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为何都是双根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12:00 1

摘要:小吃师傅炸油条的时候都是将两根面条粘在一起,抻长后放入油锅。油条一下锅就迅速膨胀,“滋滋” 作响,再用筷子不时翻动,油条逐渐变得金黄,刚炸出来一口,酥脆有嚼劲,搭配豆浆,美味极了。

早晨起来,从北方街头到南方巷尾,油条加豆浆,永远是我们早餐的经典之选。

小吃师傅炸油条的时候都是将两根面条粘在一起,抻长后放入油锅。油条一下锅就迅速膨胀,“滋滋” 作响,再用筷子不时翻动,油条逐渐变得金黄,刚炸出来一口,酥脆有嚼劲,搭配豆浆,美味极了。

不过,信细心的您有没有想过这么个问题,为啥炸油条大体上都得是两根一起炸?

有盆友马上抢答:

这不是跟南宋大奸臣秦桧有关吗?

岳飞精忠报国,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屡立战功,却被秦桧以 “莫须有” 的罪名陷害于大理寺内的风波亭。这一消息传出,百姓们对秦桧夫妇的行径义愤填膺,恨之入骨。

临安城有个卖早点的点心师傅,听闻岳飞的悲惨遭遇后,怒不可遏。他灵机一动,将面团搓成两个小人的形状,分别代表秦桧和王氏,然后把它们背对背粘在一起,丢进滚烫的油锅里炸,还大声吆喝:“快来吃油炸桧啦!”

这新奇的举动和响亮的叫卖声,瞬间吸引了众多路人。大家纷纷围过来,得知缘由后,都拍手称快,竞相购买。吃的时候,人们一边咬着 “油炸桧”,一边痛骂秦桧夫妇,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这种做法很快就流传开来,各地百姓纷纷效仿,“油炸桧” 也逐渐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早点,后来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油条。因为它起源于对秦桧夫妇的痛恨,所以两根相连的炸法便一直保留下来,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其实这个流传了几百年的说法只能算是民间传说。

据考证,油条的雏形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北魏贾思勰所著的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有记载,时间至少早南宋590多年。

书中提到了一种名为 “寒具” 的食品,制作方法跟现代油条大有相似之处。大致是用糯米粉与蜂蜜水等混合,揉成面团,将面团切成小块,再将小块面团牵挽成筷子粗细的长条,放入油锅中炸制而成。因在寒食节期用,被称为 “寒具”。

历经发展到了唐朝北宋,出现了一些更加趋近油条的食品,比如 “环饼” 有文献记载其形状 “如饼样,中空”。美食家们又在面团的配方中加入了盐、碱、矾等物质,让油条的口感变得更好。

所以,可以断定,岳飞之前,油条早已有之。

另外有种说法我看到,说之所以这么炸,跟我们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有关。

世间万物皆可分为阴阳两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两根油条一起炸,一阴一阳,寓意着和谐、平衡。两根油条相连,在制作过程中,相互支撑、共同膨胀,炸出的油条更加饱满、美观,或许也暗合了人们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可能也有些道理吧?不过我问了一下厨师,他说单独炸一根油条,由于面团较薄,在热油中容易快速膨胀,导致外皮迅速炸焦,而内部还未熟透。

两根油条叠在一起,中间有一定的空隙,热油能够均匀地渗透到油条内部,起到平衡,使得油条在炸制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炸出的油条不仅外皮酥脆,内部也松软可口。

换言之,两根一起炸可以提高制作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炸出更多的油条,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

的确,春节以前家里自个炸传统的面食,馓子猫耳朵蒜蓉枝啥的,大体上都用了这个方法,代代传承,体现了咱们古代传统面点师傅的智慧。

最后,请注意,我一直说大体上油条炸的时候是两根粘一起,意思就是还真有单根炸的油条。

前段时间我去曾经北宋的都城开封杠子油条就是单根的。

来源:大力侃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