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头部集团业绩谁在领跑,谁掉队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23:05 1

摘要:曾经在奢侈品店里挥金如土的富人们,到了2024年开始捂紧钱包了。据国际咨询公司贝恩相关报告显示,奢侈品市场的客户群首次出现萎缩,全球奢侈品消费者从2022年的4亿人减少至2024年底的3.5亿,流失约5000万名客户。

奢侈品集团2024年度业绩盘点!

曾经在奢侈品店里挥金如土的富人们,到了2024年开始捂紧钱包了。据国际咨询公司贝恩相关报告显示,奢侈品市场的客户群首次出现萎缩,全球奢侈品消费者从2022年的4亿人减少至2024年底的3.5亿,流失约5000万名客户。

报告还指出,2024年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约为1.48万亿欧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同比下降1%-3%。市场趋势放缓,导致品牌业绩两极分化,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品牌实现了增长

面对消费群体的收缩和增长压力,头部品牌表现各异:有的仍保持稳健增长,有的则面临挑战,增速放缓甚至业绩下滑。那么,LVMH、Kering、Hermès等全球奢侈品集团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如何?谁在逆势扩张,谁又在承压调整?让我们从具体数据中寻找答案。

LVMH集团

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路威酩轩)集团2024全年业绩报告显示,其销售收入在有机基础上实现1%的增长,达到846.83亿欧元。不过,该集团经常性营业利润自2020年以来首次下降,在有机基础上下降14%至195.71亿欧元,主要受到增长放缓、成本增加和产品价格几乎未变的压力。

按具体业务来看,时尚与皮具业务的稳健表现,得益于其产品的强大吸引力,营业利润率保持在卓越水平;香水业务势头强劲,尤其是Dior的Sauvage香水表现突出,继续稳居全球最畅销香水之首。

葡萄酒与烈酒部门的表现,反映了自2023年开始的需求正常化趋势仍在持续;所有钟表与珠宝品牌推出了众多创新,并在传播和门店演变方面持续投资;精品零售部门方面,Sephora(丝芙兰)表现卓越,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就地区来看,欧洲和美国收入增长;日本因货币疲软而表现出色,增长尤为突出。中国市场方面,尽管前几个季度有所改善,但表现仍然低迷,LVMH在以大中华区为首的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的销售额全年下降了11%。

尽管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该集团依然积极调整策略,继续探索中国市场。以Louis Vuitton品牌为例,2024年,品牌在南昌武商MALL开出全新门店,广州太古汇专卖店焕新开业。还有路易威登巧克力专卖店亮相前滩太古里;中国首家路易威登家居空间登陆北京国贸商城。

此外,2024年10月,Louis Vuitton品牌关闭了位于沈阳卓展购物中心的门店,该品牌在沈阳的门店仅剩万象城一家。而LV的撤店,也使得该商场面临在奢侈品业态越来越弱的局面。与此同时,位于昆明恒隆广场的LOEWE精品店也已关闭,其是该商场开业的首批奢侈品门店,也是LOEWE在昆明的唯一门店。

Kering集团

2月11日,法国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Kering)发布了2024财年全年。据悉,该集团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2%至171.94亿欧元。就盈利能力而言,2024财年经常性营业利润总额为25.54亿欧元,同比下降46%,而2023年为24.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2%至11.33亿欧元,经常性净利润同比下降57%至13.1亿欧元。

按地区看,亚太(除日本)营收同比下降23%至52.22亿欧元,占集团营收比重30%;西欧市场营收同比下降9%至49.95亿欧元,占比29%;北美市场营收同比下降11%至40.95亿欧元,占比24%。不过,日本市场营收同比增长9%至14.23亿欧元,占比8%,为表现最佳的市场;世界其他地区营收同比增长3%至14.59亿欧元,占比9%。

就品牌而言,2024年,Gucci(古驰)营收76.5亿欧元,在报告基础上下降了23%,在可比基础上下降了21%;。Yves Saint Laurent(圣罗兰)2024年的营收为28.81亿欧元,在报告基础上和可比基础上均下降了9%;Bottega Veneta(葆蝶家)的营收为17.13亿欧元,在报告基础上增长了4%,在可比基础上增长了6%。

