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倒数第一”试卷又火了,老师无奈:这娃智商太高,教不了

B站影视 2024-12-03 11:49 2

摘要:小孩子想象力丰富,脑洞大开,思想不受拘束,总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在答题和写作业方面,也是一不小心就跑偏了,让老师和父母看了啼笑皆非,不知道如何是好。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你家有小学生吗?你会经常查看他的作业或试卷吗?

小孩子想象力丰富,脑洞大开,思想不受拘束,总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在答题和写作业方面,也是一不小心就跑偏了,让老师和父母看了啼笑皆非,不知道如何是好。

看了一个刚上一年级小豆丁的卷子,豆芽妈妈也是忍不住笑意。奶奶家养了很多家禽,后面让列举例子,都有些什么,他居然写了爸爸、妈妈,还有爷爷

求全家人看后的心理阴影面积。只能说童言无忌,都别往心里去。

小孩子的世界真的非常简单,非黑即白,非男即女,剩下的,就真的“不知道是男是女“了。

他们也很无辜,一不小心就透露了自己的小心思。

明明升国旗时要奏“国歌“,硬是被孩子解读成“揍不听话的孩子”,还真挚的说,我们要乖乖的。

这是分分钟要送走老师的节奏。

面对小学生的脑洞大开,有时候老师也很无奈,看到试卷上千奇百怪的答案,老师们也是分分钟被气成心梗、直接送到ICU病房。

来看这个小同学的试卷,题目要求是将下面数字倒着写在方框里,他做到了,把一行数字“倒着”写进去,真•阅读理解。

估计这位小学生最多是个学前班的水平,他是真的不明白“倒着写”和“倒着”的区别。

看到他的答案,豆芽妈妈重新读了一遍题,也是傻傻分不清楚,孩子理解没毛病,答题也没毛病,小孩子的世界,谁了解呢,也许从他的视角来看,正确无疑呢。

问,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大?

这真是把孩子难为住了,估计是忘记圆的面积公式了?他灵机一动,在试卷上用双手比划了一个圆的大小,回答“我想大概这么大”。

下面这个还是个数学问题,说计算器上的数字1和数字8坏了,要计算下面这个乘法怎么办?

其实,这类应用问题挺难的,豆芽妈妈当年在小学学类似的数学问题,都学不明白,诸如什么出水管进水管同时放水,什么时候都蓄满水池;

两个孩子相向、同向的跑,多久能相遇”?

还有就是这类,部分数字被颠倒了、看不见了,怎么计算,真是当年的噩梦啊。

所以当看到这些小学同学写的答案:再买一个没毛病的计算器。

豆芽妈妈也是直接被逗乐了,这思维没毛病,活人总不能被那个啥“憋死“不是。

就是,估计老师看了会心情不好。如果啥都能用钱来解决,还坐在课堂上费力学习干嘛?

你以为只有数学老师会受此“暴击“吗,非也,其实受伤害最大的当属语文老师,来看看这些0分试卷,每道题被扣得一分不剩,别怪老师无情,实在是孩子太气人。

先来两篇作文,作为小学生的噩梦,从刚开始的组词造句子,到看图写话,到要写500、600百字的作文,小学生表示“我不会”啊。

写“我与书的故事”:

他直接说“此处省去600字”,气的老师没话说,直接给了个0蛋,还批注道“此处省去60分”。

一报还一报,苍天饶过谁。

让写“某人的一生”:

要求用平实的写作手法叙述,这位小同学用8个字,就结束了这个人的一生:他一生下来,就挂掉了。

这放在电视剧里,是活不过第一集开场10分钟的剧情啊。

照样子写反义词:

这位小学生应该是了解对仗的手法,他将两个词的词语分开来对,结果硬是给整成了四不像,老师这应该是夸你聪明呢,还是笨?

用关联词连接:

明明是一个励志故事,硬是被这个小学生组合成了恐怖小说的感觉,人们如果如此,该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情啊。

孩子,心里还是得多些正能量的东西,前后顺序不对,语境是完全截然相反啊。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并没有,孩子的试卷,没有更气人,只有出乎意料的最让人抓狂。

分析作者心理:

好端端一首思乡诗,被这个小同学如此解读,气得老师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愤慨的打了个大大的叉子,直接给了个0分,都不解气。

数学应用题:

小明口袋里有太多各种各样的糖了,小明吃了这么多,问小明有什么?

估计这位小同学看到这个题面,只有羡慕的份,小明可以实现“吃糖自由”,也太幸福了吧,还问现在有什么?

有糖尿病啊。

小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为什么总会有一些趣事发生在他们身上,这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才初具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一知半解,所以会弄出很多笑话出来。

正所谓,所说即所见。一般他们接触什么,就会形成对事物的看法,非常真实。

比如这道数学问题,妈妈给乐乐买一个新文具盒,花了6元5角,可以怎么付钱?

他回答:一是支付宝,二是微信支付。

这也太有画面感,一般挑选完商品去收银台结账的时候,收银员都会问出这个选择题。

用关联词造句,这位小学生不是对爸爸爱得太深,就是恨的太深,要不不是有这么强烈的情感,每个句子都是关于爸爸,也是实力坑爹,从此爸爸的形象在网上是荡然无存了。

你知道吗,孩子答题思路清奇的背后,其实还代表着他们的心声,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比如,渴望放假的心理,“最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放暑假”;

比如,不想考试的愿望,问为什么时候,都是因为不用考试;

比如,想得满分的请求,老师会给我打100分。

难怪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答案,老师总是很无奈的说,这些孩子智商太高,脑洞大开,实在是教不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老师还是对每个孩子抱有殷切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成才。

读过一本书《园丁和木匠》,非常具有教育孩子的现实意义和中肯意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两个悖论,一个是爱的悖论,一个是学习的悖论

爱的悖论是说,父母和孩子的两种紧张关系,一种紧张关系是依赖和独立:一方面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独立,一方面人类的童年其实需要进行漫长的依赖关系,才能完成分化;

一种紧张关系是一元和特殊,我们希望他们变得与众不同,但是在教养中却不自觉希望他具有普世性。

学习的悖论是说,你想让他好好学习、工作,前提是要让他好好玩耍。

混乱和无序是童年的主旋律,这也是孩子头脑的优势,在混沌中不断进化发展,有了大量的可能性。

孩子的童年很漫长,十三四岁之前都在过着这样的生活,可谓是持续了小学整个阶段,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了他们弄出学业上的可笑事,他们也通过这种混乱可笑的模式,在探索未来学习的可能。

给孩子更多的信任和自由度,让他成为他,通过更多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在玩耍中、探索中去学习。

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那个喝着咖啡,等待孩子成长的“园丁”,而非挥舞着斧子的“木匠”。

你小时候怕读书学习考试吗?你还见过哪些“离谱”的试卷答案?

来源:豆芽妈妈育儿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