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现“巨鼠”,长超1米重达20斤,两对大黄门牙根本不怕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7:00 1

摘要:提到老鼠,大家想必想到的都是毛色黑棕灰,还发出“吱吱吱”叫声的小老鼠,又或是南方那边体型稍大的大老鼠。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提到老鼠,大家想必想到的都是毛色黑棕灰,还发出“吱吱吱”叫声的小老鼠,又或是南方那边体型稍大的大老鼠。

但上海这次出现的老鼠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可以称得上“巨鼠”,且不仅在上海,还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发现。

但其实这个巨型家伙并不是老鼠,而是来自南美洲的河狸鼠。

«——【·“毁坝高手”河狸鼠·】——»

河狸鼠又被称为海狸鼠,河狸鼠科河狸鼠属动物,它们一般体型都非常的大,体长可超过1米,身体呈现出一个拱形。

它背部的毛十分浓密,由软毛和粗针毛共同组成,整体呈现出深灰色和黄褐色,不过它尾部的毛则比较稀疏。

与普通老鼠不同的是,河狸鼠不但体积大,还有两对特别令人瞩目的大门牙,牙齿的颜色还是橙黄色,极其亮眼。

河狸鼠原产自南美洲的中南部,但现如今在中国多个地区也有分布,东北、华北、四川、上海、江苏等地区均有发现。

它们特别喜欢栖息在溪流、湖泊、沼泽一带,特别喜欢在岸边挖洞当做自己的巢穴,而且它们的这个洞还非常的不一般。

一般来说挖洞要不就是在水下,要不就是在水上,而河狸鼠不一样,它的洞口,是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

它们主要是吃一些植物的根茎叶,或者是一些软体动物,听觉十分灵敏,但视觉和嗅觉比较差,很容易被天敌抓住。

不过河狸鼠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栖息地会根据河流、水位、季节等原因更换,所以它们就会经常打洞。

但它们打的洞对于河坝的防洪设施来说却极具威胁性,是一个妥妥的“毁坝高手”。

河狸鼠的洞口一般在20-30cm,要不然它这肥硕的身躯是挤不进去的,并且这家伙特别不爱筑巢,就喜欢到处挖洞。

它们挖出的洞还极为复杂蜿蜒,长度时候能到10多米长,深度也能到6米深,周围50米都有可能是它的栖息地洞穴。

这就导致附近的河坝被河狸鼠破坏的十分严重,导致地基不稳,防洪泄洪效果变差,存在极大地隐患。

这个大家伙不仅是毁坝高手,还属于是外来入侵物种,经常破坏农作物,并且具有传播感染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传播疾病,危害农业生产·】——»

河狸鼠并不是我国原有的生物物种,因为它的皮毛浓密而又实厚,所以就被当做皮毛兽引入国内进行饲养。

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一场养殖热潮,河狸鼠被大量引入,但是由于缺乏管理,不懂得如何饲养,导致河狸鼠养殖业一落千丈。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河狸鼠都是被弃养或者逃逸出来的,并且可以明显的发现它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

河狸鼠本身就携带多种病毒和疾病,还经常在野外与其他有病菌物种共同生存,容易传染和传播各种疾病,造成极大地健康威胁。

这群家伙特别喜欢啃食农作物,上海市的很多农户就因为它深受其害,种植的作物遭到大肆的破坏。

上海松江区叶榭镇兴达村的莲藕种植户蒋其信表示,自己种了100亩的莲藕,被这群河狸鼠折腾的不行。

春天的时候吃藕的芽,秋冬天莲藕成熟了就吃莲藕,就算弄了栅栏把池塘围起来它们也能钻进去,大量的莲藕被破坏,导致产量骤减。

还有很多村民也有同样的困扰,上海市金山区部分村庄里也到处流窜着这“大老鼠”,啃食村民种植的农作物和蔬菜。

“它们通常晚上七八点出来活动,专挑嫩的吃。你看,这片地的菜心都被它们啃光了,等于白种,收成要少很多。”

“我好不容易种的青菜,一夜之间被它们吃得干干净净。它们还挑食,萝卜、韭菜、大蒜都不吃!”

这都是村民们对河狸鼠的控诉,这家伙不但好吃,还专门挑好的、香的吃,甚至还在田埂那里打洞,简直不要太气人。

河狸鼠因为是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境内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天敌,不存在食物链的威胁,导致它们的群体越来越庞大。

它们去过的地方,生存过的水源,啃食过的作物蔬菜都有携带病菌危险,人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接触就极有可能被感染。

加上河狸鼠的繁殖能力非常的强大,成年后的河狸鼠一年可以生2胎,两年还有可能生5胎,一胎就能生6-14个崽,多吓人啊!

可能大家会想到能不能像小龙虾一样通过吃来消灭河狸鼠这种生物呢?但其实是不可行的,大家也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除了河狸鼠,我国还有很多外国的入侵物种,有些是作为益类生物在我国生长生存,但有些却像河狸鼠一样极大的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其中就包括大家所熟知的福寿螺。

«——【·田螺与福寿螺傻傻分不清·】——»

我们都知道螺是个好东西,被做成各种美味的食物端上人们的餐桌,但是大家在食用螺的时候一定要认清吃的到底是什么螺。

田螺是可以吃的,而福寿螺虽然可以吃但尽量不吃,就算吃也一定要将它彻底做熟,千万不要生吃或者半生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福寿螺是原产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被引入我国,但其味道并不好吃被大量遗弃。

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大肆在野外繁殖生存,入侵我国多个河流领域,它们喜欢生活在河田水沟里,啃食农作物和植物。

并且它们身体里携带多种病菌和寄生虫,生吃或半生吃会感染脑膜炎,出现头痛发热、肌肉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老年痴呆或者死亡。

那么我们吃螺的时候又该怎么区分田螺和福寿螺呢?

首先,福寿螺的大小比田螺要大,壳也比较厚,颜色是那种比较黑比较黄的,内壳里的肉颜色比较浅。

而田螺的比较小一些,壳比较薄,底部比较尖,螺的口也比较小,外壳颜色是青褐色,里面内部的肉也是青褐色。

所以大家在吃螺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辨,最好不要吃福寿螺,就算吃也一定一定要将其彻底煮熟,千万不要生吃和半生吃。

«——【·结语·】——»

综上所述,河狸鼠作为一种入侵物种出现在我国多个地区,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信我国对于河狸鼠的遏制会做出更加全面的措施,及时的对其进行管控,同时也要提醒大家,不要随意的引进外来物种,更不要随意放生和丢弃。

参考

澎湃:上海多地惊现“大老鼠”!坑苦种植户,还有传染疾病风险 2022-12-01

光明网:上海多地频繁出没!像巨型老鼠,根本不怕人,还可能传播疾病 2025-02-12

光明网:这种螺千万别吃!有人因此得脑膜炎,留下后遗症! 2025-03-31

来源:面包夹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