开云眼镜(Kering Eyewear)和企业业务(包括开云美妆 Kering Beauté)方面,总营收为19.41亿欧元,在报告基础上增长了24%,在可比基础上增长了8%。其中,开云美妆(KeringBeauté)的全年营收为3.23亿欧元,Creed品牌已全年并表;开云眼镜(Kering Eyewear)全年营收为16亿欧元,在可比基础上增长了6%。

2024年7月,Gucci无锡恒隆广场精品店重装开业,全新增设的二层空间,带来成衣、手袋、鞋履等品类产品,GUCCI LIDO系列同步登陆。9月,Bottega Veneta全新精品店亮相北京SKP,女装精品店以橱柜陈设,男装精品店呈现沉稳气质。12月12日,Balenciaga巴黎世家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开出迄今中国最大的品牌门店。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17日,Gucci宣布在一天之内关闭位于上海芮欧百货和新世界大丸百货的两家门店。这标志着,在其在中国至关重要的市场上海,Gucci的门店数量缩减至仅剩7家。

Hermès集团

法国奢侈品集团Hermès(爱马仕)公布的2024年度财务数据显示,该集团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3%达到152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5%。盈利方面,2024全年经常性营业利润为62亿欧元,营业利润率达到40.5%;净利润为46亿欧元,净利润达到30.3%。

2024年,除了腕表业务以外,所有业务领域均表现强劲。凭借生产能力的增加和强劲的需求,皮具和鞍具业务表现尤为出色;得益于成衣和鞋履的成功,成衣和配饰业务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得益于男女系列创作、材料和款式的多样性,丝绸和纺织品业务也取得了增长。香水和美容业务实现了稳定增长,爱马仕推出了新款女性香水Barénia,美容业务方面推出了Trait Hermès眼线和唇线系列。

按固定汇率计,2024年所有市场均实现了增长。美洲市场在2024年继续表现出色,爱马仕亚特兰大店焕新开业,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开出新店;欧洲市场也表现良好,法国南特店、意大利那不勒斯店重新开业,法国里尔新店开业。

得益于当地顾客的忠诚度,日本市场保持了稳定增长,开出东京麻布台山新店、东京银座区新店。2024年,除日本外的亚洲市场也录得了显著增长,尽管大中华区自第一季度末以来客流量下降,第四季度的增速回升至9%,新加坡的高岛屋店于10月在翻修和扩展后重新开业。

在中国,经扩建的深圳万象城店北京SKP店先后开业之后,沈阳万象城店也于12月重新开业。以深圳万象城店为例,该店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单层面积最大的爱马仕门店。该店整体设计理念汲取自深圳的创新精神,外立面覆以玉石色珐琅和陶瓷立柱,大型沿街落地窗户点缀着闪耀的绿色外墙,更以竹子的主题突出店内入口设计,陈列有爱马仕十六大产品部类。

Prada集团

3月4日,全球奢侈品企业Prada(普拉达)集团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数据显示,该集团净营收达到54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7%,远超市场水平;受同店销售及正价销量增长推动,零售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8%至48亿欧元。

报告期内,Prada品牌持续实现稳健增长,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4%至35.63亿欧元;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额同比激增93%至12.28亿欧元,继续大幅刷新历史新高,为近几年全球涨势最猛的奢侈品牌之一。

据官方透露,截至2024年底,Miu Miu品牌拥有直营专卖店147家,特许经营店6家;而在2021年底,直营专卖店为146家,特许经营店5家。这意味着,Miu Miu的高增长是在门店数量仅有微小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2025年,Miu Miu 预计将开设更多更多的零售空间,试图填补某些城市空白。

中国市场方面,第四季度实现低个位数增长,第三季度略微负增长,全年整体也是低个位数增长。Prada集团首席财务官Andrea Bonini表示,我们在中国消费者身上看到的是,他们希望在活动中购买,希望在旅游期间购买,除了VIC之外,这是我们两个主要观察到的事情。

