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青白江,有一群年轻的创业者,他们用创意和热情点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小店书写着属于青春的奋斗篇章。他们是咖啡店里的追梦人,是低空经济中的逐风者,是田园里的“新农人”,是机车世界里的热血青年……他们用“小而美”的店铺,诠释着“大不同”的青春。
开栏语:
在青白江,有一群年轻的创业者,他们用创意和热情点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小店书写着属于青春的奋斗篇章。他们是咖啡店里的追梦人,是低空经济中的逐风者,是田园里的“新农人”,是机车世界里的热血青年……他们用“小而美”的店铺,诠释着“大不同”的青春。"缸压值达标,可以交付了!"3月27日晚上8点,位于阿尔巴广场的北浩机车工作室灯火通明。店主朱东浩旋动车钥匙的瞬间,被油污浸透的“阿普利亚150”,历经11小时的抢救性维修,终于发出久违的轰鸣。监测仪显示:这台四姑娘山遇险的摩托车,缸压值已精准回归原厂标准。
在距离成都国际铁路港5公里处,这个由99年大学生创办的机车工作室,正以每月超200台的维修量和托运量,成为摩旅圈口口相传的“成都起点站”。
01
2万4买的摩托车,转手卖了3万
这家店,起源于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
2022年夏天,朱东浩向母亲借了3万元,其中2.4万元用于购买摩托车。半个月后他从西藏骑行归来,将摩托车转手卖了2.98万元,净赚5000元。这次经历,让朱东浩敏锐地察觉到二手摩托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原来,爱好真的能当饭吃!”
大学期间,朱东浩就是摩托车发烧友,学习工作之余一直将大量时间投入到摩托车相关事务中。2023年5月,积攒了小店创业资本的朱东浩辞去朝九晚五的工作,开始创业,“当时家人建议我再学习学习,我觉得,不需要沉淀,直接开干!”
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正印证他的直觉:2023年我国250ml以上大排量摩托车销量达53万辆,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3倍。
“每个零件都有它的故事,值得被修复!”这是朱东浩坚持的维修理念,像文章开头的那辆“阿普利亚150”,他从早上9点修到晚上8点,通过"外科手术级"维修技术,实现零件“0更换”。
朱东浩和朋友们
修车的终极目标,是让更多人自由骑行。朱东浩的商业逻辑在于,通过精准修复摩托车,降低客户成本,同时提供高质量的维修服务,建立良好的口碑。墙上那面"机车华佗,妙手回春"的锦旗,是一家机车俱乐部所赠,成为“镇店之宝”。
02 除了修车,还提供出行方案
然而,创业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让朱东浩的店铺遭遇水淹,直接损失5万多元。面对困境,他没有退缩,而是迅速收拾好残局,重新出发。
在维修过程中,朱东浩发现,摩友最痛苦的不是修车,而是“修好车怎么出发”。于是,他重新定义了工作室——不仅仅是修车匠,更为车友提供出行方案。
“老板,收车!”3月31日上午10点过,一辆载着90年代“雅马哈”的货车,停在了机车工作室门口,这辆比朱东浩年龄还大的摩托车,经过验车、包装、发货等程序,下一站,江苏南通。
不仅如此,每年的4到9月,是摩旅川西、西藏的最佳季节,也是朱东浩最忙碌的时间,“一般摩旅爱好者都是坐飞机,摩托车走物流。”
在朱东浩看来,从门店到成都国际铁路港的5公里,是实现摩旅梦想的关键,凭借青白江完备的物流园区,他的小店为全国机车爱好者提供经典机车选购、检测、上牌、物流的全流程服务,解决了摩旅爱好者的“最后一公里”痛点。
当机车的轰鸣遇上物流的脉动,这个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摩旅的边界,无数摩友从这里出发,追逐风和自由。
03 延伸服务链,传播摩旅文化
“当机油滴进短视频,每个维修瞬间都在创造商业价值。”朱东浩深谙传播法则,他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工作日常、骑行故事和机车知识,扩大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摩旅爱好者。
“朱老师,收我做徒弟吧!”今年24岁的“小胖”是一名摩托车发烧友,专门从新疆过来拜师,“我是通过抖音短视频找到北浩机车工作室。”
朱东浩和徒弟“小胖”
门店的墙上,一幅“西部自驾攻略图”,每个坐标都定义着摩旅圈的速度与激情。
如今,摩托车已超越交通工具的范畴,代表着生活方式、社交圈子和生活半径。北浩机车工作室的发展也证明,传统维修业完全可以通过服务链延伸,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拼图。
朱东浩表示,他将继续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传播摩旅文化。同时,他还计划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物流配送,让每一位摩旅者都能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他说:“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让摩旅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骑行的魅力。”
记者:罗冬梅
文编:丛茹
美编:汪艳梅、王志鹏
编委:赵望
监制:陈军德
总监制:刘文芳
主管: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主办:青白江区委网信办、青白江区委外宣办、青白江区融媒体中心
青白江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热线
点留言
来源:成都青白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