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农优品校园开讲:解码农业品牌破圈新路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15:10 1

摘要:近日,河南豫农优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走进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以“文化赋能与价值传播——解析农业品牌建设的破圈之路”为主题分享了农业品牌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战略思考,为正在参加培训的98名粮油企业代表带来一场关于品牌破局与价值提升的深度课程。

本报讯(记者周郸宁 通讯员张萌)近日,河南豫农优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走进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以“文化赋能与价值传播——解析农业品牌建设的破圈之路”为主题分享了农业品牌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战略思考,为正在参加培训的98名粮油企业代表带来一场关于品牌破局与价值提升的深度课程。

河南作为全国粮食生产与加工大省,2024年粮食产量突破1400亿斤,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强,食品加工企业逾万家,拥有白象、双汇、思念、三全、卫龙、南街村等知名品牌。然而,“产业大而不强、品牌杂而不亮、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长期制约产业发展。豫农优品公司指出,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当前企业普遍存在品牌意识淡薄、市场定位不清、营销手段单一等痛点。为解决这一难题,河南省推出省级农业公用品牌“豫农优品”,并将做强“豫农优品”品牌列入省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通过政府背书、标准严控、市场主导的三驾马车,带动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突破市场认知瓶颈。

“豫农优品”品牌的诞生,源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公司详细介绍了“十大金标准”筛选机制,涵盖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认证,以及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AP(良好农业规范)等国际通用标准。通过“企业申报→县级审查→市级初审→省级核准”的严格准入流程,首批377家企业717个产品入选名录,涵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蔬茶、调味品等优势产业,确保每一款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可溯、安全可靠。

在品牌运营层面,豫农优品公司提出“七项重点工作”与“七项赋能”协同推进的战略框架,七项重点工作包括:三产融合,以豫农优品平台联动生产、加工、服务,打造“五优联动”产业链;三品推动,以“品种优良、品质独特、品牌响亮”形成协同效应;三链同构,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三级协同,通过企业、协会、政府三方资源整合,深化协同效应;三域并进,深耕河南市场,拓展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开拓海外市场;三会贯通,联动豫农商会、产业协会及海外商会组织,构建全球合作网络;三方合力,政府政策支持、协会资源整合、企业市场运营,共筑品牌生态。七项赋能则从匹配政策、链接金融、强化宣传、渠道畅通、学习交流、平台协同、商会联动等方面,持续为品牌发展全域赋能。

自豫农优品首批名录发布以来,公司立足产品定位,通过系统整合全省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持续打造“豫农优品+市县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建立完善覆盖“海陆空网”的全渠道销售网络,实现了“豫农优品”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豫农优品公司已开设连锁门店40家,建成郑州、漯河、平顶山3大展销招商中心和京东(郑州)基地电商运营中心,拓展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成渝4大消费市场,在上海新港园区、南宁东盟经贸中心挂牌成立两大出口基地,在京东、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小程序5大电商平台开设专营店。据专业机构统计,1月份全省“豫农优品”网络零售额达5.29亿元,网络零售量突破1615.26万件,较上月增幅达43.3%;兰考红薯、红贵妃梨、黄泛区番茄等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北京、上海市场;以凯利来休闲食品、松林菇业、卓宇蜂业为代表的名录企业实现出口马来、印尼、韩国、日本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豫农优品”真正成为河南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豫农优品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豫农优品天下行”活动,深化渠道建设与品牌宣传,希望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豫农优品品牌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助力河南农业品牌以崭新姿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向全球舞台。

来源:粮油市场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