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上旬,成都市武侯区机投桥街道万寿桥社区成通小区迎来一场温暖的“蜕变”——这个始建于1987年的老旧小区,通过“微网实格”治理模式推进适老化改造,让困扰居民多年的“上下楼难题”迎刃而解,将居民的“微心愿”转化为家门口的“大幸福”。
9月上旬,成都市武侯区机投桥街道万寿桥社区成通小区迎来一场温暖的“蜕变”——这个始建于1987年的老旧小区,通过“微网实格”治理模式推进适老化改造,让困扰居民多年的“上下楼难题”迎刃而解,将居民的“微心愿”转化为家门口的“大幸福”。
老旧小区痛点:爬楼难成高龄居民“心头坎”
据悉,成通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未安装电梯,一楼入口处缺乏扶手支撑。随着时间流逝,高龄居民日益增多,每天攀爬楼梯成了“挑战”。“每次上楼都要扶着墙歇好几次,下雨天更怕摔跤。”80岁的李奶奶道出众多老人的心声。楼道安全隐患与出行困难,成为居民迫切渴望解决的“痛点”。
面对居民需求,成通小区微网格长们迅速行动,以“微网实格”为抓手,创新推出“统一申报、统一宣传、统一签约、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五个统一”工作机制,打破传统“零散改造”模式,实现整体推进、系统治理。
微网格长章文牵头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时间节点与任务分工,确保项目“有据可依、稳步推进”。微网格长团队分组入户,一人展示改造效果图,一人演示投票流程,用“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让居民明白项目意义。居民王阿姨感慨:“原来扶手长这样!我们投票也放心啦!”
通过社区引荐,微网格长多方比选施工方,并邀请律师审核合同条款,明确施工要求与工期,将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微网格长化身“监督员”与“协调员”:严格检查扶手材质,协助传播施工通告,协调解决用电难题,雨天及时通知住户……“我们既要保证质量,也要让居民少操心。”章文说。项目完工后,微网格长联合社区、施工方进行全面验收,确保每一处扶手安装牢固、符合标准,为老人出行安全“上保险”。
改造显成效:扶手“托起”幸福 治理激发活力
如今,成通小区每栋单元楼的一楼入口处都装上了崭新的扶手,蜿蜒的“橙色脉络”成为小区温暖的风景线。居民们由衷点赞:“扶手装到心坎上了,现在出门踏实多了!”适老化改造解决了出行难题,更激发了社区治理的“乘数效应”——通过“五个统一”居民参与度显著提升,施工周期缩短30%,矛盾发生率降为零,社区凝聚力空前增强。
“‘微网实格’让社区听到居民的‘微心愿’,‘五个统一’则让这些心愿落地生根。”万寿桥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为老旧小区适老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更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未来,社区将继续以“微网实格”为纽带,聚焦居民需求,让更多“微心愿”绽放为幸福生活的“繁花”让民生温度触手可及。
华西社区报记者 沈悦 摄影报道
来源:民生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