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新泰市融媒体中心着力推动媒体融合生产传播,建立“一键通发、二次传播”机制,“策采编审发”规范高效,实现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发布、多平台互动,通过媒体融合融聚正能量、融出大流量。
近年来,新泰市融媒体中心着力推动媒体融合生产传播,建立“一键通发、二次传播”机制,“策采编审发”规范高效,实现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发布、多平台互动,通过媒体融合融聚正能量、融出大流量。
创作精品稿件。对新闻内容生产方式等关键环节进行革新,每月策划宣传重点,每周制定采访计划,把更多的镜头和版面聚集经济建设、聚集基层群众、聚焦先模人物,去年以来,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各平台开设37个专题专栏,发布信息4.5万余条。加强与央视、山东卫视、大众网、齐鲁网等上级主流媒体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去年以来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稿2100余条,其中,3条稿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省台《新闻联播》对新泰绿色转型、起重小镇、政务服务等做了长篇报道。重点策划的《“一喷多促”促秋粮作物壮苗稳长》等选题在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天下财经》等栏目集中播出,对上宣传实现新突破。
建强服务平台。着力提高“掌上新泰”APP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将其打造成最具权威性、最具公信力的新闻发布平台,下载量达到55万。全市20个乡镇街道、71个部门单位开通掌上新泰“政务号”,880个村居社区入住“智慧社区”栏目,每日个性化发布信息130余条。在掌上新泰增设查询服务、办事预约、证照办理等民生项目112个,实现了更多事项“掌上办”。与文明实践工作融合,通过手机端进行注册登记、活动发布、时长录入,实现了志愿服务等工作的规范化运行。围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组织先进事迹展示,围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举办知识问答,“爱祖国爱家乡”知识竞赛参赛人数11.8万人,燃气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参与市民群众8.6万人。
做大融媒账号。对10个新媒体账号明确专人运营管理,做好内容更新,持续推出优秀原创作品,积极打造传播矩阵。精耕短视频制作,用正能量赢得大流量,打造“爆款”产品,创作的《全国诚信之星李学武》《早安 一起吃早餐》《一男子晨跑突发疾病 众人接力救援》等作品点击量超过300万次。通过专人运营、账号关联、热点链接、数量增发、精选细做等手段,粉丝量、转评赞数量、传播力大幅增加,“新泰融媒”微信号,粉丝量达到47万,日均信息浏览量超3万。2025年1月,“新泰融媒”微信号荣登全国县级媒体微信百强榜第26位,微博进入全国百强榜第14位,抖音号进入全国百强榜第92位。
建立直播阵地。运用融媒体平台策划实施的 “庆七一大会”网络直播在线收看9.6人,“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在线收看15.2万人。“全国象棋大师公开赛”“市直机关篮球赛”“山旮旯里的红色村晚”等40多场网络直播,形成了主题宣传的强大舆论场。建成网红孵化基地,开展“平阳优选500达人”培训活动,对农特产品、节庆活动、美食资源等进行包装宣传。去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助农直播带货”活动30余场,线上访问量超60万人次,为推动乡村振兴做出了媒体贡献。
拓宽增收渠道。开展网络直播、电商经营活动,实施“直播带货500达人行动”,建成“网红”孵化基地,开拓“平阳优选 好物推荐”栏目,与10余家客商签约授牌。与中视云、省台少儿频道合作,打造融媒培训品牌,设立“新泰融媒艺术培训学校”,邀请上级专业人才授课,通过承办播音主持、诗歌朗诵、才艺展示、普通话考级等活动,增强培训学校的竞争力。承接重大节庆、体育赛事、商业演出等,参与“鸡王争霸赛”“国际跳棋赛”等40多场活动。全年营收 680 余万元。
完善运行机制。修订完善《编委会会议制度》《全媒体新闻采访工作流程》等采编播管理制度,确保各媒体发布平台协同推进。对融媒体产品实行“一键通发”,第一时间上传客户端、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形成全媒体宣传合力。采取专题培训、轮岗交流、考察学习等方式,去年培训业务骨干80余人次。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每月评选优秀短视频,每年表彰新闻宣传工作者30佳,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了内部活力。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