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Office/WPS,后有OnlyOffice,国产办公软件的另一张王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7:45 1

摘要:你平时选办公软件,是不是总纠结:该用Office、WPS,还是试试开源的?其实纠结半天,根本没抓着重点——问题不是选哪个工具,而是你没分清自己到底是“使用者”还是“创造者”。

你平时选办公软件,是不是总纠结:该用Office、WPS,还是试试开源的?其实纠结半天,根本没抓着重点——问题不是选哪个工具,而是你没分清自己到底是“使用者”还是“创造者”。

说白了,大多数人就是“使用者”,打开软件填填表格、写个文档,现有功能够用就行;但有些团队不一样,得搞贴合自己业务的系统,这就是“创造者”的需求。

现在办公软件市场早变了,悄悄分出来两条新赛道,跟我们以前选软件的思路完全不一样。

一、极客编码派:用代码“组装”你的专属Office

如果你或你的团队技术实力较强,喜欢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那么“第一赛道”可能更适合你。这一派系的典型代表,是像OnlyOffice这样的开源办公套件。

它看起来像Office,用起来也像Office,但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它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平台。全开源、支持强大API,意味着你可以把它当做“乐高零件”一样拆解、重组、嵌入到任何Web系统里,比如你自己的CRM、ERP或OA平台。

你可以修改界面、增删功能、接入数据库,甚至重构权限逻辑。某种程度上,你不是在“使用”一个办公软件,而是在“开发”一个属于自己的办公环境。

适合谁:拥有研发团队的企业,极客、开发者或崇尚技术自由的团队,愿意投入时间和技术成本,追求极致定制和控制权。

一句话总结:OnlyOffice是给那些愿意用代码“造轮子”的人准备的强大底座。

二、业务动手派:不懂代码,也能“搭”出一个管理系统

当然,并不是每个公司都有技术团队,也不是每个业务人都懂编程。有没有一种方式,让我们即使不会写代码,也能“创造”适合自己的工具?

这就是近年来兴起的“第二赛道”:无代码应用搭建平台。

国内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是云表平台。它是由原WPS团队成员开发的,所以非常理解中文用户对表格的依赖和操作习惯。你不需要懂编程,甚至不需要离开Excel式的操作界面,就像画表格一样,拖拖拽拽,设置公式、定义业务规则(比如“当订单审核通过,就通知仓库”),就能搭建出完整的管理系统,比如WMS、MES、ERP甚至AGV调度系统。

这意味着:熟悉业务的一线人员,比如财务、仓管、生产班长,自己就可以成为应用的“搭建者”。

适合谁:传统企业、制造业、物流等业务部门,业务人员、管理者、运营类岗位,希望低成本、快速实现管理数字化,而不依赖外部开发。

一句话总结:云表这类工具是把“创造”的能力,交还给懂业务的人。

三、真实案例:他们是怎么做的?

案例A:某科技公司使用OnlyOffice
他们有一款自研的企业云盘,但用户常需在线编辑文档。通过调用OnlyOffice的API,团队把编辑器无缝嵌入进云盘内,实现了编辑、保存、协作一条龙,体验流畅得像原生功能。

案例B:三河同飞公司使用云表平台
这是一家制冷设备制造企业,业务人员用云表搭建了一套智慧工厂系统,比如AGV小车调度系统加数字车间监控大屏。他们不需要懂Java或Python,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业务逻辑“画”进表格里,最后一键发布了APP,实现了移动化办公。

小结

所以回过头来,办公软件的选择早已不再是“我要用哪个现成产品”,而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或你的团队技术强大、追求控制感,喜欢从底层构建,那就选第一赛道,如OnlyOffice等开源工具;

如果你更熟悉业务、不懂编程,但希望快速搭建适合自己流程的系统,那就坚定走向第二赛道,如云表等无代码平台。

没有必要再纠结office好还是WPS好,真正的主动权,其实一直在你手中。

对此,您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继续聊哦。

文|胖胖


来源:云表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