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顺评陶柯先生论文《王竑——明代前期杰出的政治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4:47 1

摘要:捧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授、王竑文化研究会会员陶柯先生的《王竑一一明代前期杰出的政治家》论文,始觉耳目一新,获益匪浅。论文独树一帜,含金量高,立意高远,旁征博引,全面阐述了王竑作为明代前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兼诗人,也是杰出的政治家的全貌和光辉形象。

捧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授、王竑文化研究会会员陶柯先生的《王竑一一明代前期杰出的政治家》论文,始觉耳目一新,获益匪浅。论文独树一帜,含金量高,立意高远,旁征博引,全面阐述了王竑作为明代前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兼诗人,也是杰出的政治家的全貌和光辉形象。

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简明论述了王竑的主要政治活动和政治主张。

有正确的政治主张才有正确的政治行动,而正确的政治主张来自远大的政治抱负。王竑在京做官不为聚敛财富,而是心系国家,心系天下百姓,故才有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廉政、救民于水火的慈母情怀,疾恶如仇、不顾自身安危,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王竑在朝,从户科给事至左副都御史,两次总督漕运,两次担任江淮四府三州巡抚,政声卓著。后因奸佞陷害,昏君无道,将其贬官为民。此后又因鞑靼侵犯明朝,形势危急,朝廷才再次起用王竑。退敌后被任用为兵部尚书,安邦定国,为明朝中兴立下了巨大功劳。

正确的政治主张是王竑文化的灵魂所在。陶柯教授论文中列举了王竑前后两次向明代宗奏章中提出的政治主张。共有两个方面23条。第一方面,君主加强道德修养,I0点内容:1.钦天命,2.法祖宗,3.正伦理,4.笃恩义,5.戒逸乐,6.绝异端,7.广仁爱,8.厚诚信,9.释猜疑,10.务果断。第二方面,革新政治,13点内容:1.进忠良,2.远邪佞,3.公赏罚,4.伸冤狱,5.宽赋役,6.溥赈恤,7.节财用,8.禁聚敛,9.却贡献,10.罢工役,11.省刑罚,12.散财以收民心,13.爱民以值邦本。

论文接着分析了王竑提出这些政治主张的四个原因,以及奏疏被明代宗采纳的主要原因,分析的相当中肯。

王竑的两次奏疏,得到了明代宗的重视和采纳。明朝也因此一度出现了中兴的繁荣景象。但好景不长,随着明英宗复辟,权奸上台执政,王竑惨遭政治迫害,被削职为民送回河州,其政治主张自然也被搁置。

明宪宗时期,王竑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明宪宗即位后王竑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再次给了王竑践行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王竑向明宪宗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并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彰显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给明宪宗上军事奏疏四份,有五个方面内容:1.恢复武学,为朝廷培养军事人才,加强军事研究。2.令天下边疆各陈战守方略,督促各地做好战备工作。3.慎重选拔赵辅、韩雍等杰出将才,并多方谋划,取得两广作战的胜利,稳定了明朝南方大局,维护了国家统一。4.对军队进行整顿,革除影响军队建设的恶习弊病。5.将岳正和张宁两位人才引进兵部,加强兵部力量。王竑的这些军事建议切中了当时政治军事要害,提出的军政措施也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但由于明宪宗听信权臣大学士李贤完全出于个人成见误解,阻挠了他的改革计划实行。王竑深知自己的政治主张难以实现,便愤而辞官归隐。

论文第二部分,将王竑的政治主张同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蜀国丞相诸葛亮、唐朝宰相魏征、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作了比较。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提出了3条政治主张:“查纳雅言;赏罚分明;任用贤良之臣,勿亲近奸邪小人。”两相比较,可以看出王竑的政治主张比诸葛亮的政治主张丰富得多。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对唐太宗提出了10条政治主张:1.见可欲,知足以自戒;2.将有作,知之以安人;3.念高危,谦冲以牧;4.惧满溢,江海下百川;5.乐盘游,狩猎三次为度;6.忧懈怠,慎始而敬重;7.虑壅蔽,虚心以纳下;8.想谗邪,正身以黜人;9.无因喜以谬赏;10无因怒而滥刑。魏征的政治主张与王竑的政治主张比较接近,都提出了君主修养品德的重要性。而王竑的政治主张,除了提出对君主修德的十点要求外,还提出了更明确的十三点政治革新措施。魏征的立足点重在巩固君主统治地位,而王竑的政治主张,除了为巩固君主统治地位着想外,重在为民着想。“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这两条在其政治革新措施中说得非常清楚。

张居正针对嘉靖以来的弊端,曾向明穆宗上《陈六事疏》,并于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下令推行“一条鞭法”,强化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减轻了人民负担,国家财政有所改善。但是将王竑的政治主张同张居正相比较,就会发现王竑的政治主张比张居正变法多了一个方面,即君主应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内容。张居正官至首辅,手握重权,阻力较小,其政治经济变革收效明显。而王竑仕途坎坷,后被削职为民,他的政治主张未能得以彻底实行。

论文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王竑的辞官归隐既是他个人的政治不幸,也是明王朝的极大损失;王竑政治主张的现实意义。

在结束语中,陶柯先生语重心长地说,王竑的政治改革主张尽管过去了六百多年,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例如他提出的“戒逸乐,绝异端”等,对我们搞好各级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仍有帮助作用;他提出的“进忠良,远邪佞”,“公赏罚,宽赋役,节财用,禁聚敛,却贡献,罢工役,省刑罚,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等,对我们加强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反对铺张浪费,关注民生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提出的“居安思危”、“培养军事人才,加强军事研究”、“督促各地做好战备工作”、“对军队进行整顿,革除影响军队建设的各种恶习弊病”等,对我们今天加强军队建设,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尊崇先贤,挖掘古籍,结合现实,为今服务,爱国爱民,不可分离。在弘扬王竑文化王竑精神、厚积薄发、深入浅出、释疑解惑等方面,陶柯教授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作者简介:陈永顺,1943年12月生于甘肃省临夏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州劳动人事局调配科副科长、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州编委会、编办专职副主任。2002年退休后,在王尚书墓园筹建委员会工作。王竑文化研究会会员、州摄协会员、临洮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沙石集》《玛瑙集》。

申 明 本公众号为公益传播文艺动态、展示文艺风采、交流文艺精品、繁荣文艺事业。 插图来源于作者投稿或下载于网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联系我们。

来源:何延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