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力”赋能新闻报道“吸睛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11:46 1

摘要:在新时代信息爆炸浪潮下,新闻宣传领域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宣传工作亟需解决的难题,便是如何让新闻报道在海量信息里快速抓住受众眼球。实践证明,巧妙运用文化元素,精心打造富有文化力的特色栏目,不失为提升高校宣传报道“吸睛力”的一条有效路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

原创作者:周新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4节气”栏目策划的成功实践

在新时代信息爆炸浪潮下,新闻宣传领域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宣传工作亟需解决的难题,便是如何让新闻报道在海量信息里快速抓住受众眼球。实践证明,巧妙运用文化元素,精心打造富有文化力的特色栏目,不失为提升高校宣传报道“吸睛力”的一条有效路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独具匠心地策划了“24节气”栏目,将传统节气与多元报道对象、多样报道内容深度融合,为高校新闻宣传报道注入了全新活力,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气象。

紧扣节气时令,激发新闻“鲜活力”

新闻的时效性,决定着新闻的关注度与影响力。南航“24节气”栏目,巧妙地以节气作为精准的时间锚点,紧密结合当前的宣传面报道点,激发起新闻的“鲜活力”。

惊蛰时节,春雷滚滚,万物复苏。栏目推出退休教师郭荣伟投身发动机进气道领域研究的故事——“春雷动,万物荣 ▏他带领南航进气道不断攀登科研高峰”。郭荣伟教授团队似惊蛰前默默蓄力的万物,在漫长岁月里潜心钻研,一朝突破,带来发动机发展的明媚春天。报道完美契合惊蛰节气的氛围,生动地展现出老一辈科研人矢志不渝的坚守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原本略显陈旧的科研故事,在节气的巧妙包装下,重新焕发“鲜活力”。

清明,本就是追思缅怀的时节。栏目推出南航首任院长吴继周的报道——“60 年前,他首倡第一流”。在这个特殊节气,报道引领师生回溯往昔、缅怀先辈,回顾南航发展脉络。尘封已久的校史故事,在清明时节的烘托下,既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又洋溢着“鲜活力”,让人沉浸其中,感慨万千。

夏至,阳极之至,万物繁茂至极。栏目聚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报道——“锻造‘芯’力量,他们向‘极致’进发!”。学科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技术突破、勇攀“极致”高峰的豪情壮志,与夏至所蕴含的蓬勃生机相得益彰。在夏至节气的映衬下,学科发展的蓬勃态势与进取精神愈发凸显,新闻也因此充满了强烈的吸引力与新鲜感,牢牢抓住了受众的眼球。

贴近校园生活,赋予新闻“生命力”

南航“24节气”新闻推送扎根校园生活,将校园生活的丰富素材与节气文化紧密相连,为新闻赋予了浓郁的“生活气”和蓬勃的“生命力”。

立夏,万物繁茂生长。栏目推出数学学院戴华教授的报道——“立夏繁盛 ▏35载讲台耕耘,他酿出了‘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戴华教授35年教育生涯,助力学生成长,推动学科发展,与立夏生机盎然呼应。师生在熟悉的校园人物身上,深切感受到师者传承知识与精神的强大力量,新闻的生命力跃然纸上。

小满,有小得盈满之意。栏目推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首任院长陶杰教授的故事——“小得盈满,他与学科热爱相伴”。陶杰教授因材料科学而来,为学科发展倾心付出,“小得盈满”映射其多年的付出与收获。这种将校园人物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新闻不再空洞乏味,而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富于“生命力”,极易引发受众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

冬至,南航校园有师生包饺子过“南航年”的传统。栏目推出应景报道——“有‘味道’的冬至:热气腾腾的饺子来喽!”。该新闻推送从校园生活细微处出发,展现师生间温暖互动,传递了师生情谊。此类新闻摆脱了生硬刻板,充满了生活气息与生命力,瞬间走进受众内心。

深挖文化内涵,提升多元“融合力”

节气文化,凝聚着古人智慧,散发出迷人魅力。南航“24节气”栏目深度挖掘节气文化内涵,巧妙地将节气与人物、学科、课程、教材等校园元素融合,全面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融合力”,为新闻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雨水,象征降雨开始、万物萌动。栏目推出“飞机大部件装配虚拟仿真实验” 课程报道——“来!教你装配大飞机!”。这门课程恰似知识的春雨,滋润着学生们探索航空制造领域的热情,与雨水节气所蕴含的生机与希望完美契合。课程为学生开启了航空知识技能提升的大门,其意义与节气内涵紧密交织,极大地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融合力与思想性,让读者在了解课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节气文化的独特魅力。

春分,开启万物生长序幕。栏目推出教材《现代工程图学》报道——“这本工程师语言‘秘籍’,让小白成高手!”。将教材比作开启工程设计与表达大门的钥匙,恰似春分开启万物生长的序幕。学生借助教材在工程领域播种知识、实现跨越,教材对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性与春分节气内涵高度契合。新闻报道在知识与文化的交融呈现中,提升了“融合力”。

芒种,耕耘与收获并存。栏目推出化学学科发展的报道——“他们在能量积聚中‘催化’学科的丰盈”。芒种时,农人们以辛勤劳作迎来收获,恰似师生们辛勤耕耘,迎来学科建设新高度。学科发展与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机融合,无疑也提升了新闻的文化性,让受众感受到学科发展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小结语:

南航“24节气”栏目推送,紧扣节气时令,让“旧闻”在节气的滋养下重获新生,新闻的“鲜活力”得以显著提升;它贴近校园生活,将校园中的人物与事件巧妙融入节气文化,成功引发师生的情感共鸣,赋予新闻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蓬勃的“生命力”;它深挖文化内涵,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校园多元内容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新闻的“融合力”与思想性。这种借助传统文化提升新闻“吸睛力”与“宣传力”的创新方式,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新范例,值得各高校多加实践,共同开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介绍:

周新华,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记者、编辑,副研究员,从事新闻宣传、校报编辑,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获各级各类好新闻奖85项。其中,一等奖21项、二等奖35项。在《光明日报》《科学时报》《中国教育报》等10多家社会媒体刊发新闻稿50篇次。

来源:华文融媒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