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耕虞(1905-2000),祖籍广东,出身于重庆山货业世家,以经营猪鬃出口业务为主。古耕虞中学就读于教会办的广益中学,1919年考入美国教会在上海办的圣约翰大学学习英语,1923年,遵父命赴张骞创办的南通学院(今南通大学)纺织专科学习。
古耕虞(1905-2000),祖籍广东,出身于重庆山货业世家,以经营猪鬃出口业务为主。古耕虞中学就读于教会办的广益中学,1919年考入美国教会在上海办的圣约翰大学学习英语,1923年,遵父命赴张骞创办的南通学院(今南通大学)纺织专科学习。
1925年,21岁的古耕虞学成归来,子承父业,接手了父亲古槐青创办的山货店“古青记”。他当上少掌柜后,仅两年后便“拥有重庆山货业天下之半”,仅八年便垄断了四川猪鬃出口业,使其“虎牌”猪鬃驰名欧美市场。猪鬃是指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刚毛。其刚韧富有弹性,不易变形,耐潮湿,不受冷热影响,是工业和军需用刷的主要原料,如油漆军舰、飞机及各种军车,清刷大炮的炮筒等,都离不开它。
中国黑猪
古耕虞将猪鬃产品定名为虎牌,意喻一跃而起,吼啸世界。以前,四川的猪鬃等皮毛出口生意是由上海的英国中间商代理的。当时美国是中国猪鬃最大的需求国,古耕虞早就想摆脱英商,直接把猪鬃出口到美国。
猪鬃
1927年到1949年期间,美国的孔公司和“古青记”有过一段情投意合的猪鬃“姻缘”。美国三大工业支柱中的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业都离不开鬃毛刷,需要大量进口,同时中国也需要大量出口。可是当时的上海海关属于英国的特权范围,英国中间商对进出口货物大肆盘剥,中国的出口商和美国的进口商都难得全利。为了摆脱英国中间商,有两个美国人代表孔公司秘密来到重庆,想见一见已经在美国市场享有声誉的虎牌猪鬃的主人。几经曲折双方终于接上了头,并顺利地签订了密约。1927年左右,古耕虞凭借超凡的智慧和外交能力,与美国最大的猪鬃进口商达成了秘密协议小部分猪鬃交给在上海的英商,大部分则直接出口到美国。古耕虞通过这个途径垄断了美国从中国进口猪鬃的生意,成为当时重庆最大的“山货大亨”,而“古青记”与孔公司的“联姻”,使双方都成了“大王”。从此,孔公司不再从伦敦市场购买猪鬃,“古青记”也基本不向上海英国洋行供货,两下里各得厚利,这段“姻缘”一直保持到1949年才“曲终人散”。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抗日风潮席卷全国。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全民抗日战争。古耕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此时,古耕虞与中共领导人已有了密切的接触。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面对外来敌人企图亡我中华的危急时刻,古耕虞积极宣传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在《重庆商务日报》上多次撰写文章,要求国共合作,反对内战,一致抗日。
用猪鬃刷清理枪管
抗战期间,大后方的民族资本发展步履维艰。国民党官僚资本更以抗战为名,对13种传统出口物资进行垄断,实行所谓的统购统销。特别是猪鬃,因为是战略物资,出口利润大得惊人。官僚资本企业向民营企业收购的猪鬃,按牌价每箱只有法币5万元,而在昆明或宜宾一装上飞机,出口到美国的价格竟高达法币67万元,相差达10多倍之巨。
用猪鬃刷清洁炮管
古耕虞认为官僚资本凭政治特权残酷剥削工人、农民所创造的财富,同时与民营企业争夺暴利,使其公司受到了残酷的盘剥,因此,他对国民党官僚企业的统购统销政策十分痛恨。
猪鬃刷
当时,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驻守在重庆,常常邀请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和民族工商业家,在著名民主人士鲜特生的公馆“特园”聚会谈话。当时,古耕虞是进出口商人组织的全国进出口贸易协会的总干事。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社工作的许涤新,常到四川畜产公司向古耕虞了解出口方面的情况,有时还交换一些对当时经济问题的看法。古耕虞和周恩来的第一次见面,就是由许涤新代为邀请的。周恩来一见到古耕虞,就亲切地询问“古青记”的经营状况。古耕虞也不隐瞒,据实以告,一一道来。对于国民党官僚资本大搞与民争利的官方垄断和掠夺,古耕虞在言谈中极为愤慨。周恩来认真倾听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政府战时的统购统销,其实质就是“官僚资本”凭政治特权与民营企业争夺暴利的行为。猪果是美、英、苏等盟国急需的战略物资,为了支持中国长期抗战,应当保持政府必要的外汇收人,但国民政府种种阻碍生产发展的措施必须改进,要使鬃商有一定的利润。同时,周恩来还开导古耕虞说:“为了支援抗战,鬃商不应要求过高的利润,工商业家要有远见。抗战胜利后,国家要建设,还要发展猪鬃的生产和出口。”
周恩来
周恩来的这些话,在古耕虞心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为了抗战大局,这位爱国的民族企业家深明大义作出牺牲,接受了国民政府的统购统销政策。此时重庆市场上的猪鬃价格猛跌,古耕虞果断地将所有猪鬃全部收购下来,并全部出口,成为中国战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运输极其不易,但古耕虞不惜动用自己的200万元存款,购买同行的猪鬃,使他们不致倾家荡产。待猪鬃价格上涨时,货源充足的古耕虞又可获得巨额利润,基本形成了“古青记”对重庆猪鬃出口的垄断局面,同时也为支持国家抗战赚取了大量外汇。
抗战期间,古耕虞在周恩来等人的帮助教育下,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忧,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凭借他对猪鬃市场的熟稔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古耕虞抓住国内存聚较多、国外市场严重缺鬃的机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为发展抗战期间的国民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周恩来称赞他:“为抗战立了功。”
蒋经国和蒋介石
在抗日战争这一关乎民族危亡的重要时刻,古耕虞对周恩来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对国共两党的比较、鉴别中,逐步同共产党走到一起。他后来曾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其间经过的历程是十分曲折的。所谓‘一推一拉’,就是这个曲折历程的反映。具体到我来说,国民党把我向外‘推’,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先后动手的;而共产党把我向里‘拉’,其代表人就是周恩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古耕虞马上在汉口、天津、沈阳成立了分公司,在上海设立了总经理办事处。在1946年至1948年间,汉口80%的猪鬃、天津50%的猪鬃、重庆50%的猪鬃,均由古耕虞的四川畜产公司收购。美国收购的猪鬃有70%来自于四川畜产公司,古耕虞成了中国的“猪鬃大王”。
古耕虞
作为一名爱国实业家,古耕虞毅然投身到要求民主、反对独裁,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斗争行列中去。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古耕虞从亲身经历中认识到:依靠官僚资本是不能发展民族工业的,“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
1985年古耕虞全家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邀请古耕虞列席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时请他参加全国猪鬃会议。之后,古耕虞担任过全国工商联名誉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特邀代表,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及第五届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2000年4月29日,爱国民族企业家,“猪鬃大王”,红色资本家古耕虞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古耕虞
来源:天有余而补不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