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营销圈:女性叙事与春季氛围 | 趋势案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3:31 1

摘要:在消费市场瞬息万变的当下,品牌营销正经历着深刻变革。2025年3月,从妇女节的情感深耕,到春日营销的文化与场景融合,再到抽象营销的趣味突围,以及巨物营销的视觉冲击,各大品牌以多元创新举措,不断探索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为品牌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消费市场瞬息万变的当下,品牌营销正经历着深刻变革。2025年3月,从妇女节的情感深耕,到春日营销的文化与场景融合,再到抽象营销的趣味突围,以及巨物营销的视觉冲击,各大品牌以多元创新举措,不断探索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为品牌发展注入新活力

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品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更体现了它们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引领消费潮流方面的不懈努力。

01

妇女节以真实与共情重构女性叙事

在当今“她经济”热度持续攀升的时代背景下,女性消费者的市场影响力日益凸显,品牌在妇女节的营销叙事也呈现出愈发多元化的态势。今年,各品牌在肯定女性自身价值的核心主题之上,更注重挖掘每个细节中的温情与关怀,力求以更具温度、深度和创意的方式与女性消费者产生共鸣。

SK-II《素的,我敢》——素颜之美,底气之选

2025年妇女节期间,SK-II通过展现素颜的生活方式,鼓励女性勇敢做自己。在《素的,我敢》短片中,携手全新品牌代言人张钧甯,运动博主粉红霏菲,化妆师时一,创意总监Gabby等进行无底妆拍摄,通过女性群像向更多女性消费者传递美不应该被定义的思想。

广告中的张钧甯、汤唯、粉红霏菲等女性,展现了不同身份和背景下,如何通过健康的肌肤状态,自信地展现自我,无需依赖外在修饰。SK-II以这场广告宣传传达了一种全新的女性力量——真实的美丽,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自信,而非妆容的掩饰。通过这样的品牌创意,SK-II不仅提倡健康的美丽理念,也呼吁女性勇敢地做回自己,赋予她们每个瞬间的自信与力量。

珀莱雅《当她开始打破边界》——从个体觉醒到社会共振

而珀莱雅再次以“性别不是边界线”为主题,推出了深入人心的创意营销。通过短片《当她开始打破边界》,珀莱雅不仅探讨了女性在职场、生活中的多重挑战,更提出了“女性前行的力量来自何处?”的深刻命题。

这一话题延续了品牌长期关注女性议题的传统,同时将关注点从表层的性别讨论转向女性的真实感受与内心觉醒,其营销成功点在于其持久的品牌价值观和真诚的品牌态度,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推动社会进步与品牌共鸣的深度融合。

美团“特别爱自己”——数据洞察中的温暖关怀

在妇女节这一天,对于如何让它“过出节日的感觉,区别于日常”,美团想到了为女性提供一些具体爱自己的方式。平台提取过去一年女性用户3.8亿次搜索切片——"鲜花配送延迟吗""推拿套餐周末可用吗""宠物蛋糕定制"——挖到了很多动人的特别爱自己的方式,之后请刘晓庆以声音出演的形式,娓娓道来这些妇女节女性爱自己的方式。

美团以"需求翻译者"身份,将商业数据升华为情感备忘录,把普通消费行为重新编码成"自我关怀"的仪式,结合平台自身业务点,为女性们提供了这些让节日变得“不太一样”的体验,而这种“不太一样”就是“特别”。

这些品牌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妇女节营销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和范例,更体现了在“她经济”浪潮中,品牌对女性消费者的尊重与理解。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女性的支持与鼓励,让女性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与力量。

02

打造春日的仪式感

在万物复苏的2025年春日,品牌营销已从“季节限定”的表层符号消费,转向以文化为锚点、场景为舞台、用户共创为核心的价值重构。当消费主义浪潮退去,唯有将产品转化为“情感存储器”的品牌,才能在用户心智中栽下穿越周期的常青树。

