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医美充电宝 | 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管局端掉货值超2000万医美违法窝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5:15 1

摘要:2025年3月26日,美丽田园医疗健康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向市场交出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集团营收和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总收入达人民币25.7亿元,同比增长19.9%。规模效应进一步推动毛利率提升至46.3%,同比增加0.7个百

01

2025年3月26日,美丽田园医疗健康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向市场交出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集团营收和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总收入达人民币25.7亿元,同比增长19.9%。规模效应进一步推动毛利率提升至46.3%,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净利润达人民币2.52亿元,同比增长9.7%。2024年,美丽田园共接待直营门店客流152万人次,同比增长20.4%。直营门店活跃会员人数跃升至13.7万,同比大涨46.3%。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02

3月26日,巨子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巨子生物营业收入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成功跻身50亿阵营;毛利为45.47亿元,同比增长54.3%;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盈利为20.62亿元,同比增长42.1%。巨子生物已连续6年实现增长,且近两年增速基本达到50%;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巨子生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功效性护肤品,收入达到43.02亿元。

*信息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03

3月28日,四环医药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公告。业绩显示,公司总收益约为19.01亿元,同比上升约2.2%。其中,来自医美业务的销售收益约为7.4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约65.4%,主要由于产品在市场上的高度认可及新产品销售的推动。相反,仿制药业务的销售收益约为10.99亿元,同比下降约21.4%,主要受到集采政策和部分产品被纳入重点监控目录的影响,导致整体平均价格和销量显著下降。在成本方面,销售成本约为6.59亿元,同比上升16.7%,主要因医美业务的销售大幅增长而相应增加。整体毛利约为12.42亿元,同比下降约4.2%。2024年公司亏损为4.72亿元,同比上升83.0%。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股份基础的付款大幅增加。

*信息来源:财中社

04

3月28日,联康生物科技集团公布2024年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按年增长14.1%至约5.53亿港元。年内溢利按年飙升16.8%至约8280万港元。据悉,集团于2024年12月,成功推出其自主研发的医美产品肌颜态®。与重庆民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获得了二类医疗器械批准。集团于2025年5月,与大湾生物及泰格医药旗下的Pebble Accelerator合作,联合开发创新减重药物,旨在革新肥胖症的治疗。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05

3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器审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医疗器械支持力度有关事项的通告(2025年第3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将审评审批资源更多向临床急需的重点创新医疗器械倾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研究决定,自通告发布之日起,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指导服务。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06

Allurion Technologies公布创新减肥疗法数据,联合使用Allurion胃球囊与低剂量GLP-1药物,可使肥胖患者8个月内平均减重20.3%,同时瘦体重增15%,且所需药物剂量低于常规疗法,有望减少副作用及停药率。Allurion计划今年递交胃球囊上市申请。

*信息来源:多肽圈

07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开展“雷霆”执法行动,接连捣毁三个违法窝点,涉案货值超3000万元。

其中,捣毁货值超2000万元的制售假冒医美产品窝点。3月13日晚,佛山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三水区、镇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行动,捣毁位于三水区两个制售假冒国际知名医美产品的窝点,现场查获假冒医疗器械2600多盒成品、7000盒半成品,注射针头9万枚,包装盒4万盒,防伪码7万张。经初步统计,涉案货值超2000万元。

目前,上述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佛山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从正规渠道购进商品,不要因贪图小利而造成经济损失,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投诉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08

3月27日,河南省驻马店市卫生健康委在玖隆茂购物广场北门开展了“重拳出击 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市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科,市疾控中心法治稽查科、医疗监督科、公共卫生监督科的工作人员及开发区的卫生协管人员身着执法制服,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等方式,向群众展示了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区别,非法医疗美容的特点、常见套路以及防范措施。工作人员还设立了咨询台,耐心解答群众关于医疗美容的各种疑问,发放宣传资料,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工作人员分为两个小组到就近的生活美容店和商铺里进行了依法执业宣传。据统计,本次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共到六家美容机构进行了检查。

*信息来源:网界医药卫生网-医药卫生报

09

3月25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经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颁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信息来源:国家药监局

10

3月26日,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介绍,2025年浦东首部管理措施《浦东新区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已于3月24日正式公布,将于4月25日正式施行。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对其进行了解读。《若干规定》针对医疗器械融资租赁行业的差异化准入及监管措施,是对上位法的创新性补充,主要有三个创新重点:

一是将医疗器械售后回租纳入监管范围。针对目前医疗器械融资租赁行业中售后回租模式占比较大的发展现状,在全国率先将售后回租模式纳入监管范围,明确售后回租模式下相关质量管理具体要求,使其从之前合规性的模糊地带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是形成差异化管理要求和监管措施。《若干规定》提出建立符合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在质量管理体系下相关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要求,推动形成一套符合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特点的差异化管理要求和监管措施。如允许融资租赁公司与供货者、使用单位通过签订医疗器械买卖合同或者融资租赁合同的形式共同承担医疗器械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形成一套更合理有效的医疗器械融资租赁质量管理工作模式。

三是建立跨部门监督检查机制。结合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特点和相关监督检查要求,《若干规定》提出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融资租赁行业管理部门共享监管信息,建立风险会商机制,必要时联合开展跨部门双随机监督检查。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11

3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器审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医疗器械支持力度有关事项的通告(2025年第3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将审评审批资源更多向临床急需的重点创新医疗器械倾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研究决定,自通告发布之日起,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指导服务。

安徽阜阳经开区强化医美机构药械监管,严把“美丽消费”安全关为进一步规范医疗美容机构经营行为,持续加强医疗美容机构药品安全监管。近日,阜阳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力量对阜阳经开区医疗美容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筑牢了医美机构药品安全底线。

一是强化监管力度,形成监管合力。此次检查由阜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阜阳经开区分局局长孙斌带队,联合市局药械化相关科室、阜阳经开区市场监管局药械科、监管科以及京九所三级联动,开展协同执法检查,营造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声势。

二是聚焦监管重点,强化隐患排查。重点围绕手术室、药房、药械储存仓库等重点区域,紧盯医疗美容机构使用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高风险药械产品开展了现场检查,对药械购销管理、出入库管理、储运管理、药品追溯责任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加大药械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药劣药、医保“回流”药、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聚焦服务企业,强化隐患化解。在监督检查中,执法人员坚持以“以查代训,服务企业”为主线,深入宣贯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药品安全知识,指导医美机构规范经营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形成了问题清单,提出了整改要求和时限,及时化解安全隐患,压实了医美机构药品安全责任意识,筑牢从业人员的药品安全底线意识。四是聚焦问题整改,强化闭环管理。

下一步,阜阳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将以企业问题整改为主线,指导企业加大整改力度,切实化解安全隐患,实现闭环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指导力度,严厉打击药械违法违规行为。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来源 | 网络整理发布,均标注出处。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