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党建工作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梳理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某开发区党工委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兑现慢"问题,创建"红色店小二"服务品牌,将党建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
党建品牌创建的工作方法与实践路径
一、精准定位:明确品牌创建的核心价值
1. 需求导向定位法
开展党建工作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梳理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某开发区党工委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兑现慢"问题,创建"红色店小二"服务品牌,将党建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
2. 资源整合定位法
系统分析区域内红色资源禀赋,提炼特色文化基因。如井冈山某街道党工委依托革命旧址群,打造"红色传承先锋岗"品牌,设计"重走挑粮小道""微党课擂台赛"等特色活动。
3. 对标先进定位法
建立"双对标"机制,既对标中央党建工作要求,又对标行业标杆单位。某央企党委对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创建"匠心筑梦"品牌,设置党员创新工作室、技能比武大赛等载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体系构建:打造"三位一体"品牌架构
1. 品牌理念体系
制定"1+3+N"理念框架:1个核心价值(如"红色引擎"),3个支撑维度(服务、创新、先锋),N个具体项目(党员志愿服务队、技术攻关小组等)。某高校党委构建"三全育人"品牌体系,涵盖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文化浸润等模块。
2. 制度保障体系
建立"四步工作法":年初制定创建方案→季度召开推进会→半年开展中期评估→年度进行考核验收。某区直机关工委出台《党建品牌管理办法》,明确品牌申报、培育、认定、推广的全流程标准。
3. 传播矩阵体系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传播网络。线下建设品牌展示馆、文化长廊,线上开发微信小程序、党建APP。某街道党工委打造"智慧党建"平台,设置品牌动态、党员风采、群众评价等互动模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实施路径:创新"五化协同"推进机制
1. 项目清单化
制定品牌创建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验收标准。如某国企党委将"红色领航工程"分解为12个具体项目,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
2. 活动载体化
设计"主题党日+"特色活动,将品牌理念融入日常组织生活。某社区党委开展"红色议事厅"活动,每月固定一天组织党员群众共商小区治理难题。
3. 服务精准化
建立"党员责任区""先锋示范岗"等制度,推行"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三亮行动。某医院党委设立"党员名医工作室",实行挂牌服务、患者评价机制。
4. 成效可视化
制定品牌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组织力、影响力、群众满意度等量化指标。某非公企业党委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每年开展品牌建设成效专项审计。
5. 创新常态化
建立品牌迭代升级机制,每年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某互联网企业党委根据员工需求变化,将"红色直播间"升级为"云端党建综合体",开发在线学习、志愿服务等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保障机制:健全"四位一体"支撑体系
1. 组织保障
成立品牌创建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某省国资委党委设立党建品牌建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
2. 经费保障
设立品牌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管理。某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党建品牌创建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
3. 人才保障
实施"双培养"工程,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品牌建设带头人。某科研院所党委建立"导师制",由资深党员专家结对指导青年党员。
4. 考核保障
将品牌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某市直机关工委将品牌创建成效与单位年度评优、干部晋升直接挂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实践启示
1. 把握三个关系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传统优势与时代特色的关系,党建引领与业务融合的关系。
2. 实现三个转化
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创新活力,服务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3. 建立长效机制
完善品牌维护、动态管理、成果转化等制度,确保品牌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笔尖上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