饿了么X快手:祝愿你走向春天——春日觉醒的营销叙事

在春分这一冷暖分界的节点,饿了么携快手特色达人“麦子阿姨”推出温情短片,用节气连接自然时序,用人物连接时代情绪,完成了一次“春日觉醒”营销叙事。

麦子阿姨,这位65岁的河南农村妇女,因一句“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全网爆红。从“为家庭而活”到“为自己而活”,这种反差与勇气天然具备传播张力,成为品牌借势的优质载体。结合麦子阿姨的故事,饿了么将春分从自然节气升华为人生隐喻。短片以麦子阿姨“找春天”的轨迹串联春分物候——老树新芽、江南春菜、香椿炒蛋,既传递出饿了么汇聚时令鲜食的功能心智,也在麦子阿姨的“往前走”中,将“跨过春分,走向新生”的口号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选择。

短片中的“你”,既是麦子阿姨,也是千千万万心怀美好的普通人。通过联合快手发挥达人的真实内容力与破圈传播力,饿了么将平台服务嵌入用户的“生命节拍”中,表达“每个人都值得一场‘自我更新’,而快手愿成为这场旅程的陪伴者”,实现与跨圈层人群的对话与共鸣。

霸王茶姬×提森博物馆——艺术、茶饮与春日一体

春日之际,霸王茶姬与马德里提森·波涅米萨博物馆的联名合作,以艺术为媒、茶饮为介,打造了一场跨越东西方文化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品牌将提森馆藏的梵高《星空》、莫奈《睡莲》等经典画作融入杯身设计,推出“春日艺术限定系列”,将艺术美学与茶饮工艺深度结合。

这一系列不仅延续了品牌“产品身份证”的健康标注理念(如热量、GI值等数据透明化),更通过“艺术+科技”的双重创新,打破了传统联名局限于视觉符号的桎梏,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与美学的双重需求。这次联名成功地将艺术、茶饮与春日氛围融为一体,为消费者带来了一场独特的感官盛宴,在春日营销中可圈可点。

ubras×刘雯——春日蕾丝,唤醒自在之美

内衣品牌ubras携手超模刘雯,以“春日蕾丝”系列重构产品感知维度。系列以蕾丝元素为设计主线,融入香草、花卉等自然图案,通过精密刺绣和立体针法工艺,既保留蕾丝的轻盈质感,又实现服帖隐形的穿着效果。短片采用触觉影像技术:观众指尖划过屏幕中的蕾丝特写时,手机会根据面料纹理产生差异化震动反馈,以“春日蕾丝”系列为核心,通过春日植物生长的意象,隐喻女性身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递 “舒适即自由”的品牌主张。

在消费主义浪潮退去后,那些能将产品转化为“情感存储器”的品牌,才能够真正在用户心智中扎根生长。随着春日营销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未来会有更多品牌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富有文化内涵、情感共鸣的消费体验,让春日营销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温暖而长久的纽带。

03

用猎奇的有趣沟通,实现品牌年轻化

“搞抽象”,这个词似乎变成了万能回复词,万物皆可抽象,以前的“抽象”是娱乐至死,用荒诞的方式宣泄自身情绪、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和贬义。但在2025年,抽象文化有了新的释义,指的是用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沟通变得更猎奇有趣,主打一个“颠颠的才对味”

马龙x舒化奶——废话文学的精髓

最近奥运冠军马龙成为了舒化奶的代言人,紧接着双方就携手推出了一系列抽象且洗脑并让人笑喷的文案,把废话文学的精髓给拿捏住了。最重要的是,抽象的文案旁,是一身白色西装一本正经骑着白马,从神情到造型都相当板正的马龙,莫名地就给人一种十分好笑的感觉。

不抽象的广告,起不到好的宣传效果,一本正经的马龙,抽象且废话的文案前后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成功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让人不知不觉间记住了舒化奶的核心卖点。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强化产品卖点,相比于传统生硬的广告宣传,能够更轻易地在用户心中留下深刻的产品印象,那份巨大的反差感又能吸引一批追求新鲜感的用户的关注,让用户牢牢记住品牌。

