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绘画总是在尘世寻找独特的面容,来塑造美丽的凝视,不同时代的肖像画引导着不同时代的目光,在这个自媒体自拍的AI或自嗨时代,还有什么样的面容可以洁净我们的凝视?沉默了几年之后的艺术家王玉华,这次带来的肖像新作,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沉默形象,她们纯洁而清透,庄严而神秘,
前言
清空我们凝视的目光
绘画总是在尘世寻找独特的面容,来塑造美丽的凝视,不同时代的肖像画引导着不同时代的目光,在这个自媒体自拍的AI或自嗨时代,还有什么样的面容可以洁净我们的凝视?沉默了几年之后的艺术家王玉华,这次带来的肖像新作,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沉默形象,她们纯洁而清透,庄严而神秘,宛若超凡脱俗的修行者。
这些令人惊讶的新面孔,还带有几何抽象式的音乐节奏切分,并叠加了不同时空的感受,甚至还隐约带有某种难以言喻的AI气质,其内在的沉默,神圣的沉默,可以把我们的凝视带往何处呢?这是本次新作展最为令人期待的心灵感应状态。
在绘画上,王玉华继续保持了之前持续过年的拼贴绝技,也为肖像增添了新的色调:每一个面孔及其身躯的每处器官,都以画家自己独有的色彩与形态,加以了重构,以其凸凹斑驳的微妙触感,水墨与重彩的强烈反差,细腻线条与抽象块状的轻盈融合,重构出一个想象的生命体。
这是AI绝对不可能构想出来的人性,但却又具有AI的数字化感觉,本次新作的神圣沉默者,还带来了一种冥想的深度、凝视的诗意。
为什么画家要把自己的新作展命名为“神圣的沉默”?
这是与艺术家去往寺院的体验相关,她目睹了那里很多修行者的面孔,几乎没有尘世信息,因此也超越了我们这个世界各种对立的情绪: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过去与未来、男性与女性、生与死,欲说还休与欲言又止……,因为凝视这些新的面孔,都将被其庄严的沉默所消解。
本次长沙T画廊空间所展览的这些新面孔上,数字化几何形式与神秘远古记忆奇妙叠合着,几何形的方块竖起身躯或脖子处的脚手架,这是扎哈的建筑空间还是蒙德里安的抽象画?而那带有尖角帽的面具化女神来自埃及还是敦煌壁画?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面孔具有某种超然的气息,似乎来自天外,带有某种拯救的暗示,因此显得神圣无语。
这些新面孔,这些看似女性化的新生命,除了神圣感,在色调上还带有某种性感模特的时尚气质,衣褶上洋溢着水墨呼吸感的微妙色晕,隐约带着某种醉意与呢喃。她们是生物人还是机器人?她们是新天使还是新人类?这一切都如此的不确定,但总带有一种温柔的二重性,带有一种庄严肃穆的仪式感。
此温柔的二重性,此绝世的容颜也在尘世寻找她的凝视者,一面肖像总是在寻找另一双容颜,眼睛渴慕着眼睛,渴望面对面。这沉默者的温柔二重性,在如此不确定的时代却又如此诡异的融合着,在无数信息叠加的量子时空中,已经隐约感受到了共振中的沉默感应。容颜寻找着容颜,肖像画总是等待她自己的目光,与之对视,但这要穿越多少沉默、多少等待、多少痛苦、乃至于多少灾难,才可能相遇或重逢?而一旦与这些高洁者面对面:一旦你与她的目光相遇,进入彼此的凝视,就会获得那久违的爱,甚至可以穿越这个AI时代的虚空。
这温柔的二重性也可以扩展为:一方面,在这些沉默的面孔上,可以看到整个世界都在等待新人类,等待某种AI美人,等待另一个新天使的出场。如此的相遇会进入巨大自动算法与生命遥远感应中的共感,也许还是某种量子态的巧妙共振。另一方面,则是人性必须与这些面孔相遇,来到这些面容面前,与之面对面,就会进入沉默,变得高洁,自己的生命也会改变!
