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P机一响,案子就来了。1998年,任江川第一次听见那“哔哔”声,汗毛竖得比天线还直——传销窝点里,四十多个老乡正排队喝“发财水”,他兜里揣的却是假身份证和半包压扁的“大前门”。
BP机一响,案子就来了。1998年,任江川第一次听见那“哔哔”声,汗毛竖得比天线还直——传销窝点里,四十多个老乡正排队喝“发财水”,他兜里揣的却是假身份证和半包压扁的“大前门”。
老郑把烟掐在鞋底,一句话把人拉回现实:“怕?
怕就别穿这身皮。
”一句话,比手铐还管用。
二十年后,任江川成了坐在DNA实验室外等结果的人。
报告出来,他盯着那串数字,忽然想起当年老郑拍他后脑勺:“指纹靠肉眼,良心靠心。
”技术换了,这句话没换。
剧里把1990到2010年掰成一块块拼图:传销、盗窃、无名女尸……每个案子都贴着当年的报纸头条。
最扎心的是那个偷奶粉钱的单亲妈妈,审讯室里她只说了一句“孩子饿”,空气瞬间比手铐还沉。
刑警没拍桌子,递过去一杯温水——那杯水比任何台词都响。
孙千演的方坤玉,一头短发,白大褂口袋里永远插着两支记号笔。
她第一次用DNA比对锁定嫌疑人时,实验室灯泡闪了三下,像老式电影里的“彩蛋”。
弹幕飘过:“原来2002年的灯泡也懂仪式感。
”
道具组疯魔到什么程度?
为了还原花粉证据,真跑去东北农村薅了三天油菜花,回来被蜜蜂追了半条街。
老警局的墙皮是拿砂纸一点点蹭旧的,连“严打”标语的褪色程度都查了三年前的报纸广告色值。
剧外,现实跑得更快。2010年后,天网铺开,一部手机能调半个城的监控。
有人担心“技术碾压人性”,导演在采访里回怼:“技术再快,也替不了刑警蹲坑时那股烟味儿。
”
最意外的是播出后的连锁反应:弹幕里跳出真刑警,ID叫“老郑本郑”,留言“当年我们真用算盘对指纹”,点赞十万。
警校招生办电话被打爆,接线员说一半人开口就是“我想当任江川”。
剧终那场戏,任江川把旧警服叠好放进铁皮柜,柜门合上的声音像二十年前的BP机。
弹幕刷屏:“原来成长不是破大案,是把那声‘哔哔’听成心跳。
”
看完回头想想,哪有什么神探,不过是有人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来源:柿子影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