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芳草百味》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打造,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提供学术支持,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广州新闻电台FM962(逢周六日下午12:30分)《周末健康课堂》推送。
《芳草百味》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打造,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提供学术支持,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广州新闻电台FM962(逢周六日下午12:30分)《周末健康课堂》推送。
本期主讲人
主持人
黄裕鹏:香砂养胃丸相信好多人都听过,里面的“香砂”其实是中药木香和砂仁的合称。碰巧的是,民间也有一味叫“香砂”的药材,那究竟是何方神圣呢?本期的《芳草百味》鹏鹏就请来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的谢鸣坤药师带大家就一起认识下这味“民间香砂”。
药师
谢鸣坤: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市场或者超市卖香料的地方看到一种标注“砂仁”的小果实,但样子和医院或药店买到的中药砂仁不大一样的,其表面有十数条纵棱,像个小灯笼。剥开可以看到一团排列疏松的白色种子,有淡淡的香气。这,在贵州、云南、四川、福建等地就被称为“香砂”或“土砂仁”,其学名为艳山姜。
在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中记载,药用的艳山姜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新鲜或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阴干。其性温,味辛、涩。归心、胃、大肠经。有温中燥湿,行气止痛,截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腹冷痛,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疟疾等。
日常艳山姜可作香料使用,是一些卤料、火锅底料的常客。在一些地区也会作为地方习用药,但若充当正品砂仁入药用则可能被当做伪品,网络搜索砂仁图片也能发现不少为艳山姜,大家要注意甄别。
虽然艳山姜果实广州街坊用得少,但艳山姜植物大家见得还真不少。在一些公园、绿道、校园等的绿化带中,可以看到一些叶子长披针形的姜科植物,春末夏初时,白色、顶端带点粉色的花苞成串地垂下来,花绽开后里面成黄色带点红色斑纹,花香四溢。每年七到九月果实由绿转红,像极了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植株之上。
植物艳山姜亚属家族庞大,有艳山姜、大花山姜、海南山姜、疏花山姜等等,植株都很相似,但大多花序为直立,与艳山姜的下垂花序能大概区分开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见到的艳山姜可能叶子是黄绿相间的,这种叫花叶艳山姜,是艳山姜的栽培变种,更具园林观赏性。其叶子、花瓣所含的挥发性有机物大部分也是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的。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