霸王x秃头大卫——精准踩中了2.5亿脱发人群的痛点

最近,一条霸王洗发水联名礼盒的开箱视频火了。一边是国民防脱老字号,一边是全网玩梗的秃头表情包顶流,这场品牌联名看似无厘头,却精准踩中了2.5亿脱发人群的痛点。这是霸王洗发水与独立艺术家居品牌「Udoland有独」联名,共同推出「祝你头顶茂盛霸王香薰蜡烛礼盒」。但里面的东西有点抽象,是黑发大卫香薰蜡烛、霸王黑芝麻洗发水、可替换大卫头瓶盖、毛绒假发。

开盒的标语就很灵性,“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未秃头”,精准踩中年轻人的「发量焦虑」与「抽象基因」,把「脱发」玩成社交货币,让「护发」变成全网狂欢。这波操作精准戳中了年轻人爱玩梗、搞抽象的心思,直接把礼盒送上热搜,大家纷纷下单要给朋友来一套。

互联网时代,品牌想要跟上年轻人的节奏,就需要去了解年轻人的行为喜好,过去的品牌讲究正经,害怕过于跳脱会伤害到品牌形象。但这也让大众容易形成一个刻板印象,认为品牌过于老化不够年轻,从而渐渐被用户所抛弃。现在很多品牌开始玩起抽象,反而是一种与年轻人打成一片的绝佳方式,在开玩笑、整活的过程中,其实也把品牌知名度、形象做了一波正面传播了。

04

品牌新玩法:巨物视觉冲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想到引起消费者注意,把产品放大似乎非常有用。让产品化身成为强有力的视觉符号,就能迅速获得人群的视线和注意力。于是一个接一个的品牌走上了“显眼包”赛道,5米开外都能看到品牌的巨大装置。

阿迪户外新广告——偏要出头

前段时间,阿迪达斯打出了一句新口号:偏要出头。圈主当时还不太懂是什么意思,直到刷到了阿迪的新户外广告。原来「出头」,指的是出「鞋头」。除了“偏要出头”的“巨型鞋头”,旁边的街头还有一个长得“巨型鞋盒”的快闪店。

此次营销活动则是阿迪达斯宣传旗下产品“贝壳头”Superstar2的重要环节,2025也被阿迪达斯定为“贝壳头”大年,推出大量新款及营销活动。除了上海,阿迪达斯还在武汉江汉路、香港铜锣湾这些热门街区,都投放了「巨型贝壳头」、「巨型鞋盒」的户外装置,吸引大众视线。虽然说巨物营销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营销方式,但如果能在其中融入不一样的花样,用独特的方式来呈现,依旧能带来强力的视觉冲击和品牌记忆点。

可口可乐推出巨型装,网友:酱油哪家的?

俗话说,一瓶可乐可以找回快乐如果不够,那就再来一瓶,最近可口可乐推出了一款巨型可乐,让快乐直接翻倍,其实这个巨型装可乐,是可口可乐在小红书平台发起的互动抽奖活动奖品,属于非卖品并不出售,所以说论话题度这波属于是到位了。

这种"非卖品+社交平台互动"的模式具有多重优势。首先,巨桶独特的造型和限量属性能够制造稀缺感,引发用户的好奇心和分享欲望;其次,通过小红书这一以年轻用户为主的社交平台开展活动,能够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而抽奖机制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参与度,扩大品牌曝光。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还能通过用户自发的内容分享形成二次传播,实现营销效果的指数级增长。同时,这也体现了可口可乐在数字化营销时代,积极拥抱新媒体、探索年轻化营销策略的品牌创新精神。

巨物营销是通过超乎寻常的大型装置和线下互动体验,创造出无法忽视的存在感引起大众好奇心的一种策略。不仅能在社交平台上引起广泛传播与讨论,加深品牌印象提升市场影响力。也让消费者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品牌信息的接收,让大家能清晰的感知到产品的卖点和价值,从而与品牌建立起情感链接。在趣味性的互动中,为品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025年3月的营销案例,展现了品牌在不同营销领域的创新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展现更多月度、季度营销盘点,助力各个品牌找准趋势热点所在。

来源:肖明超-趋势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