去年7月,Prada沈阳万象城精品店焕新升级,带来两层全新空间。该店占地超1000平方米,展售男女成衣、皮具、鞋履、配饰及家居系列产品。9月,Prada在南京国金中心开设占地近700平方米的门店,销售男女成衣、皮具、鞋履和精品珠宝等系列产品。

Zegna集团

意大利奢侈品集团Ermenegildo Zegna(杰尼亚)公布的2024全年初步业绩数据显示,全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至19.47亿欧元。按部门表现来看,Zegna品牌2024年的销售额(在有机基础上)增长2.5%至13.49亿欧元;Thom Browne品牌2024年的销售额达到3.15亿欧元,在有机基础上下降20.8%;Tom Ford Fashion品牌销售额下降0.7%至3.15亿欧元。

从各地区表现来看,2024年,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销售额(在有机基础上)增长0.4%至6.8亿欧元,反映了ZEGNA品牌的强劲增长,但部分被Thom Browne品牌在批发渠道的负面表现所抵消;美洲市场销售额(在有机基础上)增长6.8%至5.25亿欧元。

大中华区全年销售收入录得5.09亿欧元,在有机基础上同比下降13.7%,占集团收入的26%,是集团的第三大市场。这一表现反映了充满挑战的消费环境,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地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Zegna品牌共有281家直营店(DOS),第四季度净减少4家,其中包括两家新开店(摩纳哥和武汉SKP),以及一些小型门店和奥特莱斯店的关闭。Thom Browne品牌共有116家直营店(DOS),第四季度净增10家,包括北京太古里的新店和一些加拿大门店从批发渠道转为零售渠道;Tom Ford Fashion品牌共有64家直营店(DOS)。

去年6月6日,杰尼亚全球首家ZEGNA CAFFÈ于上海兴业太古汇开业,毗邻杰尼亚精品店,由国际著名建筑师Patricia Urquiola打造,将自然元素融入其精致的陈列设计中,构建出自然、舒适与艺术并存的奢华体验空间。11月,Zegna全新门店登陆上海恒隆广场

而在近期,位于北京华贸中心的杰尼亚旗舰店已闭店,同步关闭的还有乔治·阿玛尼、安普里奥·阿玛尼旗舰店相继闭店,结束其长达17年的运营历史。

Hugo Boss集团

3月13日,德国时尚奢侈品集团Hugo Boss(雨果博斯)公布的2024全年财务数据显示,全年营收同比增长3%,达到创纪录的43.07亿欧元,这得益于“CLAIM 5”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BOSS和HUGO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整体业绩方面,Boss男装、Boss女装和Hugo品牌销售额均实现增长。其中,Boss男装2024年的销售额(按调整后的汇率)增长3%至33.29亿欧元。Boss女装2024年的销售额达到2.97亿欧元,按调整后的汇率增长3%。Hugo品牌销售额按调整后的汇率增长5%至6.82亿欧元。

从各大市场来看,EMEA地区受德国市场销售增长以及新兴市场的两位数增长推动,销售额同比增长3%。美洲所有市场均实现增长,尤其是在至关重要的美国市场,销售额录得高单位数增长,这一表现反映出全年稳健的增长势头。

亚太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2%,第四季度亦同比下降2%。尽管Hugo Boss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实现了高个位数增长,但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主要受当地消费需求疲软的影响。Hugo Boss公布了2025全年业绩展望,其中亚太地区的销售额预计将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受中国市场行业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影响。

今年初,中国首家BOSS旗舰店暨亚洲首间BOSS CAFÉ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开业,总面积超800平方米,挑高超18米的建筑外立面以品牌标识性的白色、驼色为主色调。门店内发售品牌最新系列及店内独家产品,融合尖端数字科技与奢华定制服务、咖啡和艺术等服务。

Moncler集团

意大利奢侈品集团Moncler Group(盟可睐集团)公布上午2024财年关键财务数据显示,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4%至31.09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7%,同时保持了稳健的29.5%EBIT利润率。

