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凌晨5点,商洛市委书记赵璟的越野车悄然驶入商州区夜村镇。没有提前通知,不带随从人员,这位"秦岭生态卫士"用10小时暗访,揭开了污水直排、违建乱占等触目惊心的生态伤疤。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调研,而是商洛向生态顽疾宣战的冲锋号——每周暗访、终身追责、生态产品
商秦岭脚下这场"刀刃向内"的治理风暴,正在改写一座城的未来
据媒体报道,3月25日凌晨5点,商洛市委书记赵璟的越野车悄然驶入商州区夜村镇。没有提前通知,不带随从人员,这位"秦岭生态卫士"用10小时暗访,揭开了污水直排、违建乱占等触目惊心的生态伤疤。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调研,而是商洛向生态顽疾宣战的冲锋号——每周暗访、终身追责、生态产品价值变现...这场刀刃向内的治理革命,正在重塑这座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的绿色基因。
图片来自网络
一、暗访实录:10小时揪出三大生态"毒瘤"
- 污水处理厂: 市污水处理厂外,赵璟俯身查看管网,刺鼻气味扑面而来。"雨污分流改造为何滞后?"她质问负责人,当场责令3天内拿出整改方案。
- 砂石堆料场: 乐园村违规占地的砂石场,机械轰鸣中粉尘漫天。"生态红线岂能随意突破?"她要求立即关停,并启动问责程序。
- 葡萄产业园: 棣花镇项目工地,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河道。"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她现场调度,限期清理并补种绿植。
数据直击:
- 暗访发现12处污水直排点位,化学需氧量超标3倍
- 4个项目存在违规用地,涉及生态红线区域23亩
- 省环保督察反馈的24个问题中,8个整改进展滞后
二、雷霆整改:从"解决一个问题"到"根治一类顽疾"
图片来自网络
- 每周暗访机制: 市委常委会每周听取暗访汇报,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销号验收"闭环管理。
- 责任终身追溯: 对市污水处理厂等问题实行"查事先查人",19名干部被约谈,2人启动问责。
- 科技赋能治理: 投入2.3亿元建设智慧监管平台,24小时监测34家重点企业排污数据。
案例见证:
- 山阳县振风养殖场:从"粪污直排"到"生态养殖",建成有机肥生产线,年处理粪便2万吨。
- 商州区夜村镇:401个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新增充电桩1919个,群众满意度达98%。
三、破局之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 生态产品价值试点: 全国首创林业碳汇CCER交易,50万吨碳配额拍出1670万元。
- "生态贷"激活产业: 推出"乡村V贷""核桃贷"等产品,累计发放5.67亿元,扶持300余家绿色企业。
- 全域旅游升级: 张峪沟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
数据亮眼: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同比增加13天
- 农村污水治理率55.83%,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目标
- 生态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占GDP比重达18%
四、全民行动:从"政府治水"到"全民护山"
- 举报奖励机制: 市民拍摄污染问题上传"生态商洛"APP,最高可获5000元奖励。
- 生态教育进校园: 编写《秦岭生态保护》教材,30万中小学生参与"河小青"志愿活动。
- 环保信用惩戒: 建立企业"环保黑名单",26家违规企业被限制贷款。
市民声音:
- 丹凤县村民王建军:"河道清了,鱼虾回来了,我家民宿生意翻了番!"
- 商州区退休教师李淑珍:"每周都能看到干部暗访,这才是真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图片来自网络
当赵璟站在丹江边,看着整治后的清澈水面,她深知这场生态治理没有终点。从"被动整改"到"主动革命",商洛正在书写新时代的"秦岭答卷"。这场风暴不仅关乎一座城的未来,更向全国传递着一个信号:守护生态红线,就是守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命线。
来源:亚翁的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