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在身体任何部位的神经节复制繁殖,如头、颈、胸、腰、四肢,腰部只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患处常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
万物生长的春季
病毒也在暗处悄然复苏
“带状疱疹”又称“蛇缠腰”
在50岁以上群体中发病率高达千分之六
一旦发作连呼吸都痛
临床表现
患处皮肤皮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中线。
高发部位
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在身体任何部位的神经节复制繁殖,如头、颈、胸、腰、四肢, 腰部只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患处常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
除常见的皮肤型带状疱疹外,还有许多特殊类型,比如眼周、耳周的带状疱疹,还有一部分被称为播散型的带状疱疹。
疼痛表现
疼痛的性质多为 跳痛、浅表性刺痛、烧灼感,伴有皮肤痛觉过敏或痛觉异常,疼痛可与疱疹同时或早于疱疹出现。如果疼痛在疱疹消失后仍然存在,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就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50岁以上的人
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 50岁后患带状疱疹风险显著增加。85岁未接种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达50%。
合并慢性疾病的人
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疾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高于非慢性疾病人群。
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带状疱疹急性期及发病1个月时疼痛强度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
免疫力低下的人
指的是先天性/获得性疾病或相关治疗引起的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状态。
许多疾病和治疗均会造成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如类风湿关节炎、使用JAK抑制剂等。
很多年轻人也患上了带状疱疹,这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造成的免疫力低下有关。
抗病毒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服用阿昔洛韦分散片、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溴夫定等药物治疗,能够缩短病程周期。
糖皮质激素。对于皮疹以及疼痛较为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龙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抗免疫、抗炎的作用。
镇痛治疗。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止痛。
微创介入治疗。微创介入作为疼痛科核心技术,是药物疗效不足时的最佳选择。
带状疱疹一旦感染,终身携带
预防的关键
一是要注意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另一个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就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
·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