肖像画带来的凝视,不过是绘画作品之为净化生命的容器,清空我们的目光,穿透人世的荣辱与喜乐。
(文/夏可君,策展人)
创作自述
听到宁静
比起前景的诸多发生,我更喜欢呆在宁静的背景,无边永恒、无法被剥离切割的宁静,所有的音声、画面在此之中生灭,却从不曾打扰那个永存的宁静。所以也无关一切具象的存在。
无关外在形象的具体变化,更多觉察在内,在无形的空间里更多驻留,或者说是站在无形看有形,角度的转换瓦解了我的个人观点,我不是我,我又是我,我也是你,我是所有形象,也是无形无象,我是那个包含一切的空,也是那个空里的一切万事万物,每一块色彩,或湿润或斑驳,或光泽或暗淡、或冷或暖、它们与线条之间的观望、消融、切割、触碰、再生成,也都只是在尝试触碰那个虚无中的真实,和真实中的虚无。
西方现代派雕刻家布朗库西说“单纯并不是艺术的目标,而是当我们接近事物的本质时,不由自主达到的境界。”而主体的单纯性决定了所见的内容,就像是清空或者透明化一个容器,才会有光进来,才会有花开花落,有无边无际。
这次展览的题目为“神圣的沉默”,每个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沉默是更自由的拓展了边界,“神圣”是最高的真诚,神圣的沉默是关乎更多地打开,打开我、打开你、打开一棵树,打开一朵花,打开一滴水,打开一片云。让循环发生,让生命流动。
有相到无相
庄子说“呆若木鸡”是最好的精神内敛状态。形与神的和谐程度,对于喜欢画人物的我来说,是最想通过绘画去体验的和表达的,每一个形态、每一条线条,都是内在情感与外在形象的桥梁。通过线条的流动,我寻求一种内在与外在的平衡,一种形与神的契合。形体的和谐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比例,更是精神和情感的共鸣。这种和谐让我能够在画布上捕捉到瞬间的灵感,并将其升华为永恒的表达。
觉察到内外戏剧的上演与停歇已是逐渐养成的日常,艺术创作就是默观一场无形的戏剧的最好方式,有激烈有沉寂,有等待,这种内外的交织,创造出或者试图找寻一种动态平衡,内在神圣空间的建立忽隐忽现,每一次创作,仿佛都是一次穿越嘈杂进入内在神圣空间的旅程。在这个空间中,一切都显得神秘而深邃,它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我不总能掌控它的存在,但它的每一次出现,都会让我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这种神圣空间的存在,让我在创作中找到了与自己、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它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场域,让我的创作充满了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
觉知力的提升,是我在艺术创作中不断追求的目标。通过觉知,我能够超越事物的表象,看到它们背后更深层的意义。艺术不仅仅是形态的表达,更是一种觉知的过程。每一次的笔触,每一条线条,都在引领着我逐渐看清创作中的微妙变化,感受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最终超越表象,抵达更深层次的真相。
画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了解、一种通过视觉手段,深入理解人生戏剧的过程。与自己、与世界对话的体验。与此同时,创作的行为本身,也是在挖解二元对立。创作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表达,而是一种打破对立、寻求统一的过程。在创作中,我拒绝“我认为”的主观偏见,摒弃过多的思维干扰,专注于事物本身的本质。通过这种方式,我不断地看见惯性思维,识破幻相,看到事物背后的真相。
最终,我发现,打破二元紧张思维,是通往更大自在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触碰到无形无相的境界,感受到内在的流动。这种流动是自由的、无限的,它超越了对外界的执着。通过跟随内在的流动,体验与世界和谐共存的状态。
人是尚未完成的、含苞待放的神。任何片刻它都有可能开花。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一朵花,会在这朵花中呈现所有的存在,哪怕一片树叶,一只鸟儿都熠熠生辉。
中国上千年的文明一直生生不息,与万物和谐共处,在我的精神层面非常富足,庄子说“呆若木鸡”是最好的精神内敛状态。
是形与神的完全和谐,这需要打破二元紧张思维,才能触碰到的,感受内在流动,体验与花花宇宙和谐共存。像完成了一次量子跳跃,从陈腐的谎言跳向新鲜的当下,从有逻辑跳向无逻辑。其实什么都不需要做,一个爆发就来到你身上。你自己的内在开花了,如实记录。
(文/王玉华,来源:T画廊)
出品人
侯凤
Hou Feng
多元艺术空间、T画廊主理人,当代艺术展览出品人、策展人。创办T画廊、T当代艺术中心、独空间,传播生活美学·艺术空间平台。打造以花之名花意展、以肖像之名肖像展、唐卡之魂非遗物质文化展、原始力量家居美学展多个艺术展览IP。
策展人
夏可君
Xia Ke Jun