按品牌来看,2024年,Moncler品牌总营收为27.07亿欧元,以固定汇率计,较2023年相比增长了8%。Stone Island品牌总营收为4.02亿欧元,以固定汇率计,较2023年相比减少1%。不过,两大品牌Moncler和Stone Island的DTC(直面消费者)渠道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按地区来看,中国市场所在的亚洲地区(包括亚太地区、日本和韩国),Moncler品牌在营收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1%,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Stone Island品牌在该地区营收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3%,主要得益于日本市场的持续强劲表现以及中国市场趋势的改善。

截至2024年12月31日,Moncler品牌独立精品店(直接运营门店,DOS)数量达到286家,较2023年12月31日净增14家。其中,第四季度开设的重要门店包括伦敦New Bond Street和佛罗里达州Boca Raton门店。此外,Moncler品牌还有56家批发渠道的店中店(SiS),较2023年12月31日净减少1家。

截至2024年12月31日,Stone Island品牌的独立精品店(直接运营门店,DOS)数量为90家,较2023年12月31日净增加9家。此外,Stone Island 品牌还有9家批发渠道的独立品牌店,较2023年12月31日净减少6家。

去年11月,Moncler安徽首店亮相合肥银泰中心,提供品牌成衣、配饰等经典产品,还推出了Moncler Collection2024秋冬系列。近期,Moncler宣布在中国两大核心城市——上海与杭州分别开设两家门店,Moncler上海全新门店位于上海港汇恒隆广场,Moncler双层精品店在杭州湖滨银泰重装开业。

FERRAGAMO集团

3月6日,意大利奢侈品集团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 Group)公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4财年业绩数据。报告期内,该集团总营收同比下降10.5%至10.35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8.2%;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双双陷入亏损,分别为-4900.1万和-6806.9万欧元。

分地区来看,2024年亚太地区DTC和批发渠道均呈现负面趋势。2024年,亚太地区的总净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降18.9%,按当前汇率计算下降19.7%。DTC和批发渠道均呈现负面趋势,其中批发渠道尤为低迷。尽管DTC渠道相较2024年第三季度略有改善,但整体趋势仍然波动较大。

从各渠道业绩来看,该集团2024财年零售渠道收入7.77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下降3.8%;批发渠道收入2.33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下降21.3。分析其原因,报告中指出,零售渠道2024财年在欧洲、美国、日本和拉丁美洲市场表现积极,但亚太地区的低迷业绩抵消了这些增长。批发渠道的下滑部分归因于公司对该渠道的计划性优化调整。

去年10月,FERRAGAMO全新概念店在北京国贸商城焕新亮相。该店室内设计采用灰泥墙面、石质地板与天花板,扶手椅、桌台与展柜等陈列,营造出雅致时尚的全新空间。产品方面,店内展售鞋履、包袋、成衣等多品类产品,可提供姓名首字母、数字、生肖、星座等个性化定制服务。

Aeffe集团

Moschino母公司Aeffe集团在2024财年业绩显示,营收同比下降21.3%至2.51亿欧元,净利润扭亏为盈录得1930万欧元,扭转了2023年3210万欧元的亏损局面,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9月出售Moschino美妆业务的9800万欧元收益。

其中,成衣部门销售额下降21.8%至1.661亿欧元,鞋类和皮革制品部门销售额同比下降25.3%至1.062亿欧元。据了解,Aeffe集团在2024年进行了多项战略调整,包括优化Moschino在中国市场的分销策略

(Adrian Appiolaza)

期内,旗下两大品牌Moschino、Alberta Ferretti经历变革,任命新创意总监和总经理。比如,Moschino于2024年1月任命Adrian Appiolaza为创意总监;Alberta Ferretti品牌创始人则在去年9月发布2025春季系列后宣布将退出自己于1981年创立的同名品牌,随后Aeffe集团宣布提拔Lorenzo Serafini接替Ferretti执掌该品牌。

去年7月,Moschino深圳万象城精品店焕新回归,带来全新2024秋冬系列。11月,Moschino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亮相,提供成衣、包袋与配饰等品类,Moschino 2024秋冬系列“Collezione 0”同步亮相,带来了Tie Me手袋等热门单品。

