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穿城镇: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15:56 1

摘要:“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穿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镇中心小学,为孩子们精心策划了一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巧妙融合故事分享、诗词游戏、观影互动、知识竞赛等项目,将红色历史融入课堂,让革命精神在童心中悄然生根。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穿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镇中心小学,为孩子们精心策划了一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巧妙融合故事分享、诗词游戏、观影互动、知识竞赛等项目,将红色历史融入课堂,让革命精神在童心中悄然生根。

故事传星火,从聆听者到讲述者

志愿者以“红色故事分享会”拉开活动的序幕。屏幕上展示着革命先辈的影像和故事,志愿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彭德怀摘画像》的谦逊、《董必武为六角钱写检讨》的清廉,以及抗日战争中普通劳动者的无畏抗争。孩子们屏息凝神,时而为英雄的悲壮牺牲眼眶湿润,时而因胜利的曙光欢欣鼓舞。“这些革命先辈真伟大,他们不仅为国献力,在生活中也能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学生周君芝主动站上讲台,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稚嫩的声音里,既有对先辈的敬仰,也有懵懂的责任感。随后,更多孩子纷纷举手,想要讲述家乡的革命往事、镇里纪念碑的由来。志愿者趁热打铁,向孩子们发出号召:“历史不只在书本里,更在身边的街道、村庄和亲人的记忆里。希望大家课后去寻找身边的红色故事,采访革命老兵,做历史的小小传承者。”

诗词现光影,寓教于乐滋润心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在“红色诗词小课堂”环节,志愿者以红色诗词为引,引领孩子们体会文字背后蕴含的革命豪情。通过“接龙对诗”“你画我猜”等游戏,将红色诗词化作具体的画面,金沙江的浪涛、大渡桥的铁索、岷山的千里雪,在孩子们脑海中一一浮现。志愿者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经典红色影片《闪闪的红星》,带领他们穿越时间,重温革命历史。观影中,当潘冬子在山洞刻下“红星”二字时,志愿者穿插提问:“潘冬子为什么要把盐化成水?”“你们觉得红星代表什么?”孩子们争相回答,有的说“盐是红军的生命,没有盐红军就没有力气打仗”,有的说“红星就是希望”。当银幕上的小英雄高举火炬时,孩子们感叹:“原来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也能做这么了不起的事。”

竞赛燃热情,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在红色知识竞赛中,孩子们分为两组展开竞争。“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哪一场?”“雷锋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志愿者精心挑选了多种题目,涵盖党史、军史、英雄事迹等内容,既有“飞夺泸定桥”“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也有“半条被子”“朱德的扁担”等红色故事。“这道题我知道!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孩子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激情。竞赛现场,抢答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志愿者不仅为参与竞赛的孩子们颁发小礼品,还耐心地将他们心中的疑惑一一解开,巧妙地将知识竞赛变成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活动结束后,不少孩子仍围着志愿者追问:“以后还能再来一次吗?”

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代代接力。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或英雄名字,更在于播下一颗颗信仰的种子。孩子们在诗词的韵味中领略革命者的壮志豪情,在故事的跌宕里体味先辈的无私奉献,在竞赛的激烈中触摸历史的脉络,红色精神就这样悄然融入他们的血脉。穿城镇突破传统说教模式,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让孩子们对红色历史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让红色教育“活”起来。当孩子们主动去挖掘家乡的红色记忆时,家国情怀便有了具体的载体。

来源:中国长江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