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哲学博士,曾留学于德国弗莱堡、法兰克福大学以及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个人著作10多部,在国内外策划系列重要展览及讨论会超过200多场,为当代艺术的中国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画家简介
王玉华,曾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综合材料绘画专业委员会委员、艺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南大学美术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品连续四次入选全国美展,第十一届(获奖提名)、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银奖),入选第八届北京双年展、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共享和美》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银奖。
个展
2020年 消失的边界——王玉华作品展 上海八大画廊
2019年 似非而是——王玉华作品展(北京798U画廊)
2018年澳门艺术博览会王玉华个展
2018年隔云端——王玉华作品展 (威海)
2017年 无所事事——王玉华作品展 台湾一票人票畫空间 | piaopiao&畫庫个展 (台北)
2017年北京798艺典空间个展(北京)
2016年今日美术馆个展(北京)
2016年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个展(北京)
2016年上海静安区仲益大厦个展(上海)
2016年北京798艺术区B07.NUOART个展(北京)
2015年济南方圆美术馆个展(济南)
群展
2024 上海艺博会
2024 伦敦之光·国际当代艺术展
London Light·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画廊:M P Birla Millennium Gallery
2023 新魂书写——当代水墨艺术的重启 艺术厦门美术馆
2022 米兰自由艺术展 意大利
2022《未来剧场》北京四季酒店
2022以肖像之名 作品展 T当代艺术中心(长沙)
2021年 当代肖像画群展 北京798红门画廊
2021年 第三届安仁双年展 四川
2021年 艺术北京
2021年 物语——全国中青年画家综合材料绘画作品邀请巡回展
2021 年 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名家邀请展
2021年 第二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名家作品学术邀请展 威海
2021年 “白日梦”第二届山东青年当代艺术文献展
2020年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济南
2020 国际交流展 韩国
2020 北京798三度半艺术空间“疫情公益展”
2019年 丝路明珠——中国古代壁画现状模写展(北京恭王府)
2019年 艺术厦门
2019年 入选第八届北京国际双年展
2019年 大艺家夏季展 上海艺诺美术馆
2019年 中韩国际交流展 韩国忠清南道青阳郡文化活动中心
2019年 宝龙艺术大奖 美丽家园宝龙新绘画大奖入选展 上海宝龙美术馆
2018年上海艺博会(上海)
2018年观念与呈现——2018油画语言拓展提名展(山东美术馆)
2018年“有无之间”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湖北云梦)
2018年视界.无界——中国当代综合材料绘画作品邀请展(张家港美术馆)
2018年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展巡回展(北京、南京、济南)
2018年丽景国际艺术展(潍坊)
2018年艺术厦门(厦门)
2018年文博雅集——水墨新绘画(深圳)
2018年时光碎片——八人联展(798U画廊)
2018年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
2017年艺术厦门(厦门)
2017年艺术北京(北京)
2017年艺术台北(台北)
2017年北京塞隆水泥库当代工笔水墨青年艺术家系列提名展——综合表现专场(北京)
2017年未来能见度——全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展(重庆)
2017年她们的视界——中国当代优秀女艺术家作品展
2017年境生象外——李娜、王玉华、代瑞雪当代艺术展(上海八大画廊)
2016年艺术青岛(青岛)
2016年台北艺术博览会(台北)
2016年艺术厦门(厦门)
2016年艺术北京(北京)
2015年破冰·时代首届当代水墨邀请巡回展(北京、山东、上海、南京、广州)
2014年五人作品联展 日本东京
来源:文化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