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我在门诊里见过不少肝癌患者,说实话,肝癌这种病,等到真正被发现,往往已经到中晚期了。
前段时间看到哈工大的一项解剖研究,把200名死于肝癌的患者尸体进行了系统解剖分析,结果让我这个行医二十多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发现,很多患肝癌的人身上有几个惊人一致的坏习惯。
这些习惯,不是突然而来的噩耗,而是日积月累,一点点把肝脏推向毁灭的深渊。
我们就从这几个“坏习惯”说起吧,不绕弯子,直接讲重点。
第一个习惯,是长期酗酒。
这个基本上不用多解释,但我得说点你可能不知道的。
酒精进到身体里,90%以上是由肝脏代谢。这个过程会产生一种叫乙醛的物质,它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
反复地损伤、修复,久而久之,肝细胞就出问题了,开始纤维化、硬化,最后诱发癌变。
我曾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出租车司机,平常看着人挺结实,话也多,待人特热情。
他有个习惯,晚上下班喜欢喝点儿,说是解乏,一天不来点就心里不踏实。查出来肝癌的时候,他自己也懵了。
他说他只是“喝点儿”,可你知道吗?每天小半斤白酒,10年下来,肝早就不堪重负了。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不觉得自己“酗酒”。他们觉得只有那种天天烂醉如泥的人才算喝多了。
可事实上,长期、规律地摄入酒精,哪怕每天一点点,只要年头够长,对肝脏的伤害就已经不可逆了。
第二个习惯,是乱吃药、滥用保健品。
很多人一感冒发烧就自己去药店抓药,止痛片、退烧药、抗生素一把一把地吃。
还有一些中年人,开始注重“养生”,各种保健品,尤其是来路不明的中草药制剂,一口气吃好几种。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40岁的企业高管,身体检查出了轻度脂肪肝,听人说某种“护肝片”效果好,就一口气买了五六种保健品,每天按时吃,像吃饭一样规律。三年后查出肝癌,已经转移。
他问我是不是因为工作太累,其实我心里清楚,他那几种保健品里,有两种根本没通过正规的药品审批,有一款甚至含有肝毒性成分。
我们医生常说,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它不像心脏疼得你受不了,也不像胃肠会呕吐腹泻。它受了伤,大多数时候是没症状的。
等你发现问题,往往已经是大问题了。
第三个习惯,是熬夜、作息紊乱。
现在很多年轻人熬夜打游戏、刷视频、加班赶项目,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可你知道吗?肝脏在晚上11点到凌晨2点之间,是自我修复最活跃的时间段。
如果你总是在这个时候还在用脑、用眼、吃东西,肝脏根本没机会“喘口气”。
我有个同事的弟弟,30出头,程序员,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也挺自律的,就是长期熬夜写代码。
突然有一天黄疸、乏力、体重骤减,检查结果是肝癌,而且是进展特别快的一种。他自己也很难接受,说自己没什么不良嗜好。
可是,长期打乱生物钟,对肝脏的慢性损伤是实打实的。
第四个习惯,是爱吃发霉、腌制的食物。
这个在我们这个饮食文化丰富的国家尤其常见。像发霉的花生、玉米、腌制的咸鱼、腊肉,这些食物里含有一种叫黄曲霉毒素的物质。
这个毒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对肝脏的伤害极其强烈。
我小时候生活在南方农村,家里粮仓防潮条件差,经常会有发霉的玉米。
我记得村里有一家三兄弟,全都在40多岁时陆续查出肝癌。后来我们当地疾控部门去调查,发现他们家常年吃自家储存的玉米,而这些玉米在潮湿季节里基本都发霉了。
他们并不知道黄曲霉毒素的存在,觉得炒一炒就没事了,但其实那玩意一旦产生,是高温都破坏不了的。
所以每次我跟患者聊到饮食,我都会特别强调一点:食物一旦发霉,千万别心疼,直接扔掉。
你省下的不是钱,是命。
第五个习惯,是不重视乙肝、丙肝的管理。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大约有七千多万人携带乙肝病毒。
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就算知道了,也不去定期复查或者接受规范治疗。
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患者。有个四十多岁的中学老师,多年前体检发现乙肝大三阳,他觉得自己没症状,就没当回事,也没吃药。十年后查出肝硬化,再后来就发展成肝癌。
他特别后悔,说如果早点控制病毒复制,可能就不会这么严重。
乙肝病毒并不是“静静躺着”的病毒,它会不断攻击肝细胞,反复引起炎症反应,慢性炎症是癌变的温床。丙肝也是类似的机制,只不过传播途径不同。
现在乙肝有很好的抗病毒药物,丙肝甚至可以完全治愈,关键是你得重视,得主动去管它。
第六个习惯,是忽视体检、忽略早期信号。
肝癌早期的症状非常不典型,什么乏力、食欲差、右上腹隐痛,这些症状太常见了,很多人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一旦这些症状持续时间长,就必须警惕。
我去年见过一个年轻妈妈,带孩子太辛苦,老说自己没劲、饭量小,我建议她做个彩超和甲胎蛋白检查,她一开始觉得没必要。后来检查出来,右肝有个2.5厘米的结节,好在发现得早,做了射频消融加口服靶向药,治疗效果不错。
如果她再拖半年,后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总说“早发现、早治疗”,可现实中,很多人连最基本的体检都不做。
尤其是那些有乙肝家族史、长期饮酒、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一次肝脏彩超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是保命的基本操作。
说到底,肝癌不是突然从天而降的病,它是生活方式一步步“养”出来的病。上面这些习惯,看似平常,但都是慢性杀伤力极强的行为。
它们像是水滴石穿,一天天侵蚀着肝脏,等你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我常常在门诊里跟病人说一句话:你对肝脏有多好,它就能撑你多久。
肝脏是个特别能忍的器官,它能忍酒、忍毒、忍熬夜,但它一旦“翻脸”,留给你的选择就少之又少了。
所以啊,别等身体敲警钟的时候才重视。
从今天开始,少喝点、早点睡、别乱吃药、注意饮食安全、重视病毒性肝炎管理、定期查体,这些事看起来简单,却真的是能救命的事。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乙肝防治指南》2022版.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诊疗规范(2022年版)》.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曲霉毒素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估报告》2021年.
来源:健康之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