有这样一句话叫:共创中非美好生活。

坦白说,听到这里,我有些感动。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死我活的残酷厮杀或者无休止的内卷,携手合作,也能共赢。

还是那句话,你能成功,一定是因为,有很多人,都发自内心地希望你能成功。

结语

好了,Kilimall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所以,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公司,是怎么在非洲这片独特的土地上,做成了连电商巨头亚马逊都搞不定的生意的?

答案本身其实并不复杂,核心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虽然听起来简单,但你会发现很多人在出海时并非如此。很多人一来非洲,看到是巨大的人口红利,是等待收割的市场,有很多想法,也准备大干一场。但很快发现,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不行,人才短缺,政策变来变去等等。他们就会想,算了,于是,退缩了,也放弃了。

但是,如果没有任何问题,那还需要你来做什么呢?创业的本质不就是解决问题吗?正是因为你解决了问题,你才能赚到钱。这个问题是大还是小,解决起来是困难还是容易,决定了你能赚多少钱。

我们常常说,要去寻找机会。但这个时代,也许从不缺少机会,缺少的是那种敢于直面问题、并亲手解决问题的勇气。

是啊,风浪越大,鱼越贵。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的“好地方”。所谓的好地方,不过是有人愿意在“烂地方”,种下一棵又一棵的树。

祝你,也能找到那片属于你的,问题丛生的土地。

来源:金钱猎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