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事故遇难者家属发声:控诉“无人慰问”,……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1:59 1

摘要:2025年3月29日晚,一辆搭载三名年轻女孩的小米SU7在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严重事故,车辆碰撞后爆燃起火,车门锁死致三人遇难。遇难者家属控诉小米公司至今未主动联系家属,仅通过客服敷衍回应,而小米创始人雷军4月1日晚的公开表态更被家属斥为“虚伪”。

2025年3月29日晚,一辆搭载三名年轻女孩的小米SU7在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严重事故,车辆碰撞后爆燃起火,车门锁死致三人遇难。遇难者家属控诉小米公司至今未主动联系家属,仅通过客服敷衍回应,而小米创始人雷军4月1日晚的公开表态更被家属斥为“虚伪”。

家属控诉:从“冷处理”到“技术推责”遇难者父亲罗先生表示,事故发生后家属多次联系小米,但始终仅得到客服“已上报,等回复”的官方说辞,公司高层或专项小组从未主动慰问或对接。罗先生痛斥:“专项小组若只联系警方却不联系家属,不是更冷血吗?”。

家属质疑事故车辆在碰撞后迅速爆燃且车门无法打开,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根据小米用户手册,车辆配备机械应急拉手,但家属称未获相关指引。事故现场照片显示,车辆AB柱未变形但车门紧闭,路人曾破窗救援未果。

小米称事故前车辆处于NOA辅助驾驶状态,检测到障碍物后减速并提示驾驶员接管,但家属质疑系统为何未避免碰撞。数据显示,驾驶员接管后仅1-3秒便发生撞击,而研究表明人类从辅助驾驶切换到完全控制需2.3秒,反应时间严重不足。

雷军4月1日发微博称“心情沉重”,承诺配合调查并回应社会关切,但家属直言其表态“避重就轻”,要求“说到做到”。小米官方通报强调:事发时车辆时速从116km/h降至97km/h,驾驶员接管后转向仍撞向隔离带;事故路段因施工临时改道,系统曾发出风险提示;Ecall救援系统及时触发,已提交数据配合警方调查。然而,通报中未提及电池包完整度(国标要求碰撞后20mm变形内不起火),而宁德时代4月2日紧急澄清涉事车辆电池非其供应。

技术冗余不足小米采用的域集中式电子架构被指断电后门锁冗余设计薄弱,而高速碰撞超出现行安全测试标准(C-NCAP最高测试时速64km/h)。责任认定困境车企主导数据解读引发信任危机,类似特斯拉74%事故因数据争议拖延责任判定。人文温度缺失对比特斯拉马斯克曾亲赴事故家属致歉,小米的“技术理性”回应被批缺乏情感联结。

罗先生表示,发声是为“给车企警示,别让高科技堆砌掩盖安全隐患”。家属要求小米公开透明调查,明确事故原因,并呼吁行业建立“数字黑匣子”标准,确保数据多方查验。

当技术狂飙遭遇生命之重,车企的责任不仅是数据与声明,更需以敬畏之心直面每一个家庭的创伤。小米SU7事故能否成为行业安全伦理的转折点,公众正拭目以待。

来源:小女子丫

相关推荐