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荣获第八届“浙江慈善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15:50 3

摘要:近日,在第10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第八届浙江慈善大会,对荣获第八届“浙江慈善奖”的优秀单位、个人和项目进行表彰。浙商银行凭借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持续投入和积极贡献,荣获机构捐赠奖。

近日,在第10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第八届浙江慈善大会,对荣获第八届“浙江慈善奖”的优秀单位、个人和项目进行表彰。浙商银行凭借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持续投入和积极贡献,荣获机构捐赠奖。

“浙江慈善奖”是浙江省慈善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旨在表彰慈善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个人和项目,代表着浙江慈善事业的标杆水准与发展方向,备受各界关注。

图/浙商银行荣获第八届“浙江慈善奖”机构捐赠奖

此外,在杭州市第九届“钱塘善潮”嘉年华活动上,浙商银行荣获“2025杭州市上市公司ESG战略慈善影响力先锋企业”。

图/浙商银行荣获“2025杭州市上市公司ESG战略慈善影响力先锋企业”

连续获得公益慈善领域重要奖项,体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对浙商银行长期以来投身公益慈善、践行社会责任的充分认可与鼓励。

浙商银行自2004年成立以来,聚焦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产业帮扶、教育公益、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长期公益实践,惠及全国30余个省份,发挥“金融+公益”合力,向社会传递金融温度,连续9年获评“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一等奖。

胸怀“国之大者”,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浙商银行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千企结千村”结对帮扶工作,已定点帮扶24个县(村)。产业帮扶四川省达州市两个行政村,帮助建设锣鼓村蔬果大棚、沙溪村养牛场项目,扩大产业链范围,吸引更多村民就近务工,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并通过专人专岗、定点帮扶机制,在衢州龙游5村落地光伏发电、粮油加工、茶叶生产等产业项目,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持续加大“三农”领域信贷资源投放力度,截至2025年6月末,本行涉农贷款余额1856.51亿元,较年初增加155.51亿元、增幅9.14%;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87.41亿元,较年初增加35.01亿元、增幅7.74%。

图/浙商银行开展助农直播

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提升慈善效能

浙商银行积极探索创新慈善模式,2023年11月设立浙江浙银基金会,作为全行对外捐赠规范运作平台。此外,还联合多方机构组建 “善行资本公益联盟”,启动善本信托工程。善本信托聚焦企业自身产业生态、企业家出生地和企业所在地 “三大场景”,精准施策,让企业家能够深度参与慈善,提升慈善的精准度和效果。截至 2025年6月末,已完成备案善本信托项目129单,累计信托规模4260余万元。善本信托工程,入选杭州首个“创新型慈善信托案例集”,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国善家传承服务创新案例”。

图/“善本信托 守望成长”慈善信托发放暨助学捐赠仪式

开展“一行一校”,点亮乡村教育希望

2004年开业之初,浙商银行捐赠528万元,以“雏鹰起飞——浙江千名贫困学子助学计划”替代开业仪式,并由此形成“勤俭办行,公益助学”的优良传统。面对乡村的空心化、生源减少、教师匮乏等重重困难,浙商银行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2019年开始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一行一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制定了全面的长期帮扶策略,并组织员工支教、护眼护牙行动等特色活动,全方位改善校园环境、教学质量、学生精神面貌等。“一行一校”实施六年来,已结对帮扶浙江山区海岛县、贵州、四川、甘肃等地33所学校,累计投入 4300 余万元,受助学生1.2万人。

图/“一行一校”暑期夏令营为山区学生开设书法课

培育善行文化,凝聚员工向善力量

浙商银行通过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各类活动,有效引导员工参与慈善。以金融顾问为主体先行先试,建立了富有浙银特色的金融志愿者队伍和服务体系。今年上半年,全行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75次,参与人数达2082人次,活动覆盖人数达21280余人次。成立 39 家 “善行工作室”,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帮扶残障人士、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全行营业网点焕新升级“温暖驿站”,延伸服务内涵,新增济南章丘支行等4家国家级及省级“最美驿站”,全行“最美驿站”达19家。2025年“818浙银文化周”期间,浙商银行正式发布“浙银公益”品牌,标志着其公益工作体系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图/浙商银行“金融向善行”学雷锋公益植树活动

正行向善,融通万方。未来,浙商银行将继续全面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善行浙江”建设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拓展公益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助力共同富裕贡献浙银力量。

来源:中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