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金融业务流程的效率大幅提升。这场转型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迭代,本质是对金融的重新定义——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让金融服务从标准化的产品输出,转变为更具适应性的智慧生态。
导语:2024年浦发银行资产突破9.5万亿,净利润增长23%。
作者 | beyond
编辑 | 小白
清晨6点,浦发银行(600000.SH)数据中心已开启全天候运转,技术革新正悄然突破金融服务的效率边界。
通过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金融业务流程的效率大幅提升。这场转型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迭代,本质是对金融的重新定义——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让金融服务从标准化的产品输出,转变为更具适应性的智慧生态。
在行业面临息差压力与转型挑战的背景下,浦发银行为探索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3月29日,浦发银行发布了2024年财报,交出了一份“质量双升”的答卷:总资产规模突破9.5万亿元,全年实现营收1707.5亿元,归母净利润452.6亿元,同比增长23.3%,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基本面保持和巩固了全面向好的发展态势之外,浦发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亮眼。2024年,浦发银行的股价全年涨幅超过了60%,排在所有上市股份行第一位。
(来源:wind)
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浦发银行的“数智化”战略扮演着重要角色——技术不仅是报表中的成本项,更是驱动增长的核心变量。
当市场惊叹于其60%以上的股价涨幅时,更深层的逻辑已浮出水面:在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的交汇点上,浦发银行正通过数智化重构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
科技筑基:从技术创新到生态重构
浦发银行的“数智化”转型始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面对利率市场化深化与科技革命的双重挑战,构建了“1-5-5-5-4-3”战略体系:
以一个智能底座为支撑,聚焦科技、供应链、普惠、跨境、财资五大赛道,构建数字基建、数字产品等五数建设,打造客户经营、产品创新等五大体系,谋划区域、行业等四大策略,持续夯实组织保障、资源保障、政策保障三大保障体系。
(来源:浦发财报)
这一体系突破了传统银行的“产品中心”模式,转向“数据驱动、生态共建”的新范式。
为匹配战略落地,浦发银行完成组织架构的深度调整。
纵向穿透:建立“总行工作专班+重点分行+百家科技特色支行”的“双菱形”科技金融组织结构,实现战略穿透式管理。
横向协同:打破部门壁垒,整合集团银行、投行、资管等部门资源,形成“商行+投行+生态”一体化服务模式。
生态扩展:通过上海科创银行、浦银安盛、上海信托等子公司,构建覆盖股权投资、并购融资、跨境服务的综合化生态网络。
此外,浦发银行在昇腾服务器上完成DeepSeek-R1 671B千亿级大模型的部署,在股份制银行中率先实现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DeepSeek大模型的金融应用。
(来源:浦发财报)
数智赋能五大赛道: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
(一)科技+供应链:双涡轮驱动的增长引擎
2024年,浦发银行发布“浦科5+7+X”产品体系,服务科技型企业超7.1万户,超7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为公司客户。科技金融贷款规模为60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5%,科技金融贷款规模排名股份制银行首位。
(来源:浦发财报)
与此同时,全场景、全线上、全智能、全生态的“1+1+X”数智供应链体系架构搭建成型,“浦链通”数智供应链品牌正式发布,自建“浦链e融”供应链平台投产运营,系列供应链产品陆续创新落地。
2024年,浦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累计服务供应链核心客户3890户,较上年末增长133.8%;在线供应链业务量266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超2000亿元,增幅344.5%。
(来源:浦发财报)
通过“商行+投行+生态”一体化服务,浦发银行将供应链金融从单点授信升级为全链条价值创造,成为其资产质量优化与非息收入增长的关键引擎。
(二)普惠金融:场景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2024年,浦发银行深化大数据运用和科技赋能,系统性推进普惠经营体系重塑和数智化转型重建,持续扩大服务普惠小微客户覆盖面。
全年普惠两增口径贷款余额465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3.4亿元,增长10.3%。普惠客户数41.0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9.8万户,年增客户创历史新高。
(来源:浦发财报)
(三)跨境+财资:全球金融服务的特色优势
浦发银行以“特色跨境金融”为突破口,依托集团化、综合化的服务优势,以及离岸银行、自贸金融、境外分行和海外投行等多平台的协同优势,不断拓宽服务边界,打造“跨境+”服务生态圈。
2024年,跨境业务量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7%;跨境人民币融资余额1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公司跨境活跃客户数突破3.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
(来源:浦发财报)
在财资金融领域,聚焦个人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和服务,发挥集团理财、信托、基金等牌照优势,深化全市场优秀资管机构的合作,形成“浦发集团圈-浦发合作圈”共促共进的财富供给管理服务生态。
截至2024年末,浦发银行服务个人客户1.6亿户,其中月日均金融资产5万元以上客户达到441.4万户,增幅6.3%,客户结构持续向好。个人存款余额达到1550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01.6亿元,增长12.3%;管理的AUM个人金融资产余额3.88万亿元(含市值),当年净增1978亿元。
(来源:浦发财报)
经营成效:控成本,稳息差,夯实资产质量
2024年,浦发银行通过多维施策实现负债成本显著优化,协同运用结构性调控与市场化手段,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9个基点(bps)。
对公存款领域,通过建立客户分层定价机制,提升战略客户的结算存款留存率,从而带动对公存款付息率同比压缩21个基点;零售端则依托财富管理生态圈建设,扩大高净值客户AUM规模,促使零售存款付息率下降14个基点。
(来源:浦发财报)
面对资产端收益率行业性下行的挑战,一方面,提升高收益贷款在生息资产中占比;另一方面,全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交易能力,进一步盘活存量低收益资产,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数据来源:wind)
(来源:浦发财报)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建立从新投放监测到风险处置出清的全流程风险资产管理模式,浦发银行持续强化风险压降,资产质量稳步向好。
2024年,集团不良贷款率1.36%,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较近年来高点2.35%(2017年9月末)下降0.99个百分点,已实现不良贷款率连续5年下降。
截至2024年末,集团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实现拨备覆盖率持续上升,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显著提升。
浦发银行的数智化转型,本质上是一场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规模优先”到“价值优先”的认知革命。其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财务指标的改善,更在于构建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基因与生态能力。
未来,随着战略的二次跃迁,浦发银行有望从“金融服务的提供者”进化为“数字生态的构建者”,为中国银行业的转型提供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来源:市值风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