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是和英国建交后的事。我记得应该是在2001年初,朝鲜文化省旗下的电影输出入商社相关人士,来找外务省的英国负责人。当时我担任北欧和英国担当课长,和相关人士见了面,听取了访问目的,对方的说明相当有趣。
那是和英国建交后的事。我记得应该是在2001年初,朝鲜文化省旗下的电影输出入商社相关人士,来找外务省的英国负责人。当时我担任北欧和英国担当课长,和相关人士见了面,听取了访问目的,对方的说明相当有趣。
“我们收到了提议,英国的纪录片导演丹尼尔·高登,和北京高丽旅游代表尼克拉斯·波奈,想在朝鲜拍摄电影。题材是1966年英国世界杯时,达成八强神话的朝鲜足球代表队的故事。电影输出入商社也认为,这是发展朝英关系的大好机会,我们向文化省申请拍摄电影,却没有获得批准,若能在外务省协助下得到将军大人的批准就好了。”
仔细想起来,这也不是太困难的问题。丹尼尔·高登和尼克拉斯·波奈,从数年前起,就向电影输出入商社方面打探电影制作一事。而在这段期间,朝英在外务省主导下也已建交。朝鲜是没有什么可行,也没有什么不可行的社会,所有一切都取决于金正日的心情。金正日对朝英关系进展相当积极,如果不从文化面而从政治面着手,会比较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我将重点聚焦于朝英关系发展,制作了建议案。建议案得到外务省的同意,向金正日报告,不久就得到了金正日的批准。
丹尼尔·高登和尼克拉斯·波奈,以西方国家电影人的身份,在2001年4月进入朝鲜拍摄电影。最后成果就是2002年10月上映的《千里马足球队》,又称《人生的赛事》(The game of Their Lives)。这部电影曾被邀请参加2004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也在韩国电影院正式上映。
朝鲜的千里马足球队,出战英国世界杯踢进八强时,那年我刚满四岁。收看比赛的记忆虽然已模糊不清了,然而我在成长过程中常听说他们的英雄事迹。
电影《千里马足球队》中,朝鲜代表队的平均身高只有162cm。朝鲜队在与身高、体格都更具优势的苏联队对战,在对手猛烈的攻势和恶意犯规下陷入苦战,最后虽然以0:3落败,可是和前世足赛季军小组智利,以1:1打成平手。和智利的比赛虽然以罚点球进了一球得分,但在比赛最后进了同分球,展开精彩的比赛。
朝鲜在预赛最后一场比赛对意大利,以1:0获胜。英国世界杯是目前为止,英国唯一获得冠军的世界杯大赛。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东方国家朝鲜,战胜了强大的冠军候选之一意大利,英国人对于朝鲜足球代表队的狂热,简直是超越想象。
千里马足球队在回国后,受到了热烈盛大的欢迎,但是却免不了进行总和事业。虽然在八强战中以3:0战胜葡萄牙,可最大的问题是之后以3比5转胜为败。甚至还爆出在和葡萄牙比赛前,有部分队员饮酒作乐,且把当地女人带回宿舍的消息。
足球代表队选手中,有很多“地主家的儿子”。足球是一项烧钱的运动,要有财力的家庭,才能将孩子培养为足球选手。实际上也无法确认有队员举行了有酒和女人的混乱派对,不过在接受总和事业的过程中,有几位选手被指控思想性武装不足,遭到了流放。
除了世界杯外,千里马队员每年还要代表朝鲜,出国去参加国际性的足球联赛。可创造了八强神话的部分选手突然消失不见,国际间流传了各种谣言。最具代表性的传闻是,导演和选手们都被带到阿吾地炭坑挖煤了。
电影《千里马足球队》,是以朴斗翼、朴承振、李昌明、林仲善等朝鲜八名足球英雄的回忆为中心,描述了朝鲜在1966年英国世界杯上创造的奇迹。就朝鲜来说,这部电影是要证实他们并不像传言般被肃清、被流放,而是现在也过得很好,所以自然在朝鲜得到极大的回响。
丹尼尔·高登导演在电影上映后再次访问朝鲜,获得热烈的欢迎。此时电影输出入商社相关人士,将丹尼尔·高登和尼克拉斯·波奈介绍给我认识,目前我和他们偶尔还会联络。
丹尼尔·高登在之后还制作了和朝鲜有关的两部纪录片,分别是 2004年的《日正当中》,描绘参与体操比赛的两名中学少女日常生活。
以及2006年的《蓝眼睛的平壤市民》,描绘了一名越过三八线的驻韩美军在朝鲜的生活,完成了所谓的朝鲜纪录片三部曲。
2002年千里马足球队上映后,2003年,驻平壤英国大使馆便以足球为媒介,向朝鲜提出了一个特别且有趣的提议。
大卫·史林大使认为,朝鲜外务省过度控制外国驻平壤外交团的活动,想通过足球等运动强化朝鲜外务省和外交团之间的友好关系。可朝鲜外务省则认为,英国方实际是为了增加和朝鲜官方人员的接触机会,好掌握朝鲜内部事情。
然而,英国的要求虽然可能会造成麻烦,但金正日仍会全盘接受。
看到萨达姆侯赛因,在伊拉克战争后失势逃亡的模样,金正日认为美国仍可能会向朝鲜进攻,这让他感到相当忧虑。而阻止美国进攻朝鲜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发展和欧洲国家的关系,以牵制美国。
于是,了解金正日疑虑的朝鲜外务省,便决定答应英国大使馆提议的足球比赛。
2003年8月,朝鲜外务省和欧洲国家驻平壤的大使馆,在平壤绫罗岛举行了足球比赛。而一众欧洲国家当中,唯有俄罗斯没有参加球赛。
这场球赛的主要目的虽然是亲善,但朝鲜也赌上了一决胜负的自尊心。
外务省内选出会踢足球的成员训练了几天,但是到了实战时才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欧洲外交官队里不仅有外交官,还有来平壤从事人道主义救援的欧洲人参加,他们都非常会踢足球,我们完全抵挡不住。
外务省队上半场输了两球,比分进入0:2。在向金正日报告后,他表示这是一场绝不能输的比赛。于是外务省开始采用欺骗战术,将三名朝鲜国家队选手,伪装成外务省选手参加了后半场,才以2比2踢成平手。
比赛后,欧洲外交官们向裁判抗议,说外务省队里有国家队员。裁判虽然曾是世界级的足球英雄,但在判定时仍多少有些偏颇,一直到最后都坚称是从外务省内选拔的选手。这位裁判就是在1966年英国世界杯,朝鲜对战意大利时踢进一球的朴斗翼。
日后英国大使大卫史林在记者采访中曾回忆说, “在平壤时期,最重要的成绩,就是和外务省的那场足球比赛。”
来源:历史微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