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8年寒冬,大别山深处的麻城县云雾山村,一个男婴的啼哭打破了山野的寂静。父母为他取名邓述全,谁也没想到,这个贫寒农家的孩子,日后会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开国少将。
1918年寒冬,大别山深处的麻城县云雾山村,一个男婴的啼哭打破了山野的寂静。父母为他取名邓述全,谁也没想到,这个贫寒农家的孩子,日后会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开国少将。
12岁那年,邓岳赤着脚追上红军队伍。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中,这个"红小鬼"扛着比他还高的步枪,在枪林弹雨中穿梭。16岁升任连长时,他率部执行掩护任务,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连续击退敌军五次冲锋。当疲惫不堪的战士们撤下阵地时,暴怒的团长以"指挥不力"为由要执行枪决。
刑场上,詹才芳将军飞马而至:"这孩子我要了!"从此,邓岳成了詹才芳的警卫员。
长征路上,疟疾与饥饿如影随形。上级给了他十块大洋让其离队休养,他却将钱塞回首长手中:"死也要死在队伍里!"在松潘草地,高烧不退的他昏倒在沼泽边,陈赓将军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他。这位日后的共和国大将,与小战士互相搀扶着走出绝境,演绎了红军史上最动人的生死情谊。
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邓岳从抗大熔炉走出,在冀南平原展开游击战。他指挥的林南战役中,巧妙运用"围点打援"战术,将日军精锐联队分割歼灭。1944年入中央党校学习时,毛泽东接见这位年轻指挥员:"听说你打仗像小老虎,要多读书,虎添双翼才能飞得更高。"
1961年邓岳(左)与政委任荣(由)
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邓岳迎来军事生涯的巅峰。他率领的东北野战军3纵7师,在四保临江战役中如狂飙突进,连续攻克敌军据点。
1947年3月,"东总"评价:"南满最强师,善攻坚夜战,作风勇猛。"辽沈战役中,他亲率突击队炸毁锦州配水池工事,直捣廖耀湘兵团指挥部。
平津战役的廊坊机场,他指挥部队以伤亡百人的代价,一举摧毁敌机21架。从松花江到海南岛,他的部队被赋予"暴风雨部队"的美誉。
1950年10月19日黄昏,鸭绿江畔寒风凛冽。邓岳率118师作为首批入朝部队,在两水洞设下"口袋阵"。
25日清晨,南朝鲜军第六师的车队毫无戒备地驶入伏击圈。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轻重武器同时怒吼,美军顾问拉塞尔少校在日记中写道:"中国人像从地下冒出来的魔鬼,子弹像雨点般倾泻。"这场战斗全歼敌军一个营,生擒美军顾问,缴获火炮12门。彭德怀司令员亲自致电嘉奖:"首战告捷,打出了军威国威!"经党中央批准,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第五次战役中,邓岳指挥两个团突破南韩六师防线,354团三营孤军深入敌后60公里,与英军27旅展开血战。当浑身浴血的战士们突围归来时,邓岳含着热泪拥抱这些钢铁汉子:“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7月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邓岳在朝鲜战争中战功赫赫,升任40军副军长,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邓岳与夫人韩君
1960年,邓岳调任38军军长,成为首位从外部队调入的"万岁军"主官。他深入基层连队,与战士同吃同住,带出了"能打硬仗、善打恶仗"的作风。
"文革"期间,面对林彪的拉拢,他正色道:"我只听党中央的命令。"1975年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后,他致力于部队现代化建设,推动陆军机械化转型。
离休后的邓岳将军生活简朴,常穿着打补丁的军装。2000年4月,他在沈阳病逝前,叮嘱家人:"丧事从简,不要给组织添麻烦。"遵照遗愿,这位从大别山走出的将军,将骨灰撒在了他战斗过的鸭绿江畔。
从12岁的"红小鬼"到共和国少将,邓岳的一生是中国革命的缩影。他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激励着后来者奋勇前行。
来源:内向的艺术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