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月31日,我省名校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简称省镇江一中)联合中共镇江市委党校、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新报告厅隆重举行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仪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月31日,我省名校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简称省镇江一中)联合中共镇江市委党校、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新报告厅隆重举行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仪式。
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该市“1+2+4+N”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共同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是省镇江一中党建引领和思政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在该校建设江苏省高品质高中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学院
颁发证书
授旗
成立仪式汇聚政校社多方力量,镇江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镇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科文,中共镇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镇江市行政学院副院长朱定明,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凌继堂,镇江市考核办副主任薛松,镇江市社科联副主席夏学斌,团市委副书记蒋蒙等领导出席。
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郭昭昭、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总经理倪蓉等学术文化界代表共襄盛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员校代表——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赵国强、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党支部书记陶静,以及高一年级家委会代表和首期学员家长代表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揭牌
赠书
讲解
聆听
仪式由校团委书记、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余志武主持。
校党委书记、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铁俊在致辞中系统阐释建设方略,强调将构建“理论筑基-实践淬炼-文化浸润”三维育人体系,整合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镇江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等各部门领导共同为学院揭牌。鎏金院牌映照信仰之光,标志着该市思政教育协同创新进入新阶段。
授课
现场
现场,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陆建根为朱定明、郭昭昭两位专家颁发名誉院长聘书,构建起“高校智库+地方党校+基础教育”三位一体的专家指导体系。中共镇江市委党校和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同步捐赠经典理论著作,搭建起青年理论武装的“精神粮仓”。
授旗仪式上,学院执行院长、省镇江一中副校长程志军将鲜红旗帜授予首届学员代表,寓意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学员代表朱立舟以“铸魂·砺志·力行”为主题庄严宣誓,全体学员齐诵《信仰的力量》,用青春强音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乐章。
参观
全新打造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场馆集理论研习、经典品读、实践展示于一体,配备数字化学习系统和红色文献专区。领导嘉宾实地考察后高度评价,认为其“既有理论高度又接时代地气,开创了沉浸式思政教育新范式”。
首场专题讲座由江苏省首批党课名师培养对象、江苏省思政课教指委委员、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郭昭昭教授开讲。他以“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章程》”为脉络,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图谱。学员们在经典与现实的对标中深化理论认知,纷纷表示要“以真理之光照亮青春航程”。
校方表示,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实践,更是基础教育领域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学院将秉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初心,持续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努力培养更多政治坚定、理论扎实、本领过硬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通讯员 张文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了,在校领导的致辞发言中,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创新发展。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根据青年学生的认知层次来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集马克思主义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于一身的学习理论研究。学院的成立让我校师生凝聚共识,对祖国和自身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期许。
朱虹(高一12班)
“我所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间的真理。”百年前革命先辈的铮铮誓言仍萦绕在脑海,那么,我们这一代的信仰又源于何处,如何建立?我想这场开班仪式给了我们答案。我们看到哲人的目光透过时空的阻隔,如火炬照亮每个人的生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马克思主义已在当代青年心中播下理想与信念的火种。让青年们摆脱冷气,各做各的一份事,愿以身为烛,点亮世界——一个终将属于无产者的世界。让我们都能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们为榜样,让个人命运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梦注入青春动能。
季笑舒(高一9班)
非常荣幸能作为首期学员代表,在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仪式上担任诗朗诵的领诵人。当得知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时,我的内心满是激动与期待。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思想境界的宝贵契机。随着朗诵,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愈发深刻。每一句饱含深情的诗句,都让我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的伟大力量。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到无数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不懈奋斗,这其中的艰辛与辉煌让我心潮澎湃。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同一座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准方向。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力量的传承。
殷燕(高一1班)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