OTB集团

2月18日,意大利时尚奢侈品集团OTB公布了2024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营收达到18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与2023年相比下降4.4%;净销售额同比下降4.9%至17亿欧元,以固定汇率计算下降3.1%。

按品牌来看,以固定汇率计算,2024年,Diesel继续大力投资直接渠道,开设了16家新店,销售同比增长3.2%。Maison Margiela销售同比增长4.6%,继续延续增长势头。Jil Sander 在多个战略性位置开设了新店,其中包括位于东京银座的新旗舰店,该店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是品牌全球最大的门店。

按渠道看,2024年,直销渠道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7.4%,目前占总销售额的57%。这也是OTB在2022年推出的零售卓越项目的成果,该项目旨在促进集团内零售文化的发展,并通过各项战略和运营杠杆改善渠道表现。

按地区看,在巩固日本(按固定汇率:+16.3%,占集团业务的26%)和北美(按固定汇率:+13.3%)等战略成熟市场的同时,集团也加大了在新兴高增长地区的投资,尤其是通过直接管理运营来拓展业务,比如与中东奢侈品零售商Chalhoub Group签署了为期25年的战略合资协议;在墨西哥设立了法人实体,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开设约50家新店。

2024年,OTB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业绩下降约5%,目前亚太地区占集团总收入的17%。在亚太地区拥有141家门店,其中28家是在去年开设的。该集团方面表示,尽管面临危机,但我们仍然相信这一地区的前景,我们预计2025上半年的情况与2024年不会有任何不同,但对下半年更有信心。

OTB集团也加强了在中国市场收缩战略,比如2024年11月,OTB集团旗下的Maison Margiela品牌接连关闭了昆明金俊广场、上海国金中心等门店,Marni品牌关闭了香港置地广场、厦门万象城等门店,Jil Sander品牌也关闭了厦门万象城、成都国金中心的门店。

商业观察

从奢侈品集团的2024年财报数据不难看出,尽管市场整体放缓,Hermès集团、Prada集团依然实现双位数增长,Hugo Boss集团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相比之下,LVMH集团、Zegna集团、Moncler集团的业绩增速放缓,而OTB集团、Kering集团、FERRAGAMO集团、Aeffe集团则陷入下滑,部分品牌甚至遭遇双位数跌幅。

其中,LVMH集团、Prada集团、Zegna集团等奢侈品牌集团业绩深受中国市场低迷影响。因此,不少奢侈品集团开始调整在华布局,Louis Vuitton、Gucci等奢侈品牌均有所收缩,陆续关闭部分门店,以应对市场放缓带来的挑战。

与此同时,也有品牌逆势扩张,加码中国市场。Hermès、Zegna等品牌仍在稳步拓展门店,试图抢占高端消费复苏的先机。而这一布局,与中国高端商场的发展密切相关,北京SKP、深圳万象城、上海恒隆广场等高端商场,依旧是奢侈品牌竞相入驻的核心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奢侈品消费降温的影响,还波及到商业地产。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九龙仓置业太古地产的全年收入均出现下滑,而恒隆地产虽总收入同比增长9%,但整体溢利仍下降13%。可以看出,无论是奢侈品牌还是高端商场,都面临新的突围挑战。

未来,奢侈品市场重心或将进一步转移。瑞银预测,2025年全球奢侈品行业增速预计为4%,其中美国市场增长7%,成为主要驱动力,而中国市场预计下滑1%。麦肯锡在《2025年时尚行业报告》中指出,2025-2027年美国奢侈品市场增速预计为4%-6%,高于中国的3%-5%,显示出美国正成为奢侈品行业的新增长引擎。

面对全球市场格局的调整,奢侈品牌需要通过更多维度的营销和产品策略,重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作为高端商场的重要支柱,奢侈品牌的策略变化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商场的运营模式,高端商场或将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 注:集团信息源自集团方、公开信息及第三方渠道信息

来源:铱星云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