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24日,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及为民网收到湖南影酷传媒有限公司(下称“影酷传媒”)实名投诉,指控湖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下称“湖南福彩中心”)在无书面通知、无合法理由的情况下,单方面终止《2024年新媒体建设运营项目采购合同》
2025年2月24日,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及为民网收到湖南影酷传媒有限公司(下称“影酷传媒”)实名投诉,指控湖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下称“湖南福彩中心”)在无书面通知、无合法理由的情况下,单方面终止《2024年新媒体建设运营项目采购合同》。
据投诉材料显示,自2024年12月合同终止至今,湖南福彩中心对影酷传媒提出的书面质询、协商请求均未予回应,导致企业面临前期投入损失、商誉受损等连锁风险。
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更折射出公共服务机构在市场化合作中的规范性与商业契约精神的缺失,引发公众对公益彩票资金公信力的质疑。
事件脉络:从合作签约到单方毁约
2024年6月25日,影酷传媒通过公开招标程序,与湖南福彩中心签订为期一年的新媒体运营合同,服务内容包括短视频制作、直播活动策划及公益宣传等。合同明确规定,单方解除合同需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明确约定了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标准 。截至2024年12月,影酷传媒已按约完成短视频136条(合同要求150条)、直播78场(合同要求120场)、派发礼品636个(合同要求2000个),部分任务完成度超90%,并提交23条视频及8期直播脚本审核 。
然而,2024年12月9日,湖南福彩中心宣传部突然以口头通知形式要求立即终止合作,既未出具书面解约文件,也未说明具体事由。此后三个月内,影酷传媒多次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联系项目负责人陈红副主任,要求支付到期服务费40.2万元及协商解决方案,但均未获实质性回应 。
争议焦点:单方解约的合法性存疑与程序瑕疵
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指出,从法律视角来看,湖南福彩中心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及合同条款,合同解除需满足法定或约定条件,而湖南福彩中心既未举证证明合作方存在违约行为,亦未履行书面通知义务,其单方解约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此外,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与验收程序均未得到执行,湖南福彩中心在收到40.2万元发票后拒绝支付,违反契约精神。影酷传媒因前期场地改造、设备采购及人员投入损失超百万元,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福彩中心需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湖南福彩中心作为湖南省民政厅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财政部备案的一级财政预算管理单位,其行为涉嫌违反《政府采购法》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三条,政府采购合同适用民法典,当事人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采购人终止合同需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并与供应商协商赔偿方案;第五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政府采购活动。然而,湖南福彩中心被指既未出具书面终止通知,也未启动法定协商程序。影酷传媒提供的往来邮件显示,其在2025年1月、2月三次发送《履约情况说明函》,均未获回复。这一行为涉嫌违反《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关于“采购人应及时处理供应商异议”的规定。湖南福彩中心的消极应对态度,不仅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更可能构成对公共资金使用的监管失职。
湖南福彩中心此前在2024年新媒体宣传类项目中多次采用竞争性磋商模式,例如2024年4月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宣传项目(预算29.65万元)及2024年7月往来款项清理项目(预算24.71万元),均通过公开评审确定供应商并公示结果。影酷传媒的投诉暗示,其合同可能未进入公开采购流程,或存在“定向违约”——即通过非公开手段更换合作方。
制度反思:公益机构市场化合作的监管漏洞
湖南福彩中心的资金来源于彩民购彩款,本应接受更严格的监管,但此次事件,暴露出五大制度性问题。
其一,政府采购透明度困境。湖南福彩中心过往项目信息披露显示,其采购流程表面符合规范:公告发布、资质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均依法公示。然而,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隐形操作”难以监管,易滋生权力寻租空间。《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规定供应商可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质疑,但影酷传媒的经历表明,采购人“冷处理”可实质架空该制度。
其二,中小企业保护政策的执行落差。湖南省明确要求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若影酷传媒属中小企业,湖南福彩中心的违约行为可能违反《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关于“不得无故终止中小企业合同”的强制性规定。
其三,内部决策失范。湖南福彩中心宣传部单方面口头解约的行为,绕过了合同约定的决策流程,反映出机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失效 。
其四,信息公开缺位。合同终止后,福彩中心未向社会公布任何处理进展,违背了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披露义务 。
其五,监督问责滞后。尽管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在受理后,将投诉材料转交湖南省纪委省监委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但截至发稿前,湖南福彩中心仍未在法定15日答复期内作出回应,凸显跨部门协同监管的短板 。
行业影响:公益项目市场化运作的信任危机
该事件对公益彩票的公信力造成显著冲击。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共服务机构,湖南福彩中心的运营资金源于公众购彩支出,其行为直接关系彩民信任与公益资金使用效率。影酷传媒负责人表示:“我们理解政府采购可能存在调整需求,但程序正义是底线。无理由单方毁约、长期拖欠服务费,这种行为让彩民如何相信福彩资金的规范性?”影酷传媒的遭遇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多企业对与公益机构合作持观望态度。
福利彩票资金使用历来受公众关注,此次合同纠纷若涉及彩票公益金使用,可能加剧公众对资金滥用的疑虑,间接削弱公众对彩票公益属性的信任,影响购彩积极性。
治理建议:构建公益机构合作监管长效机制
为维护市场秩序与公益公信力,建议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启动专项调查: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对湖南福彩中心单方解约及资金拖欠问题展开全面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参考2024年长沙县融媒体项目经验,可要求采购人公开评审细则原始评分表及专家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法》及合同管理规定,推广合同全文公示制度,避免“阴阳合同”等违规操作,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强化契约约束:推行公益项目合同“双备案”制度,即合同签订后需同步提交纪检监察部门及财政部门备案。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公益项目履约情况进行独立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以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影酷传媒与湖南福彩中心的纠纷,折射出政府采购领域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割裂。当“合法流程”成为权力任性的保护伞时,需通过制度重构打破“合规性陷阱”。唯有将供应商权益保障嵌入采购全流程,方能真正筑牢公共资金使用的防火墙。
执笔人:刘耀华 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主任、吴佳琪 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疑案研究部副主任
来源: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